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哪个地方院士最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苏各大城市的院士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地区是哪里
2、江苏成为出院士最多的省份,他们在培
今天给各位分享江苏哪个地方院士最多的知识,其中也会对江苏各大城市的院士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中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地区是哪里 2、江苏成为出院士最多的省份,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何与众不同? 3、中国什么地方的院士最多? 中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地区是哪里中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地区是哪里
在全球自然科学领域中,“院士”的称号代表着学术方面的最高水平。在中国,以两院院士最为有名,分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两院院士的评选为每2年一次,由于评选控制的相当严格,目前院士的人数是非常稀少和宝贵的,想成为一名院士其难度非常之大,通常要求候选人在某些领域上拥有国家级的重要贡献。那么到目前为止,我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地区在哪里呢?
中国科学院
首先,先来看下从1955年到2015年这60年来当选的两院院士籍贯,其中包括了外籍华裔院士。其中籍贯为江苏的院士人数多达450人,籍贯为浙江的院士人数也多达375人,远远超出其他省份。此外,广东籍贯的院士有145人,山东籍贯的院士有143人,福建、湖南、安徽也都数目过百。因此,从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江浙一带果然自古人文荟萃,文化昌盛,出产的院士也是全国最多!而且,总体上南方出产的院士数目要远远高于北方。
其次,如果放眼全球,将港台地区以及欧美国家的华人院士也算进去,哪里最多呢?可以参考下图:截止到2017年1月,江浙籍的院士数目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遥遥领先于全国其他地区,成为中国院士的头号原产地。
因此,我国出产院士最多的地区当属自古人才辈出的江浙地区!究其原因,除了江浙一带经济发展程度较高以外,和江浙地区历来重视文化传统有关。据统计从唐朝以来,我国共计产生了416位状元,其中江浙地区就占了114位。可见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风俗能对一个地区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江苏成为出院士最多的省份,他们在培养人才方面有何与众不同?
江苏它是一个高考大省,它的高考的一些试题试卷和全国是不一样的,这是自己命题的,所以在命题的一些侧重点上和全国也是有区别的。江苏也是一个经济大省,它在全国的经济发展排名上也是数一数二的,经济的发展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一定的经济基础。
在我们国家大陆地区过去的几十年中一共培养了2339位两院院士和345位港澳台及欧美院士。这些院士的籍贯分布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培养院士数量最多的省份是江苏省,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共培养了498位院士,这相当于后面二十个省市自治区培养院士数量的总和。
我国现在的两院院士平均年龄都是在70多岁,所以这些院士差不多都是出生于建国前后,在那个时代也只有江苏浙江等富庶之地才有更大的物力财力去支持孩子去学习,当然这和江浙两地自古以来重视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在每个国家院士都是代表着学术的最高称号,一般都是终身荣誉,在我们国家,院士通常是指中国工程院院士和中国科学院院士。
两院院士的竞选是非常难的,首先要求申请者在科学技术领域做出系统的、创造性的成就和重大贡献。而且还要经过三轮面试竞选,一般每两年进行一次,每次增选总名额不超过60名。所以只有那些具有突出成就,属于我国的顶尖科学家才有资格入选两院院士,我们熟悉的两院院士就是钱学森和袁隆平了。
中国什么地方的院士最多?江苏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依据两院院士的出生地、毕业院校与申报单位所在省市分为三个榜单:
在江苏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315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上海出生的有229人,位居第二,浙江出生的有220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前十强(按出生地区) 序号 所属地区 省市名称 院士人数 科学院院士 工程院院士
1 华东地区 江苏 315 202 113
2 华东地区 上海 229 127 102
3 华东地区 浙江 220 140 80
4 华北地区 北京 100 63 37
5 华东地区 福建 96 71 25
6 中南地区 湖南 92 49 43
7 华东地区 山东 90 50 40
8 中南地区 广东 84 52 32
9 华北地区 河北 69 42 27
10 西南地区 四川 61 33 28
北京地区院校毕业的院士有461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约占总数的36.88%,遥遥领先与其他地区,在全国文教资源拥有量比较中无可撼动的超强地位。上海地区院校毕业的有185人,位居第二;江苏有116名院士,位居第三。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按毕业院校所在地区) 名次 所在地区 省市名称 院士人数
1 华北地区 北京
461
2 华东地区 上海 185
3 华东地区
江苏 116
4 东北地区 黑龙江 66
5 中南地区 湖北 49
6 东北地区 辽宁 47
7 西北地区 陕西 45
8 华东地区 山东 35
9 华东地区 浙江 32
10 东北地区 吉林 29
华北地区 天津 29
备注:仅统计1952年(含)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
北京地区当选的两院院士有911人,高居全国各省市首位,可见北京作为我国政治、经济和科教的中心,在科研实力、环境和条件上,其他省市无一能与其预期抗衡。上海有196人,位居第二;江苏有125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各省市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所在地区) 名次 所在地区 所在省市 院士人数
1 华北地区 北京 911
2 华东地区 上海 196
3 华东地区 江苏 125
4 中南地区 湖北 67
5 东北地区
辽宁 60
6 西南地区 四川 56
7 西北地区 陕西 53
8 华北地区 天津 38
9 东北地区 吉林 35
10 华东地区 山东 34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依据两院院士的出生地、毕业院校与申报单位所在城市分为三个榜单:
在上海市出生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229人,高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首位;北京市有100人,位居第二;江苏苏州市有70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前十强(按出生地区) 序号
省市名称 城市名称 城市类型 院士人数
1 上海 上海 直辖市 229
2 北京 北京 直辖市 100
3 江苏 苏州 70
4 江苏 无锡 65
5 浙江 宁波 48
6 天津 天津 直辖市 44
7 福建 福州 省会 41
8 江苏 常州
40
9 江苏 南京 省会 39
浙江 绍兴 39
1952年(含)以后毕业于北京市院校的两院院士最多,有461人,高居全国地级以上城市首位;上海市有185人,位居第二;江苏南京市有109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毕业院校所在地区) 序号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城市类型 院士人数
1 北京 北京 直辖市 461
2 上海 上海 直辖市 185
3 江苏 南京 省会 109
4 黑龙江 哈尔滨 省会 65
5 湖北 武汉 省会 48
6 陕西 西安
省会 45
7 浙江 杭州 省会 32
8 辽宁
沈阳 省会 29
天津 天津
直辖市 29
10 吉林 长春 省会 28
备注:仅统计1952年(含)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
北京市的当选的两院院士人数最多,有911人,高居全国各地级以上城市首位;上海市有196人,位居第二;江苏南京市有110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城市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所在地区) 名次
省市名称 城市名称 城市类型 院士人数
1 北京 北京 直辖市 911
2 上海 上海 直辖市 196
3 江苏 南京 省会 110
4 湖北 武汉 省会 64
5 陕西
西安 省会 53
6 天津 天津 直辖市 38
7 吉林 长春 省会 35
8 四川 成都 省会 34
9 辽宁 沈阳 省会 32
10 湖南 长沙 省会 31
两院院士学历层次高,硕士以上的学历者过半
报告显示,1955-2007年当选的两院院士的学历层次较高,硕士以上学历者占两院院士总数的51.37%,其中博士(含副博士)学历者占院士总数的34.12%;本、专科学历者占总数的48.57%,另外具有中专(含)以下学历的院士占总数的0.06%。
近四成两院院士在国外获得学位,美苏海归占主流
两院院士中有海外留学背景者约占院士总数的37.25%,当中约78.12%院士博士(含副博士)学位。两院院士留学的国家主要分布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08中国高校院士排行榜”依据两院院士的毕业与申报高校分为两个榜单:
报告显示,1952年(含)以后毕业的两院院士分布于我国100多所高等院校,北京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最多,有131人,以绝对优势高居全国高校首位;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毕业的院士有118人,位居第二,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毕业的两院院士校友人数远远领先与其他高校;复旦大学有79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1952年以后)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院士人数
1 北京大学 北京 北京 131
2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 北京 118
3 复旦大学
上海 上海 79
4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56
5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44
6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合肥 41
7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上海 37
8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32
9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25
同济大学 上海 上海 25
从1955-2007年我国各高校申报并当选的院士人数来看,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当选的两院人数最多,有100人,位居全国高校首位;北京大学有71人当选两院院士,位居第二;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当选两院院士人数远远领先与其他高校。南京大学有35人,位居第三。
2008中国高校院士排行榜(按申报单位) 名次 学校名称 所在省市 所在城市 院士人数
1 清华大学(含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 北京 100
2 北京大学
北京 北京 71
3 南京大学
江苏 南京 35
4 复旦大学 上海 上海 30
5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 上海 24
6 浙江大学 浙江 杭州 19
7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8
8 武汉大学 湖北 武汉 17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 北京 17
10 中国科技大学 安徽
合肥 15
中南大学 湖南 长沙 15
哈尔滨工业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