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山东省图书馆属哪个部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东省图书馆编制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省图书馆是什么级别的事业单位
2、图书馆属于政府部门么?
3、山东省
今天给各位分享山东省图书馆属哪个部门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山东省图书馆编制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省图书馆是什么级别的事业单位 2、图书馆属于政府部门么? 3、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 4、山东省图书馆里的办卡制度是怎样的? 省图书馆是什么级别的事业单位省馆和省文化厅下属的图书馆处平级,也就是正处级,地市馆和地市文化局的图书馆科平级,是文化厅局的下属单位,至于国家图书馆是另外一回事,有可能是副部级的。
山东省图书馆创建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是中国十大图书馆之一,据《山东创建图书馆记》载,山东提学使罗正钧于省城旧贡院东北隙地创建图书馆仿浙江宁波范氏“天一阁”旧制, 院内古木假山,曲水拱桥,极为风雅别致,人称“历下风物,此为最胜”。
截止到2004年底,该馆馆藏文献612万(册)件,其中轻工、医学、哲学等门类的收藏已达研究级水平,而齐鲁方志专藏、海源阁专藏、易经专藏、山东革命文献等收藏较为丰富。
图书馆属于政府部门么?县级以上的图书馆是有财政拨款的,属于事业单位,隶属于当地文化局管理。
第一,先来了解一下文化局。文化局主管当地文化艺术事业,其主要职责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关于艺术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研究制订当地文化事业发展规划、政策、规章和管理办法,综合管理当地社会文化事业,图书馆事业,归口管理当地文化市场、文物事业、电影发行和放映、对外文化艺术交流。 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新闻出版著作权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以及地方性新闻出版、著作权的管理规章和管理措施,并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承办当地党委、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第二,了解一下图书馆的业务范围。图书馆的业务工作是由很多相互联系的工作环节组成的。一般包括文献的收集、整理、典藏和服务4 个部分。
1、文献收集。文献收集是整个图书馆工作的基础。图书馆员首先要明确本馆的收藏原则、收藏范围、收藏重点和采选标准,了解本馆馆藏情况、文献的种类与复本数、各类藏书的利用率和使用寿命、哪些书刊可剔除(见藏书剔除)、哪些书刊要补缺等,此外还需掌握出版发行动态。然后以采购、交换和复制等各种方式补充馆藏。
2、文献整理。文献整理包括文献的分类、主题标引、著录和目录组织等内容。文献分类不仅为编制分类目录和文献排架提供依据,也便于图书馆统计、新书宣传、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等。文献主题标引是根据文献内容所讨论的主题范围,以主题词来揭示和组织文献的。文献分类和主题标引是揭示文献内容的重要手段,文献著录则是全面地、详尽地揭示文献形式特征和内容特征的主要手段,它便于读者依据该文献的各种特征确认某种文献,获得所需文献的线索。图书馆员把各种款目有序地组织成图书馆目录(见目录组织法)以揭示图书馆馆藏。图书馆目录是检索文献的工具,也是打开图书馆这个知识宝库的钥匙。
3、文献典藏。文献典藏主要包括书库划分 (见馆藏组织)、图书排列 (见同类图书排列法)、馆藏清点和文献保护等。其中,文献保护是一项专门技术,包括图书装订、修补、防火、防潮、防光、防霉和防虫以及防止机械性损伤等。
4、图书馆服务。图书馆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发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工作。它包括发展读者 ,如发放借书证、读者研究、文献流通和推广服务、馆藏报道、阅读辅导、参考咨询和文献检索、读者教育等等。
山东省公共图书馆管理办法第一条 为了加强公共图书馆管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满足人民群众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需求,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设置、建设、保护、使用与监督,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公共图书馆,是指由各级人民政府兴办,向社会开放,具有文献信息资源的收集、整理、保存、研究、开发、传播和服务功能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及服务机构。
本办法所称文献信息资源,是指以纸质、音像、胶片、电子、网络等为载体形式的信息和知识的记录。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共图书馆建设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公共图书馆的建设、保护、使用等经费,应当列入同级财政预算,并随着年度财政收入的增长逐年增加。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发展改革、财政、建设、新闻出版等其他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有关的工作。第六条 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共图书馆。
鼓励学校、科学研究机构和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内部图书馆以及其他各类图书馆向社会开放。
鼓励向公共图书馆捐赠文献信息资源和资金、设备。捐赠人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规定享受税收优惠。第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发展需求和人口分布、地域特点以及交通、环境等因素设置公共图书馆,并可以在乡(镇)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其他人口密集区域设置公共图书室或者公共图书站。
具备条件的设区的市和县(市、区),可以设置独立的少年儿童图书馆;不具备条件的,应当在公共图书馆内设置独立的少年儿童阅览室。第八条 公共图书馆建设应当纳入当地城乡总体规划,其规划选址和建设用地等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执行。
公共图书馆的布局、建筑面积和阅览座位的配置,应当符合国家关于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标准的要求。第九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需要,结合馆藏基础,确定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原则,系统搜集、整理、保护、研究、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和传统文献信息资源,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收集和利用,逐步形成馆藏特色。第十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实际以及馆藏特色,合理确定年度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规模。年度文献信息资源购置费由同级财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协商确定,并应当做到专款专用。对新入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应当在入馆后及时投入使用。第十一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对文献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标引、主题标引、编目、加工等整理工作,建立、完善馆藏文献信息资源数据库及其查询系统,方便社会公众借阅。
对已破损严重、难以修复和其他不具有使用价值的文献信息资源,应当按规定及时注销,并报当地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备案。第十二条 公共图书馆的馆舍、文献信息资源和相关设施、设备必须严格管理、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损毁或者擅自改变公共图书馆馆舍的功能用途。
因城乡改造确需拆除公共图书馆或者改变其功能用途的,按照《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第十三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安全管理与保护,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防火、防盗、防蛀、防霉变等工作;对珍贵文献信息资源,必须采取特殊保护措施,确保安全。第十四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建立健全服务制度,完善服务条件,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搞好与其他各类图书馆的协作和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并为少年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提供便利。
公共图书馆可以根据需要设立突出自身馆藏特色的网站和电子阅览室,配置相应的视听、缩微、复制和电子网络等设施、设备。第十五条 公共图书馆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向社会开放:(一)省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的时间不少于70小时;(二)设区的市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的时间不少于63小时;(三)县(市、区)公共图书馆每周开放的时间不少于56小时。
在国家法定节假日和学生寒暑假期间,应当适当延长开放时间。
公共图书馆的开放时间和服务范围以及设施、设备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应当向社会进行公示。因故变更开放时间或者闭馆的,应当提前3日公告。
山东省图书馆里的办卡制度是怎样的?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是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成人高校,行政主管部门是山东省总工会。学院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革命传统,其前身是1938年创建于革命老区沂水县的山东省总工会干部学校,1950年迁至济南。1985年开始举办成人大专教育。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和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1998年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成为山东省首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单位之一。2004年省政府批准学院成立国际交流学院,与6个国家开展了联合办学。2006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生。学院的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经验丰富。始终坚持“突出特色、精心育人、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一体两翼”的办学格局(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体,以成人教育、干部培训为两翼),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已经成为学院主业,并以经济与管理学科为主,文、法、理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成为办学水平较高、规模较大的高等院校。学院位于以“泉城”闻名海内外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现有两个校区,共占地1103亩。东校区地处济南市东部,邻近山东大学、山东农业科学院、山东省图书馆,有着良好的文化氛围。西校区位于长清大学科技园区马鞍山下,西临济菏高速公路,北临长清区二号路,交通便利,风景秀美。学院办学实力雄厚,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设有国际关系系、经济系、会计系、艺术系、计算机系、培训部6个教学系部和1个院属二级国际交流学院。现开设高职教育专业29个,成人本科专业7个,成人专科专业12个。其中公共关系与文秘专业被教育部确定为“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通过省教育厅验收,确定为省级“高职高专专业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合同法》、《C语言》、《管理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先后建立了全国和山东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基地,山东省会计电算化考试基地,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基地,全国秘书、公关员、推销员、电子商务师、注册税务师、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培训考试基地,具备了进行多类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教学、培训的能力。学院还是全国工会系统中规模最大的办学单位,是山东省工会工作专门人才唯一培养基地,也是山东省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的办学条件优良,办学基础坚实。学习和生活设施齐全,建有教学楼、培训楼、综合实验楼、学生食堂、体育场等;学院的图书馆拥有各类纸质图书73.7万余册,期刊500余种,教学资料600余种,有27万余册电子图书,建有现代化的管理系统和电子阅览室;学院有比较先进的语音室、电教室、财会模拟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训室、办公自动化实训室等19种教学实训实验室,拥有教学用计算机1294台;校外实训基地30多处,基本满足学生进行社会实践、顶岗实训和毕业实习等综合训练的需要;校园网初具规模,信息畅通,形成了较为先进的管理、办公自动化系统和校园安全检测系统。学院有优秀的师资队伍,现有专职教师436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9人,副教授、副研究员128人。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417人,拥有研究生学历的156人。客座教授、兼职教师85名,还有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可以聘用的教师200多人,形成了一支既能满足理论教学需要又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学院一贯重视科研工作,把科研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提倡学术研究,努力提高科研水平,科研成果显著。先后承担、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5项,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科研论文970多篇,出版论著、教材260多部,其中有80多篇(部)获省级以上奖项。学院学报《工会论坛》面向全国发行,是全国工运理论类核心期刊、中国政治类专业期刊,山东省优秀期刊。 学院始终坚持走以改革促发展,在发展中不断完善的道路。不断改革各项管理制度和人事、分配制度,建立起了和谐、高效的管理运行机制。不断研究、探索与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师资队伍、教材、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使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的在校生多次在全国、全省各类比赛中获最高奖;学院坚持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并重,使学生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率逐年提高,拥有双证和多个技能证书的学生越来越多,为学生就业提供了保障;学院重视教学质量,毕业生在自主报名参加专升本考试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已连续五年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有“要升本、工干院”的社会美誉。学院是山东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办学条件核查合格单位,山东省高等学校德育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济南市花园式院校,建院以来多次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山东省总工会评为工会干部教育先进单位。 学院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继承和发扬革命老区的优良传统,不断探索,努力实践,艰苦奋斗,干事创业,营造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已培养大、中专毕业生万余名,培训、轮训各类工会干部10多万人次,为我省的经济建设和工会事业的发展培养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学院始终把毕业生的就业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主要标准,在强化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特别加强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健全机构,加大投入,采取多种强有力的措施,拓展、开发毕业生的就业渠道,毕业生就业率逐步提高,用人单位越来越满意,社会声誉越来越好。目前学院毕业生遍布全省乃至全国各地,他们中有的已成为我省工会工作和经济建设的骨干力量,有的走上了不同层次的领导岗位,成为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有的爱岗敬业、成绩卓著,获得省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有的当选为省和全国人大代表,参政议政;有的游弋于艺海,其书画、文学作品获得省级、国家级大奖。学院的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和充分肯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将越来越好。优良的教学业绩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赢得了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学院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形成了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