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青岛科技大学和哪个企业合作,以及青岛科技大学校企合作在哪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青岛科技大学校招企业有哪些
2、青岛科技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青岛科技大学和哪个企业合作,以及青岛科技大学校企合作在哪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青岛科技大学校招企业有哪些 2、青岛科技大学与哪些企业进行校企联营 3、青岛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好不好 4、青岛建行和哪个大学合作多 青岛科技大学校招企业有哪些青岛科技大学校招企业有:优创、海信集团等。
青岛科技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是国家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入选高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0年的沈阳轻工业高级职业学校,1956年迁至青岛。1958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组建为山东化工学院,开始了正式举办高等教育的历程。
198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化工学院,1998年由化学工业部划转到山东省,2001年青岛工艺美术学校并入,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青岛科技大学。2009年青岛科技大学高密校区投入使用,2016年山东省化工研究院整建制并入。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科技大学与哪些企业进行校企联营
近几年,我校凭借在高分子材料、化学工程、材料学、化工机械、应用化学等专业方面的优势,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校企合作的路子越走越宽。
依托企业扶优助困
学校依托青岛的产业优势,走校企联合办学的道路,为学校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特别是企业奖学金、助学金的设立,为学校的扶优助困工作减轻了负担。
据学生处杨中华老师介绍,目前注册到我校贫困生库的学生有6667人,占在校生总数的30%,特困学生的比例在6%至7%左右。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尽管采取了减免学杂费、发放助学贷款、缓交各种费用、发放特困补助、勤工助学等多种助困工作,但由于贫困生人数太多,仍然无法照顾周全。高分子学院的张同雷老师告诉记者,僧多粥少是目前助困工作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尽管近几年各高校减免学杂费的人数与减免的金额都大幅度提高,但仍然赶不上高校日益增长的贫困生的人数,每年得不到减免的困难学生的绝对数仍逐年增多,设立企业奖学金、助学金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这种矛盾。
今年,为加强企业与学校的合作,上海和氏璧化工有限公司出资在我校设立了“上海和氏璧奖学金”,从2005年起至2009年为第一期。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奖励金额为每人每年2000元人民币,今年将有14名学生获得奖学金。奖学金的设立,一方面能帮助那些家庭困难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奖励,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
另外,机电学院与日本阿尔贝斯(ALPS)技研会设立“松井利夫”奖学金,两次奖金额达到十几万。高分子学院先后与上海彤程化工有限公司、马鞍山锐生工贸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兰陵瓶塞有限公司等建立了合作关系,联合设立“彤程”奖学金、“锐生”助学金、“兰陵”助学金。企业前前后后为学院投入了20余万元,每年有将近200多名学生从中受益。
教学实习的校外空间
毕业实习,是学校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但由于学校场地的限制,很多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利用企业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实验平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有的学院在此基础上与一些企业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定的教学实习基地。
2004年以来,化学院连续在青岛恒源化工有限公司、青岛海晶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等挂牌建立了5个实习基地,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解决了学生实习难的问题。化学院还先后在青岛海洋科技馆、海晶化工集团建立了社会实践基地,暑期组织学生赴青岛海洋科技馆、青岛益青胶囊有限公司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近日,我校高分子学院组织“科技与发展”社会实践小分队到山东三工橡胶有限公司进行了为期10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在三工建立了教学实习基地。活动期间,志愿者们参观了公司各生产车间,他们同公司员工一起,通过亲自下车间操作提高动手能力。高分子学院还与青岛基珀密封工业有限公司、齐鲁石化、江阴兰陵瓶塞有限公司等十几家公司建立了实习基地。机电学院也在青岛软控等企业设立了教学实习基地。
走出校园的学生们在企业的实习是受益匪浅的。来自化学院的张明说:“通过实习,我的工作目标和所要学习的东西比以前更明确了,知道怎样去发现问题。”通过实习,有的学生也对毕业后找工作充满了信心,来自高分子学院的李博说:“通过紧张而充实的实习,让我认识到在以后的工作中认定的事情一定要做到。”
“预订”的毕业市场
在为毕业生寻找就业市场方面,我校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摸索新路,每年都要提前到各地洽谈,增进与企业的相互了解,并与一些企业签订了“预订合同”。去年机电一体化专业23名家庭经济困难的毕业生早在毕业前一年就被山东晨明集团齐河板纸厂“预订”。继职业技术学院实行“订单教育”后,高分子学院、机电学院广泛开辟校企合作渠道,先后与山东绿叶集团、山东长林集团达成合作意向。今年,我校还与韩泰轮胎有限公司签定“关于设立‘韩泰奖学金’合同”,实行“订单教育”,帮助5名贫困生解决了上学、就业两大难题,
目前,机电学院与企业在学生就业方面的合作越做越大,尽可能解决更多学生的就业问题。2004 年5月,公司创始人松井利夫来我校与机电学院商谈合作事宜,双方达成在我校建立ALPS国际机械工程师培训中心和大学生创业中心的共识,经过一年的培训后,今年10月份,机电学院16名同学成为第一批派往日本工作毕业生。谈到以后的校企合作时,机电学院党总支副书记梁树清说:“我校将进一步加快校企合作力度,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政策,加强与各企业的联系,以便和更多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得到锻炼,更加地方便毕业生就业。”
实际上,校企合作是一株“并蒂莲”。无论是学校还是企业,都在看好校企联合办学的双赢功效,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利用企业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学习、就业、实习等问题,企业利用学校先进的技术研发了新产品,引进了需要的人才。现在,校外企业已开始与我校很多专业领域开展合作。从一个专业拓展到多个专业,从一个学院拓展到多个学院,“借鸡生蛋”效应在我校得到了充分体现
青岛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好不好青岛科技大学的校企合作还是不错的,学校属于重点高校,师资力量雄厚。
青岛科技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
学科建设
据2020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设有76个本科专业。
形成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等为代表的多个优势特色学科群,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等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4个学科入选山东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行列。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青岛科技大学
青岛建行和哪个大学合作多青岛建行和青岛科技大学合作多,早在2014年青岛科技大学与建行青岛市分行“校园一卡通”项目合作就正式签约了。
青岛科技大学(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位于山东省青岛市,是原化学工业部直属重点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教育部与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协同育人行动计划”高校。
学校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人选3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学名师)2人,国家杰青3人,国家优青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3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青岛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