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师范大学在哪个区 福建师范大学在什么地方?

今天给各位分享福建师范大学在哪个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福建师范大学在什么地方?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福建师范大学各学院分别在哪个校区?


2、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建哪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6:14:18

今天给各位分享福建师范大学在哪个区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福建师范大学在什么地方?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福建师范大学各学院分别在哪个校区? 2、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建哪里 3、福州师范大学在哪 4、福建师范大学在哪里? 5、福建师范大学有几个分校 具体在哪 福建师范大学各学院分别在哪个校区?

福建师范大学各学院分别在旗山、仓山两个校区。福建师范大学占地面积约4000亩。

学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

师资力量:

学校有1800多名专任教师,拥有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3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9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4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含海外)8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成员3人,全国博士后管委会专家评审组召集人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学名师”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3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师范大学在福建哪里

本部在福州大学城旗山校区,还有个旧校区在仓山校区,也是福州的,然后在福清还有个福清校区,福建师范大学闽南科技学院在泉州。

仓山校区办学地址为:福州市仓山区上山路32号;

旗山校区办学地址为: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

福清校区注册地址为:福清市龙江街道校园新村1号;

人民武装学院办学地址为:福州市仓山区岭后路48号;

信息技术学院办学地址为: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后区。

福州师范大学在哪

福州师范学校坐落在福州市于山北麓, 福建师范大学(Fuji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福师大”,坐落于中国东南名城、福建省省会——福州市,是福建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是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是福建省本科一批招生高校,是国家“2011计划”参与高校,是中国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和中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福建省重点建设三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学校前身为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新中国成立以后,由福建省研究院、福建学院、国立海疆学校、福建协和大学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并沿用至今。

截至2014年3月,学校有福州市旗山、仓山两个校本部主校区,合计占地面积3500多亩,有全日制本专科生21000多人,各类研究生6000多人。设有76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史、哲、理、工、教、经、法、管、农、艺等学科。学校拥有专任教师1740名,其中高级职称人员1088人;学校图书馆为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藏书380多万册,在全国高师院校中名列前茅;建有各类研究所、研究中心70多个,并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科研实验基地 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旗山校区;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仓山校区

福建师范大学在哪里?

全在福州。旧校区在福州仓山区,是市区;新校区在福州闽侯县,是郊区,处于大学城。本科生大多在新校区。

福清有分校,但是好像是三本的,和本校联系不大。

福建师范大学有几个分校 具体在哪

截止2021年7月9日,福建师范大学有两个校区,分别是:

仓山校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上三路8号;

旗山校区:福建省福州市大学城科技路1号。

学校为中国建校最早的师范大学之一,前身是1907年由清朝帝师陈宝琛创办的福建优级师范学堂。后由华南女子文理学院、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省立师范专科学校等单位几经调整合并,于1953年成立福建师范学院,1972年易名为福建师范大学。

叶圣陶、郭绍虞、董作宾、林兰英、郑作新、黄维垣、唐仲璋、唐崇惕、姚建年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曾在学校任教。

该校校标:

其一、福建师范大学校标设计材料折射出的是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精神实质。严谨的中轴线分布,反映了儒家文化思想与福建师范大学创始人陈宝琛的办学思想相吻合。

其二、福建师范大学校标设计材料审美水平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追求,通过借喻、比拟、双关、谐音、象征等手法来表现其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建筑中的四根方胜柱是中国特有的吉祥文化的图形化,表达同心相合,彼此相通的美好意愿;

拉长的柱子喻“盘长”的传达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相辅相成的哲学思想;方胜柱格栅与建筑主体通透开敞式,意指对内对外交流合作与沟通,以及东西方在文化上的交流和融合,创造出更深、更新的理念精神;笔架山门是开启知识之门的象征。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福建师范大学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