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汉大学哪个领导,以及武汉大学领导名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学院领导
2、武汉大学的历任校长
3、武汉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武汉大学哪个领导,以及武汉大学领导名单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学院领导 2、武汉大学的历任校长 3、武汉大学艺术学系的现任领导 武汉大学文学院的学院领导截止到2012年10月16日 名誉院长:王蒙
院党委书记:黄佐斌
院 长: 涂险峰
院党委副书记:王怀民
院党委副书记:王三礼
副 院 长:萧红
副 院 长:方长安
副 院 长:于亭
副 院 长:杨牧文 本专业设置六个博士研究方向:
1、古文献学史——探索古籍整理研究的历史、方法及经验教训;
2、经籍训诂——研究古代经典训沽。
3、古汉语词汇、修辞——研究疑难字词、汉语词汇史、汉语修辞史及汉语修辞学史;
4、文史典籍整理与研究——整理研究古代文学、史学和语言文字学方面的典籍。
5、音韵训诂——研究古代音系演变及其与训诂的内在联系;
6、汉语音义学——系统整理注音释义的传统音义文献并研究汉语音义之学的内容、性质、规律及其发展史。 人文科学试验班始于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系全国首创。本试验班适应现代科学向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发展以及社会对宽口径、复合型人才的需要,培养理论基础扎实,融汇古今,贯通中外,富于“三创”精神和进取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计算机运用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好的高级专门人才。试验班采用办班十多年来探索出的人文科学人才培养模式,打通文学、史学、哲学三个学科的专业界限,实行整合性的人文科学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致力于“精读原著,注重基础;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史论结合,中外贯通;学习与研究相结合”。
主要专业课程有:人文科学理论与方法、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世界通史、中国历史文献学、古今中外人文科学经典著作导读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党政机关、外事机构、新闻、出版及大型事业、企业单位从事教学、科研、策划、宣传、采编、文秘、管理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本专业是武汉大学创建最早的专业之一,历史辉煌,积淀厚重,学风优良,实力雄厚。专业口径宽,应用性强,适应面广,培养层次全,兼具基础性和应用性。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较广博的专业知识,较坚实的理论基础,较厚实的语言素养和文学修养,较强的审美能力和写作能力,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初步的科研能力,能阅读古今文化典籍,有较强的外语能力,能运用电脑、网络等现代技术的高级专门人才。
主要专业课程有: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现代语言学、中国古代语言学名著导读、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前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文学概论、西方文论、写作、《诗骚》导读、中国现代诗歌名篇导读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在新闻文化部门从事编辑出版、新闻业务及管理工作;在党政部门和事业部门从事宣传、秘书和管理工作;在企业从事公关、文秘和广告策划等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本专业培养思想品德好,汉语基础牢,外语水平高,对中国文学、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有较全面了解,并懂得教育教学理论的高层次对外汉语人才。毕业后可在国内从事留学生教育或其他汉语教学工作,也可赴国外从事国际汉语教学工作,或在党政机关、新闻出版文化等事业单位和中外企业从事与汉语言文字相关的工作或中外文化交流工作。
主要专业课程有:普通语言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音及其教学,现代汉语词汇及其教学,现代汉语语法及其教学,汉语语用学,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基础英语,英语口语与听力,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世界文化概论,跨文化交际,教育学,心理学等。
毕业生可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与研究工作; 在党政部门和事业部门从事宣传、秘书和管理工作;在涉外部门从事外事工作和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优秀毕业生可被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
武汉大学的历任校长
1、自强学堂时期,创办人,张之洞,1890年
2、自强学堂时期,总办, 蔡锡勇,1893年--1897年
3、自强学堂时期,总办,张斯枸,1897年冬--1899年5月
4、自强学堂时期,提调,钱 恂,1893年--1898年9月
5、自强学堂时期,提调,汪凤瀛, 1898年--1899年4月
6、自强学堂时期,提调,程颂万,1899年4月--1902年10月
7、方言学堂时期,提调,程颂万,1902年10月--1905年春
8、方言学堂时期,监督,馨 龄,1905年春--1911年
9、方言学堂时期,监督,曾广熔,1905年春--1911年
10、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校长,贺孝齐,1913年7月--1914年11月
11、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校长,张 渲,1914年11月--1919年9月
12、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校长,谈锡恩,1919年9月--1922年1月
13、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时期,校长,张继煦,1922年6月--1923年8月
14、国立武昌师范大学时期,校长,张继煦,1923年9月--1924年9月
15、国立武昌大学时期,校长,石 瑛,1924年12月--1925年12月
16、国立武昌大学时期,校长(代),张 廷,1926年2月--1926年5月
17、国立武昌大学时期,校务维持会主任,李汉俊,1926年5月--1926年10月
18、 国立武昌大学时期,校务维持会主任,黄 侃,1926年5月--1926年10月
19、国立武昌中山大学时期,校务委员会主任,徐 谦,1927年2月--1927年12月
20、国立武汉大学时期,校长(代),刘树杞,1928年7月--1929年春
21、国立武汉大学时期,建筑筹备委员长,李四光,1928年7月--1938年4月
22、国立武汉大学时期,校长,王世杰,1929年2月--1933年4月
23、国立武汉大学时期,校长,王星拱,1933年5月--1945年6月
24、国立武汉大学时期,校长, 周鲠生,1945年7月--1949年8月
25、武汉大学时期,校务委员会主任委员,邬保良,1949年8月--1952年11月
26、武汉大学时期,校长,李 达,1952年11月--1966年8月
27、武汉大学时期,校长,庄 果,1980年6月--1981年6月
28、武汉大学时期,校长,刘道玉,1981年7月--1988年4月
29、武汉大学时期,校长,齐民友,1988年4月--1992年10月
30、武汉大学时期,校长,陶德麟,1992年10月--1996年10月
31、武汉大学时期,校长,侯杰昌,1996年10月--2003年7月
32、武汉大学时期,校长,刘经南,2003年7月--2008年11月
33、武汉大学时期,校长,顾海良,2008年11月--2010年12月
34、武汉大学时期,校长,李晓红,2010年12月--2016年11月
35、武汉大学时期,校长,窦贤康,2016年12月--2018年11月(2018年11月是回答问题的时间,并不是窦贤康校长卸任的时间,截止回答问题的时间,窦贤康校长依然任职。)
扩展资料
现在武大的校址就是王世杰和李四光圈定的。创建武大,发展武大,王世杰殚精竭虑,励精图治。他本人认为,武大是他一生的得意之笔。
以至他在台岛临终的遗嘱中对子女说:“以后为我立碑时,去掉所有头衔,只须刻上‘前国立武汉大学校长王雪艇先生之墓'”。由此可见,王世杰对先前的从政生涯早以厌倦,而对亲手创建的国立武汉大学却始终倾注着无限的深情和厚意。
1929年3月5日,国民政府教育部任命王世杰为国立武汉大学校长,5月中旬正式上任。王世杰计划将武汉大学建成一所拥有文、法、理、工、农、医六大学院,学生超过万人的综合性国立大学。
王世杰在1929年5月22日就任武大校长的集会上讲:“我不是来维持武汉大学的,而此行目的是要创造一个新的武汉大学。”
在王世杰的心目中,这个新的武汉大学“要能履行新的使命,担起文化中枢的责任”,不仅要能适应现在武汉的需要,并且要能适应将来的武汉的需要,这个新的武汉大学是一所有崇高理想、一流水准的大学。
对这样一个新的武汉大学的创造,王世杰认为需要有五个条件: 巨大的新校舍、良好的设备、经费的独立、良好的教授、严整的纪律。王世杰的许多具体的办学主张及治校方略都是围绕这五个方面展开的。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的现任领导丁 康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党总支书记
刘丹丽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
李海波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党总支副书记
汪余礼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
王杰红 武汉大学艺术学系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