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绿色大学是哪个国家的 北京绿色大学是哪个国家的学校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京绿色大学是哪个国家的,以及北京绿色大学是哪个国家的学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林业大学算名校吗


2、我国最先提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5 03:19:4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京绿色大学是哪个国家的,以及北京绿色大学是哪个国家的学校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林业大学算名校吗 2、我国最先提出创“绿色大学”的是 3、这是哪个大学? 4、北京科技大学是211院校吗? 5、北京工业大学 6、北京林业大学是不是985院校? 北京林业大学算名校吗

算名校,北京林业大学是全国116所“211工程”大学之一,是国家重点建设的高等学校。

北京林业大学简称”北林“,位于北京市,教育部直属、教育部与国家林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建设高校。

学校办学可追溯至1902年京师大学堂的农业科林学目。1952年北京农业大学森林系与河北农学院森林系合并,成立北京林学院。1956年北京农业大学造园系和清华大学建筑系部分并入学校。1960年被列为全国重点高等学校。1985年更名为北京林业大学。

校训

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

校训含义: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以北林人不可或忘的终身使命。

校标

北京林业大学校徽以绿色为基调,绿色既象征着绿色学府,又标志着该校以培养绿色人才为己任的办学宗旨;图案中的松柏,蕴涵着苍松正气、万年长青的北林气节;正下方的1952字样,标志着这一年建校,显示着北林的历史悠久。

我国最先提出创“绿色大学”的是

是清华大学

绿色大学计划

面对日益恶化的全球环境问题,考虑到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对环保技术和具有环境意识的人才的迫切需求,清华大学在已有的环境教育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绿色大学"的计划,并已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示范工程。所谓"绿色大学"建设,就是围绕教育这一核心,将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思想落实到大学的各项活动中,融入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绿色教育

为本科生、研究生增设了一批有关可持续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并积极推动学生"绿色教育"课外实践。

绿色科技

加强环境污染治理与环境质量改善方面的科学研究,开发一批符合清洁生产原理的新工艺、新技术。加快重大环境科技成果的转化工作,建设规模化、集成化的科技环保企业和示范区。

加强环境软科学研究,为国家和地区的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绿色校园

分阶段实施校园绿化工程,重视植物多样性,并逐步提高校园绿化覆盖率,使校园成为多种生物的保护地。与此同时,建设与清华历史、文化氛围及建筑风格相协调的园林景观。如:礼堂区、理学院区和北院区的环境美化等。

采用无害化技术,对校园的环境污染进行综合整治,如建设水处理与回用工程、垃圾收集和处理系统、烟尘污染治理工程和校园生态环境监测网等。

这是哪个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隶属于北京市,是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共建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前身是1958年文化部建立的文化学院;1961年文化学院撤销,其印刷工艺系并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印刷工艺系基础上组建北京印刷学院,由原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管理;2000年,学校划归北京市。经过60年的建设和发展,已经成为在印刷与包装、出版与传播、设计与艺术三个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和特色,工、文、艺、管协调发展,国内唯一专门为出版传媒全产业链培养人才的多科性高等院校。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工作,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近5年,主持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69项,委办局委托项目284项,横向科研项目457项,科研经费累计超过3亿元,发表SCI、EI、ISTP、CSSCI等检索论文1200余篇,出版著作、教材500余部,获得授权专利600余件,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8项。学校2013年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有独立招收和培养博士后资格。

学校强化产学研结合,建立了覆盖印刷出版√产业链的科研平台。围绕“创意设计 艺工融合”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北京绿色印刷包装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为基础,大学科技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相互支撑、融合发展的“一院三园”双创发展模式,打造“北印科创”、“北印文创”双亮点,建设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综合体。学校主动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密切跟踪印刷出版产业转型升级和融合发展,开展系列科技攻关和咨询决策研究,取得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大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学校先后与美国、俄罗斯等3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余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与交流关系,签订了本科、研究生以及本科与研究生联合培养、共同授予学位的协议。近5年,560余名师生赴国(境)外合作院校开展学习交流。近年来,学校留学生教育取得突破,累计共招收来自40多个国家500余名国际学生,为我国印刷包装企业走向“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和国家提供人才支撑。2017年学校入选北京市首批“一带一路”国家人才培养基地,并成为基地秘书处单位。

北京科技大学是211院校吗?

北京科技大学是211大学,不是985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建设于1952年,位于首都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的高等学校,2017年,北京科技大学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211工程和985工程简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的建设工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由国家立项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的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重点建设工作,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985工程,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我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985工程一期建设率先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实施。

北京科技大学共建有海淀、管庄、昌平3个校区,其中本部位于高校云集的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总校占地约80.39万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总面积97万平方米,学校建有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未在校师生提供优渥的教学环境和学习氛围。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底,学校设有14个二级学院和体育部、管庄校区、天津学院、顺德研究生院等机构,开办55个本科专业。

                                 

重点学科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4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3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7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2个。

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科学技术史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热能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工程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计算机系统结构、岩土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环境工程

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纳米材料与器件物理学、光电信息材料与器件

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安全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科学与工程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安全工程、冶金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矿物资源工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环境工程、物联网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冶金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采矿工程、矿物加工工程、环境工程、安全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英语、数学与应用数学、应用物理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工业设计、纳米材料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计划专业:矿物资源工程(采矿工程方向)、冶金工程(钢铁冶金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压力加工方向)、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冶金机械方向)、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

国家一流本科课程:《通用学术英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虚金属矿绿色开采膏体充填虚拟仿真实验》《多情景无时限股票交易虚拟仿真实验》《无人驾驶车人工智能与创新设计的虚拟仿真实践教学》《钢铁冶金学》《微积分A》《环境工程微生物学》《人力资源管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电子技术实习》《大学生社会实践》

师资力量

据2021年3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教职工总数3371人,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598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职工900人,其中专任教师1906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6人(双聘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双聘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5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10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9人、青年拔尖人才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9人,北京市教学名师34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102人。

研究成果

1978年至2018年12月底,学校共申请专利7812项,授权专利4630项;有200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省、部委级等各种奖励,其中国家级奖励176项。1999年教育部编辑的《中国高等学校科技50年高校获奖重大成果一览表》中收录北京科技大学12项重大科研成果。据教育部统计,1978—2011年,学校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数量列全国高校第4。2019年1月,学校7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其中主持完成3项、参与完成4项。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近五年学校“高性能铜铝复合材料连铸直接成形技术与应用”“露天转地下高效转型建设大型数字化地下金属矿山的研究与实践”“电弧炉炼钢复合吹炼技术的研究应用”“复杂组分战略金属再生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等科研成果应用到了国民经济建设中,获得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科研平台

据2019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国家科学中心,1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0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国际合作基地、创新引智基地等。学校设有融合创新研究院、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院、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沿海协同创新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等科研机构。

馆藏资源

截至2018年底,学校图书馆实体馆藏文献总量231万册(件),订有数字资源108种、270个数据库,形成具有冶金、材料特色,工、理、管、文等多学科共存的馆藏体系;自建了冶金、材料馆藏中文期刊题录库、北京科技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机构库、教学参考信息服务平台、摇篮书苑讲坛等数据库;与近80余家图书情报机构建立了馆际互借和资源共享关系。

校训

守信求实好学力行

重诚信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也是为人立身之本;求真务实是中国共产党党的光荣传统,也是事业成功的保证。该校训强调崇尚诚信,注重实效,追求真理,开拓创新,以好学的精神求智,以力行的精神履践仁道。子曰:“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将此作为修身的根本,持志力行,勤勉进取,以求达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诚信求实畅行天下的理想人生境界。

资历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被誉为“钢铁摇篮”,因为自1952年建校以来,在这68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先后为国家和社会培养20余万各类人才骨干,其中许多人已成为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领域尤其是冶金、材料行业的栋梁和骨干。还有一部分人党和国家领导人,例如罗干、刘淇、徐匡迪等人,还有39名校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一大批校友走上了省长、市长的领导岗位,一大批校友担任中国一重、宝武集团、河钢集团、中国铝业、中国五矿、中国钢研等国家特大型企业的董事长或总经理。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英文名:Bei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简称“北工大”,创立于1960年,是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经、管、文、法、艺术等相结合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是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高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111计划”建设高校。1985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03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北京工业大学是全国设置研究生院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的高校之一,设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建筑勘察设计院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学校共有25个教学院所,1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3个本科专业。3个国家重点学科,3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国家级产学研中心1个、国际合作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或工程研究中心27个、行业重点实验室3个。2012年获批北京市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目前,学校有教职工3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00余人,在校生30000余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12800余人,研究生8900余人,成人教育本专科生7800余人,留学生800余人。

学校秉承“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校训,努力提升办学水平,增强办学实力,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育人质量的提高,努力将北京工业大学建设成为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大学,为“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首都“世界城市”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学校主页:

北京林业大学是不是985院校?

北京林业大学不是985院校,而是211院校,且已入选“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

扩展资料:

校训:知山知水 树木树人;校训含义:无山不绿,有水皆清,替山河妆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是以北林人不可或忘的终身使命。

校标:北京林业大学校徽以绿色为基调,绿色既象征着绿色学府,又标志着该校以培养绿色人才为己任的办学宗旨;图案中的松柏,蕴涵着苍松正气、万年长青的北林气节;正下方的1952字样,标志着这一年建校,显示着北林的历史悠久。

截至2014年12月,学校建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科技示范园、1个国家野外台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林业局定位观测站,3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林业大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