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财mba在哪个校区 西安财经大学mba在哪个校区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财mba在哪个校区,以及西安财经大学MBA在哪个校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西南财经大学mba是在西部商学院里面吗


2、西南财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8:29:15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财mba在哪个校区,以及西安财经大学MBA在哪个校区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西南财经大学mba是在西部商学院里面吗 2、西南财经大学 3、想知道: 成都市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在哪 4、西南财经大学有几个校区 5、请问西南财大的校区有哪几个,每个校区分别是本科生的还是研究生的? 西南财经大学mba是在西部商学院里面吗

西南财经大学的mba工商管理硕士都是属于学校里的商学院的。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建设院校之一,拥有全国“985工程”金融类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组建了国内金融学协同创新中心,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和财经院校中的“十二五”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993年,西南财经大学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开办mba的院校。开办之初,我们就按照国际先进的mba教育范式,整合学校力量办mba。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mba培养质量得到了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并认为“西南财经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西南地区mba教育的区域性品牌”。面对新形势,mba项目以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和EQUIS认证的标准为导向,不断优化内部管理,丰富第二课堂,强化学生服务,依托整合校内校外优质师资的教学队伍、活跃的校友平台与外事平台,将mba项目真正建设成为学生的校友增值中心、校企互动平台、同学交流桥梁、感情联系纽带、终身学习场所。 关于mba的更多信息,推荐咨询下社科赛斯mba咨询培训中心。社科赛斯主要从事mba考前培训,面试辅导师资均毕业于北大、清华、南开等国内优秀商学院,且曾担任北大、清华等知名商学院的面试考官,熟悉国内商学院的面试规律,具有19年的mba辅导经验。

社科赛斯mba提前面试辅导内容:考生背景评估,帮助择校;一对一材料修改,亮点提升;面试专业课辅导;一对多真实模拟面试。面试辅导班型有:私密直通车班、钻石直通车班、VIP精品直通车班、面试直通车班、面试精品班。

社科赛斯mba笔试辅导内容:英语二+管理类综合能力(数学+逻辑+写作)各科目的辅导。从基础阶段循序渐进,提练考点精华、重点、难点、得分点归纳总结,用有限的时间快速提练精华。笔试辅导班型有:词汇提高班、基础梳理班、系统强化班、模考讲评班、串讲点题班、笔试全程联报精品班、线上全程直播精品课、零基础速成班、十一密训营、30天魔鬼密训营、考前6天密训营。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重点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坐落在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平原,由光华、柳林两个校区组成,总占地面积2300余亩。校园绿树成荫,环境优雅,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和“全国绿化模范单位”。

学校原名四川财经学院,是中国办学历史悠久的综合性财经大学之一。1952-1953年经两次全国高等院校院系调整,由西南地区17所财经院校、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合并组成,荟萃了西南地区的财经教育专家和教授,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彭迪先、陈豹隐、李孝同、梅远谋、刘洪康、杨佑之、汤象龙、刘诗白等在校任教。学校前身院校之一的上海光华大学成立于1925年,1938年内迁至杜甫草堂西侧兴办光华大学成都分部,故光华校区校址所在地得名“光华村”。2001年,学校在光华校区以西的柳林镇征地建设柳林校区,面向新世纪打造现代化大学校园,目前已完全实现了主校区的办学功能。学校建校初期由国家高教部和四川省主管,1980年起由中国人民银行主管,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5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2000年,学校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

回眸过去,筚路蓝缕,三次创业,玉汝于成。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几代师生员工立志献身于教育事业,培育和弘扬“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西财精神,秉承“严谨、勤俭、求实、开拓”的校训,坚定“励精图强、团结拼搏、朝气蓬勃、争创一流”的大学信念,积极探索社会主义高等财经大学的办学规律,繁荣和发展财经科学,培养高素质经济、金融人才,努力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已建设成为国家经济学、管理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国家和西部地区金融、经济、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及西部财经学科国际交流的中心。截至目前,有66项教学成果获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5门课程列为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2004年,学校接受了教育部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标志着学校人才培养质量达到国内高校先进行列。

学校长期坚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按照“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监督”的原则,着力构建院校二级管理、校—院—系(所)三级架构的科学高效的社会主义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促进大学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和谐发展,激发基层教学科研组织的活力,充分调动教师致力于学科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学科为主体,金融学科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经、管、法、文、理、工相结合的学科特色。学校拥有37个博士学位培养专业、67个硕士学位培养专业(含4个硕士专业学位),32个本科专业,设有27个学院(中心、部)等教学单位。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等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包括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法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涵盖31个二级学科)和4个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等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及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并设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后流动站。

学校拥有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级社科研究基地,以及金融学、工商管理、会计学、财政学、统计学、财务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法学、英语等9个四川省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拥有西南地区首家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教育基地及全国首批注册会计师(CPA)培养基地,是会计硕士(MPAcc)、法律硕士(J.M)和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和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作单位;2008年,成为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院校。设有“中国人民银行模拟银行实验中心”、“全国金融系统出国备选人员外语考试(BFT)培训中心”、“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西南财经大学出国培训中心”, 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金融智能与金融工程实验室”和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并设有国家“211工程”专项建设的“金融科研实验中心”、“会计电算化”、“统计分析”等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实验室。

学校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充分发挥金融研究和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优势,着力研究国家金融、西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形成了繁荣经济科学、服务金融事业、发展地方经济的研究特色。学校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以及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机构。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取得科研成果18000余项,完成了40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重要研究课题,以及一批有重要影响的横向应用课题,获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近300项。教师及研究人员出版的成果多次荣获“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经济学家》杂志是全国社会科学优秀期刊,跻身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期刊方阵”和“双效期刊”,入选“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栏建设”。《财经科学》为全国经济类核心期刊。两刊连续三届均入选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大师铸大学,大器方乃成。学校现有教职工1656人,其中教师1030人,有教授174人、副教授264人,博士生导师159人;还聘请了486位国内外经济学家、银行家、企业家为我校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教师中国家“教学名师”奖获得者2人,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教育部“长江学者”讲座教授3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奖”获得者4人,人事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人选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人选9人,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及资助计划获得者6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7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0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27人。学校坚持“引进为要、培养为重,凝聚为纲、创业为本”,加强人才资源开发,构建财经学科人才高地。采取超常规举措引进海外人才,学校领导多次率团赴海外招聘;截至目前,已引进全职海外博士近70人、讲座教授23人、课程教授15人,开创了人才引进工作的新局面。成立了以海外引进人才为主体的“经济与管理研究院”;2007年起,特聘6名海外知名学者担任有关学院院长。推进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转变,着力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理论为基、应用为重、创新为魂”的教育新理念,构建“立体化”实践性教学模式及“复合型财经人才培养项目”,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2819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6451人;硕士研究生4920人,博士研究生990人。此外,还有一批国外留学生及港澳学生,以及成人教育学生万余人。建校以来,为国家输送各类毕业生13万余名,其中金融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以及到金融部门就业的毕业生数量居全国高校前茅,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各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金融、保险、证券、工商企业、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许多毕业生已锻炼成长为我国金融、经济部门和各行业的领导和业务骨干。一些学生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等国外著名机构任职和国外大学任教。

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人类文明成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家教育机构、知名大学、金融部门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途径和形式,加快了学校融入国际经济管理教育的步伐。学校举办的一年一度 “中国金融论坛”、“海峡两岸会计、统计、金融学术研讨会”等重要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国际国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国际合作方面,与美国甲骨文公司合作的“金融服务中心”、与英国英杰华保险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会计师培训中心”、与澳大利亚安盛?国卫集团公司合作的“中国保险中介人培训中心”、与日本精算师协会合作的“西南财经大学日本精算师资格考试中心”、与德国西门子公司合作的“西门子-SAP工商管理信息中心”和与美国纽约人寿国际公司合作的“纽约人寿国际公司-西南财经大学寿险管理(LOMA)考试中心”等多个专门教育机构。国内合作方面,与中国人民银行合作共建了“支付结算研究中心”、与华晨控股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了“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太平洋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台湾光华教育基金会也在我校设立了“太平洋-光华保险教育基金”。

学校非常重视校园文化的构建和弘扬,结合学校设学光华、柳林的实际,汲取巴蜀文化精华,发扬开放包容的西财精神,形成了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通过参与“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开展以“光华讲坛”为代表的系列高水平学术研讨等活动,不断提高青年学生的综合素质。近年来,我校学生先后多次荣获“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德勤税务精英挑战赛、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辩论赛、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冠军或一等奖。学校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和师生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1996年学校党委荣获中共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1998年获中组部、中宣部、教育部党组授予的“1993-1998年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荣誉称号。有3个班级获教育部、团中央授予的“全国先进班集体”称号,2个团总支获团中央“红旗团支部”称号。

西南财经大学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科研、体育运动和后勤生活服务设施,教学场地充足、设施齐全,学生住宿条件好;学生食堂为四川省高校示范食堂。图书馆馆藏文献已达232万册(含电子图书),现拥有各类型及自建数据库近50个,生均图书馆面积在部属院校中排名第一,文献资源中心是西南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中国金融数据中心采用美国甲骨文公司提供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密歇根大学提供的数据应用软件,收集了近20年的国家金融数据,创建了金融学科门户网站—“中国金融信息港”,成为服务于我国金融研究与教学的综合金融信息系统和国际金融数据共享平台。学校构建了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库和集成化的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校园网光纤到户,网上教学科研资源丰富,整体信息化居于全国财经类院校先进水平。体育设施完备,建有2座体育馆,3个标准田径运动场,57个球类运动场及2个标准游泳池。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望未来征程路漫漫。面对世界多极化、全球一体化的浪潮,西南财经大学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抗震救灾伟大精神为动力,以内涵式发展为主题,以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体制建设为抓手,重点抓战略、抓人才、抓文化、抓资源,进一步强化危机与进取意识、质量与创新意识、改革与发展意识,始终坚持走国际化、特色化、个性化、创新型的发展道路,到2010年初步建设成为财经学科实力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成为国内一流、部分学科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奠定坚实基础。

2006年广东重点线是637,财大录取线是678

2007年广东财大录取线是558

2008年广东文科重点线是570,财大录取线是578

2008年广东文科重点线是564,财大录取线是583

想知道: 成都市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 在哪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院在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西财柳林校区。

研究生教育始于1981年,并于同年成立研究生教育管理机构——研究生科,是文革结束后全国恢复高等教育以来,较早招收培养研究生的院校之一。随着研究生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1986年学校成立研究生处,1990年更名为研究生部。

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尤其是通过"211工程""九五""十五"期间重点建设以来,该校研究生教育已形成以经济学和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其它学科协调发展的研究生培养格局,培养规模和水平都上了一个新台阶。学校现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财政学等12个省部级重点学科;

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3个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有30余个博士学位授权点,60余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含MBA和EMBA、法律硕士、会计硕士、公共管理4个专业学位);有全国高校金融学科唯一的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院是全国首批招收工商管理硕士(MBA)的试点单位之一,是全国首批30所招收高级管理人员在职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EMBA)的院校之一。 二十多年来学校共培养出硕士研究生8400余名,博士研究生880余名。为国家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思想品德优良的创新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西南财经大学有几个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有2个校区:

光华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 ,邮编: 610074

柳林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 ,邮编: 611130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扩展资料:

学校设有27个学院(中心)等教学单位,35个本科专业,其中8个为国家级特色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10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4700余人,硕士研究生5700余人,博士研究生740余人。

学校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社会学、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

学校有教职工2039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教授300余人、副教授530余人,博士生导师310余人,全职海归博士300余人,特聘海外院长7人,形成了海内外人才的“群聚效应”。现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11人,其中“长江学者”18人,“千人计划”8人,“万人计划”3人。

参考资料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学校简介

请问西南财大的校区有哪几个,每个校区分别是本科生的还是研究生的?

一共有两个,光华校区和柳林校区。

1、光华校区: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老校区)

主要是研究生和博士生,研究生只有专业硕士在。西南财经大学光华校区是西南财经大学校本部,主要教育学院有:成教、网教,在职研究生、留学生等。

2、柳林校区: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新校区)

本科生和普硕在新校区。

西南财经大学开设的专业包括:

审计学专业、给水排水工程专业、金融学专业、经济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英语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管理科学专业、环境工程专业;

哲学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工商管理专业、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金融工程专业、财政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经贸英语方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扩展资料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

西财人秉持“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发扬“严谨 勤俭 求实 开拓”的校训,弘扬优良传统,永葆大学理想,加快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财经大学,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内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成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四所财经高校之一。1960年后历经分设、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

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

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发展历史:

西南财经大学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25年6月3日,在“五卅”反帝爱国怒潮中,圣约翰大学及附中572名爱国师生脱离该校,拥戴张寿镛先生筹办光华大学;9月,光华大学举办首次开学典礼。

校名取自“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卿云歌》),象征着复兴中华,反抗帝国主义割宰和奴役的革命精神。光华大学是一所设有文学院、理学院、商学院的私立综合性大学,其中商学院分设经济学、会计学、银行学和工商管理学四个系。

1938年,光华大学在抗战烽火中由上海内迁四川成都办学,由张寿镛校长委托商学院院长谢霖筹办和主持分校,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成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

光华大学疏散四川时,设法商两院,法学院下属政治系和经济系,商学院下属会计系、工商管理系和银行系,直到1945年新增文学院的中文系。抗战胜利后,当时的校董会决定将私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全部转赠四川省人士接办。

1946年,更名为私立成华大学,增设财政金融系。1952年10月11日,成华大学改为公立,调入部分院校或系科组成四川财经学院,由西南军政委员会(1953年3月改建为西南行政委员会)领导。

1952至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中,以成华大学为基础先后并入西南地区16所财经院校或综合大学的财经系科,组建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中的四所财经学院之一,由国家高教部主管。

学校荟萃了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陈豹隐、李孝同、彭迪先、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一批著名教授。

1954年1月,划归四川省政府领导;

1954年12月,由中央政府高等教育部直管;

1958年7月,改由四川省政府主管。

1960年,分设四川财经学院和四川科学技术学院,1961年合并更名为成都大学。

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

1981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是国内最早招收研究生的财经高校之一。

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同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95年,开始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1998年,教育部批准西南财经大学建立“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

1999年,入选第一批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2000年2月,学校以独立建制由中国人民银行划转教育部直接管理。5月,四川银行学校并入西南财经大学。9月,组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

2002年,教育部组织的评审中,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科被评为首批国家重点学科。

2008年,入选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

2010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

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985工程“金融学科群与中国金融创新发展”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正式立项建设。

2011年9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批准,研究生部升格为研究生院。

2012年7月,西南财经大学、清华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三所院校联合组建国内首个经济学协同创新中心;8月,由西南财经大学牵头,国家审计署、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大学及武汉大学等共同发起组建“中国金融发展与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

2013年1月,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5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被确定为首批民政部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

2014年12月,西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正式通过欧洲质量发展体系EQUIS的首次认证,被授予EQUIS三年期认证资格,成为中国中西部首家获得此项认证的商学院。

2015年12月,工商管理学院的MBA项目、西部商学院的EMBA项目正式通过中国高质量MBA教育认证,被授予最高等级的五年期认证资格,共同成为中国中西部地区和中国财经类大学中首家获得此最高等级认证的商学院。

2016年5月19日,西南财经大学与成都市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深入推进全面创新改革,共建世界一流大学。

2017年7月,被认定为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9月,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

2018年,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工商管理学科群通过EQUIS再认证;会计学院通过AACSB国际认证(商科认证),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家获得AACSB国际认证的会计学院。

参考资料:西南财经大学-学校简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