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天津大学在哪个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津大学在哪里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天津大学地址
2、天大是哪个大学的简称?
3、天津大学是211院校吗?
4、天津
今天给各位分享天津大学在哪个市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天津大学在哪里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天津大学地址 2、天大是哪个大学的简称? 3、天津大学是211院校吗? 4、天津大学的具体位置 天津大学地址天津大学共有两个校区分别是,卫津路校区: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北洋园校区:天津市津南区雅观路135号。
学校西北侧是天津市电子产品一条街。学校南侧是南开大学,与天津大学一墙之隔。学校东侧是繁华的市中心和平区。与天津医科大学相邻。学校所处地区交通方便,环境优雅。
天津大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高校,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是一所公办类综合大学。天津大学,前身是北洋大学,1895年由光绪皇帝批准、盛宣怀出任首任督办的“天津北洋西学学堂” 1951年,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后更名为“天津大学”。
学校设有27个学院、开设74个本科专业,,其中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分别是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是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和技术经济及管理。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主要是研究非线性动力学的理论知识与应用方面。
天大是哪个大学的简称?天大是天津大学的简称。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 “天大” ,坐落于天津市,是由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副部级大学,是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
师资力量:
学校有教职工506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5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双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学家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8人。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7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9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762人,教授697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天大
天津大学是211院校吗?天津大学是211工程高校,也是985工程高校,还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天津大学(Tianjin University),简称“天大”,坐落于天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中国工程院和教育部10所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之一,首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入选国家“强基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建筑老八校之一,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中国与中欧国家科技创新大学联盟创始成员。
学校历史
清末北洋学堂时期
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堂始创于中日甲午海战后。甲午战败,举国图强,洋务运动实业派代表人物盛宣怀意识到:“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
1892年,盛宣怀就任天津海关道,他看到天津优越的经济和交通条件,决心在此办一所新式学堂。
1895年10月2日,光绪皇帝御笔钦准,成立天津北洋西学学堂,盛宣怀任首任督办,校址在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博文书院。
1896年北洋西学学堂正式更名为北洋大学堂。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津京,学堂校舍为敌兵所霸占,设备、文档案卷遭毁坏,学校被迫停办。1903年4月,学堂在天津西沽武库(今河北工业大学红桥校区东院)正式复课;同年,北洋大学堂第一批毕业生留学美国。
专办工科时期
1912年1月北洋学堂改名为北洋大学校,直属中华民国教育部,1913年又奉令改称国立北洋大学。
1915年,校长赵天麟颁布校训:“实事求是”。
1928年,北洋大学改称“国立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不久大学区制废止,北洋大学暂称“国立北洋工学院”。
抗战时期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7月30日,天津沦陷。9月10日,教育部下令“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3月,西安临时大学改称国立西北联合大学。7月教育部指令西北联大改组为西北大学、西北工学院、西北师范学院和西北医学院。
1941年10月,各届北洋校友就复校事宜进行了磋商,决定在呼吁恢复国立北洋工学院的同时,筹设私立北洋工学院,由全国北洋校友共同筹办。
理工结合时期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天津收复。北洋广大师生校友提出了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的强烈要求。
1946年初,教育部正式下令恢复国立北洋大学,着力在天津西沽北洋大学原址复校。
1945年10月22日北洋大学正式复校开学,并增设了理学院,进入理工结合时期。
建设多科性工业大学时期
1949年1月,天津解放。4月,北洋大学在原校址正式开学复课。
1949年11月起,北洋大学隶属中央教育部直接领导。
1951年9月22日,北洋大学与河北工学院合并,定名为天津大学
1977年全国恢复统一高考后,天津大学全面拨乱反正、整顿教学科研秩序,并于1978年恢复招收硕士研究生。
向综合性大学发展时期
1995年5月,天津大学通过国家“211工程”部门预审。
2000年,入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有教职工4960人,其中院士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0人,双聘院士17人,“973”首席科学家有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7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7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25人,具有正高以上职称的教职工762人,教授887人。有国家创新研究群体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9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设有27个学院(部)、开设74个本科专业;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7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27个,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20个,国家级第二类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特色专业2个。
国家级特色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工商管理、电子信息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建筑学、测控技术与仪器、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学与应用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土木工程、制药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应用化学、信息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力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热能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软件工程、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环境工程
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与技术、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建筑学、水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流体力学、机械设计及理论、动力机械及工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结构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技术经济及管理
天津市重点学科:教育学、数学、化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医学工程、城乡规划、风景园林、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学术科研
截止2018年12月,学校建有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30个,天津市工程中心23个,天津市国际合作基地31个。
自“2011计划”实施以来,天津大学把握机遇、统筹规划,以学校优势创新资源为依托,在建设好首批“2011计划”天津化学化工协同创新中心的同时,又相继牵头组建了中国传统村落与建筑遗产保护协同创新中心、测量科学与高端仪器协同创新中心、高效环保内燃动力协同创新中心等协同创新中心。
2001年-2013年,学校有35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励,3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415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奖励。
2006-2010年,有14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2012年,学校签订千万以上大项目达到30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9项,授权专利622项(其中发明540项)。2011年-2013年,学校取得千万级大项目74项,其中上亿级项目3项;获批“973”计划项目10项;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26.4%,2013年达到1716项,2项发明专利获2013年度天津市专利金奖,1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五届中国专利优秀奖。2015年,新立千万元以上大项目18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312项,获批直授权专利916项,其中5项发明专利获得第十七届中国专利优秀奖。5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成果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27项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奖,其中7项一等奖,1项成果荣获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合作交流
截止2015年12月,天津大学有各类留学生2423人,来自122个国家和地区。与世界上35个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研究机构及公司签署协议。在海外成立了3所孔子学院,分别是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孔子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孔子学院和法国尼斯大学孔子学院。学校为“中国-东盟工科大学联盟”秘书处所在单位,“卓越大学联盟”成员高校,“中欧工程教育平台”、“中俄工科大学联盟”合作高校。
天津大学牵头筹建APEC可持续能源中心,并受中国国家能源局委托负责中心管理。APSEC于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写入《北京纲领》,是亚太地区能源可持续合作与发展的机制与平台。
2020年9月15日,北京市文物局与天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北京古建筑研究院在天津大学揭牌成立。
985工程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而做出的重大决策。
1998年5月4日,时任国家主席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向全社会宣告:“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
211工程是指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于1995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后正式启动。
“211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中华民族面对世纪之交的中国国内外形势而作出的发展高等教育的重大决策。
双一流的全称是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中国高等教育领域继“211工程”“985工程”之后的又一国家战略,有利于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天津大学的具体位置天津大学位于天津市南开区卫津路92号,学校有4个门,卫津路八里台与七里台之间的门是东门,也是天津大学正门,鞍山西道丰田桥下的是北门,南丰路与鞍山西道交口一直往里是天大西门(住宅区),还有一个门在天大新园村那边,好像是南开区供热站旁边,老109中学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