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磊哪个大学的 郑磊博士简历

今天给各位分享郑磊哪个大学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郑磊博士简历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逆向投资策略》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学院领导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9 04:41:15

今天给各位分享郑磊哪个大学的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郑磊博士简历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逆向投资策略》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2、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学院领导 3、柠檬初上孙副总的扮演者 4、合肥工业大学 黄山学者有多少个 5、政府首席信息官是个什么“官” 《逆向投资策略》pdf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逆向投资策略》(大卫•德雷曼)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

密码:w7lb

书名:逆向投资策略

作者:大卫•德雷曼

译者:郑磊等

豆瓣评分:7.2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3-4

页数:380

内容简介:

逆向投资之所以会获得成功,是因为进行预测的投资者不知道自己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德雷曼

历经半世纪,四次全面改版的投资经典

1970年,本书前身《心理学与证券市场》面世。

1979年,经改版后的《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面世。

1982年,79年版的《逆向投资策略》修订版问世。

1998年,临近世纪之交,德雷曼根据时代变化与十多年来积累的经验重写了《逆向投资策略》一书。

2012年,在华尔街经历了互联网泡沫与次贷危机的洗礼后,行为金融与投资心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新世纪跨入第二个十年之际,德雷曼再次重新演绎了自己的这本经典著作,对章节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最终将本书呈现给广大读者。

在本版中,德雷曼向读者展现了这样一个投资世界:

从心理学的角度诠释了市场波动和泡沫产生与崩溃的机制。

批判了有效市场理论等金融学经典的致命缺陷。

反省了专业投资者预测失败与投资回报较差的根本原因。

结合行为金融与逆向投资策略,开创21世纪投资的新范式。

警示广大投资者在未来投资市场中的各种机遇与挑战。

作者简介:

大卫•德雷曼

(David Dreman)

华尔街的践行者,传统金融理论的离经叛道者,行为金融投资方法的一线实践者,被华尔街和美国财经媒体誉为“逆向投资之父”,他是德雷曼投资公司的董事长和首席投资顾问,该公司是华尔街领先的逆向投资公司,管理着超过50亿美元的个人与机构资产。他是广受好评的《心理学与证券市场》《逆向投资策略:证券市场成功心理学》《逆向投资策略》等书的作者。德雷曼还是《福布斯》杂志的投资专栏作家。他有关逆向投资的文章主要发表在《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福布斯》《巴伦周刊》《彭博经济周刊》等,他还是《行为金融学杂志》的编委。

译者简介

郑磊先生,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博士,荷兰马斯特里赫特管理学院战略管理mba,早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现任招银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香港证监会持牌人,中国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的学术顾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特聘研究员,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CMC),《企业融资》杂志专业顾问等职。曾任中国脑库(综合开发研究院)产业基金与创业投资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制造业有10年以上的从业经历,曾服务于IBM、MSI等跨国科技公司,具有管理咨询、企业投融资等方面10年的工作经验,先后任职于企业融资(港股上市保荐承销业务)、资产管理(证券投资)和中国业务拓展部门,现主管直接投资、PE基金和财务顾问业务。郑磊博士在中国内地和香港出版过2部资本运作和跨国经营专著、4部资本市场译著,发表了近300篇财经文章。

袁婷婷女士,香港大学生物学博士,业余时间协助郑磊博士做境内外资本市场专业研究,曾在香港出版过1部译著(合译)。

浙江大学法学院的学院领导

姓名

职务 分管工作 张文显 名誉院长 朱新力 院长 主持学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财务、安全工作 张永华 党委书记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组织、人事、统战、保密、档案、地方合作、安全、院机关、月轮山庄工作 吴勇敏 党委副书记 协助院长负责学院发展联络、继续教育、实验设备、法务中心工作;协助党委书记负责纪检、工会、离退休工作 吴卫华 党委副书记 协助党委书记负责学生思政、就业、学院宣传、信息化、计划生育、妇女工作 胡铭 副院长 协助院长负责科研、外事、学术事务、司法鉴定中心工作 周江洪 副院长 协助院长负责本科生教育、研究生教育、学科建设、图书馆工作 朱深远 副院长(挂职) 张雪樵 副院长(挂职) 李有星 院务委员 协助院长担任法务中心主任,负责法律硕士相关工作 郑磊 院长助理 协助院长负责学院规划

柠檬初上孙副总的扮演者

《柠檬初上》中饰演孙副总(孙妮)的是张杨果而,孙妮是一家公司的副总裁,职场上的她是气场女王,由于架不住左再骏的暖心行为,孙妮对左再骏的感情也开始发生改变,虽然孙妮看起来总是坚强独立、无所不能的样子,但当遇到左再骏的时候,才让人感受到原来她也是需要温暖照顾的姑娘;

个人简历:

张杨果而;

别名:果儿、果而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星座:白羊座

血型:A型

身高:166cm

出生地:重庆市

出生日期:1985年4月18日

职业:主持人、演员

毕业院校:上海海事大学

代表作品:爱情传送带、一声所爱大地飞歌、杉杉来了

演艺经历:

张杨果而2005年报名参加安徽卫视《猫人超级魅力主持秀》的比赛获得上海赛区五强;

2009年参加东方卫视明星舞蹈竞技综艺节目《舞林大会》;

2012年出演国内首部校园迷你美味剧《美味学院》;同年9月在青春爱情贺岁电影《虫样年华》中饰演那小麦;

2013年与百克力搭档主持山东卫视爱情心理辅导节目《爱情传送带》;

2014年出演张翰、赵丽颖、黄明主演的青春偶像剧《杉杉来了》在剧中饰演言青的妻子封月;

2016年与刘恺威、孙艺洲、古力娜扎合作主演都市情感剧《柠檬初上》在剧中饰演孙妮;

剧情简介:

左再骏与郑磊是大学好友,两个男人却有一个共同的八岁非亲生女儿妙妙,小檬是再骏与郑磊大学时代的爱慕对象,也是妙妙的妈妈,八年前小檬去了美国留学后音讯全无,八年后小檬再次出现,再骏有太多的不谅解,小檬用行动感动再骏,再骏终于同意让小檬将妙妙带回上海,回到上海后郑磊与小檬走的很近,再骏醋意大发,不久后也来到上海,两个爸爸成了情敌,各自展开攻势,笑料百出,再骏意外碰到大学同学孙妮,孙妮大胆追爱,小檬心生醋意却不敢正视内心,郑磊看穿小檬内心所属主动退出,并遇到了麻辣女警花童丹,童丹的率真开朗感动了郑磊,最终小檬的秘密被慢慢揭开,再骏的真诚告白感动了小檬,无论将来发生了什么,两人都决定坚定地走下去。

合肥工业大学 黄山学者有多少个

2010年,合肥工业大学(教育部直属全国“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大学)为了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的创新型高水平大学,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人才的支持计划。分为“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岗位-杰出青年人才支持计划。

“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入选条件 :

应聘者一般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海外应聘者须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应聘者同时还应具备下述条件之一:

(1)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得者;

(2)近三年主持过省部级及以上重大、重点项目者;

(3)近三年获得过国家级奖或省部级科学技术二等奖及其以上者;

(4)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本学科领域有国际影响力的刊物上公开发表多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等。

“黄山青年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入选条件 :

(1)海外应聘者应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博士学位,在海外知名大学或研究机构有博士后、科学研究经历,并在海外学习工作4年以上;国内应聘者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等;

(2)发展潜力大,在本学科领域以第一作者发表具有较高影响的论文(论著),或在本学科主流研究方向上已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果;

(3)应聘者年龄一般不超过35周岁。

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信息可以总结如下~~~

一、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全职)

1、张博(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2、李维诗(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

3、姜海明(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光电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

4、汪萌(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5、安宁(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6、吴宗铨(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7、许启发(合肥工业大学管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8、郑磊(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9、陈斌(合肥工业大学化工机械研究所,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10、洪日昌(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博导)

11、訾斌(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学者”特聘教授)

二、黄山青年学者(引进)

1、陈伟(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孙克文(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3、苗世顶(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4、罗林保(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6、李炳南(合肥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7、项宏发(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8、郭忠义(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9、全昌勤(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0、冯然(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1、王佐才(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2、刘节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3、谢奎(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4、龙建成(合肥工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5、汪惠丽(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6、王禄生(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7、周清峰(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8、邓华夏(合肥工业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19、从怀萍(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0、朱元元(合肥工业大学化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1、钱海生(合肥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2、杨显珠(合肥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3、许俊(合肥工业大学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4、鲁颖炜(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5、王敏(合肥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6、韩毅(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7、谷雨(合肥工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8、邱龙臻(合肥工业大学光电技术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29、许华建(合肥工业大学医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30、王静峰(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31、查学强(合肥工业大学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32、黄海鸿(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33、程长征(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34、查甫生(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黄山青年学者”)

补充:

2014.5

美国匹茨堡大学教授Jennifer Shang(Katz商学院运作管理专业教授)受聘为我校管理学院“黄山学者”特聘教授(非全职)。

2014.8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虞克明教授(数学系教授、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英国皇家统计学会会士,泛华统计学会会士)受聘为“黄山学者”特聘教授(非全职)。

2016.7

刘洪林 1983.9 分析化学 食品工程学院 “黄山学者”特聘教授

程同蕾 1980.3 非线性光纤光学 电子科学与应用物理学院 “黄山学者”特聘教授

目前就找到这么多,可能不全,请见谅。

政府首席信息官是个什么“官”

首席信息官不是一个技术官,而是要把信息这一决策和行政的基本要素很好地管理起来。

近几个月来,上海市浦东新区科经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张爱平比以前更加忙碌。这都源于他的新身份――浦东新区首席信息官办公室主任、科经委首席信息官。

2016年5月16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正式启动政府CIO(首席信息官)试点工作。副区长王靖担任区级CIO,另外,在新区区府办、经信委、环保局、卫计委、市场监管局、建交委、文广局、规土局和城管执法局等9家单位设立部门CIO,希望借此突破浦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面临的瓶颈。

这一举措,被视作浦东新区这个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互联网+”时代下积极探索推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性安排。

不仅是一个职位,更是一套制度体系

2016年5月6日,浦东新区组织了400多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在党校进行了为期一天半的培训,内容是推动政务信息共享。此次培训,四套班子成员基本上全部参加,其力度在浦东新区前所未有。时任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沈晓明在开班动员会上提出,“浦东必须掀起政务信息化第二次浪潮”。

浦东新区环保局副局长闵庆峰参加了这个培训班,“当时只是作为门外汉去听听,没想过这事会和自己有什么联系。”他在接受《浦东时报》采访时表示。

可不久之后,闵庆峰成了浦东政务信息化浪潮的“弄潮儿”之一。

2016年5月16日,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正式召开了首批政府首席信息官试点单位集体谈话会,包括张爱平、闵庆峰在内的9位职能部门负责人成为首批政府CIO。而这9个职能部门,都是在自贸区语境下,与市场监管关系最密切的部门。

“政府首席信息官的设置,不仅仅是一个职位,更应该是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多年从事电子政务研究的复旦大学副教授郑磊对《�t望东方周刊》说。

《浦东新区建立首席信息官制度的方案》中,对于政府CIO制度的组织架构作出了明确规定,其组织架构包含4个层级:战略决策层、管理执行层、议事咨询层和各职能部门支撑层。

战略决策层即区层面CIO,由区领导担任;管理执行层即区CIO办公室,为协助区CIO开展日常工作的执行机构设在经信委;职能部门支撑层在各委办局设立部门CIO,由分管信息化的领导兼任,并指定专人(团队)负责本部门支撑CIO制度的相关工作;议事咨询层包括联席议事协调机构(CIO委员会)及决策咨询机构(专家咨询委员会)。

新上任的区环保局CIO闵庆峰正在推动局内的数据梳理归集、信息资源目录编制,并把一些重点信息系统与全区在建的政务云数据中心进行数据交换,同时梳理环保局与其他委办局和上级单位的信息资源共享需求。

这也是新区首批部门CIO目前的主要工作。在CIO办公室编写的工作细则中,明确规定各部门CIO的工作都要纳入绩效考核管理。

张爱平告诉本刊记者,除了平时各司其职,各部门的首席信息官们每两月左右还要召开一次例会。例会由区级CIO召集,迄今已开过三次,每次都要讨论1~2个涉及信息化的重大议题。

在第二次例会上,浦东新区新起草的一系列关于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文件引发了CIO们的热烈讨论。会后,闵庆峰还和张爱平继续讨论,是否可以把环保局的几件事情都列入联合奖惩。

张爱平介绍说,过去,对于这样的文件,一般会先制订征求意见稿,然后下发到各相关部门提出修改意见。首席信息官是站在技术和管理中间的人,深谙业务工作,同时要能和技术对话

“但真正执笔的并不一定是相关委办局的领导,而是下面业务处室的工作人员。领导们的真实意见往往没有很好地反映出来。”张爱平说。

在张爱平看来,采取CIO专题例会的形式,一定程度上杜绝了以往在政府部门会议上常见的“代会”现象,很好地避免了信息的衰减。另一方面,在会上,CIO们的兴奋点和注意力高度集中,更容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自贸区时代的新课题

张爱平说,浦东新区在全国推行电子政务和信息化建设较早,政府的信息化办公早已不是新鲜事,但由于过去“部门应用先行”的建设理念重点强化了各部门自身的信息化系统,部门之间的各种网络和系统却没有实现一体化。

“这导致信息孤岛、信息壁垒普遍存在,显然已不符合发展潮流,也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张爱平说。

如何破解政府信息共享的难题?浦东其实一直在探索。

“2007年左右,国内对于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曾有一波热烈的讨论。”郑磊说。

当年,国外已实践多年的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对于中国来说还是个比较陌生和时髦的概念。

张爱平向本刊记者透露,正是在2007年左右,浦东新区曾与这个“时髦”擦肩而过。

2007年下半年,在浦东推进“电子政府”建设的背景之下,浦东新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原浦东新区区委组织部(人事局)曾联合开展了关于政府CIO制度的调研。调研组听取了原国务院信息办、原上海市信息委、区委、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以及有关研究机构的意见,并形成了一份详细的调研报告。张爱平正是这份报告的主要执笔人之一。

遗憾的是,这份包含整套政府CIO制度设计的报告被长期搁置。

张爱平认为,除了区域、部门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之外,当时对于CIO制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还存在严重不足。

改变的时机终于在九年后到来。

从事了多年信息化工作的张爱平敏锐地感觉到,最近两三年,与信息化直接相关的“国字头”文件比过去二三十年都多,就在2016年9月底,国务院又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这充分显示了本届政府对于信息化的重视。”张爱平说。 张爱平在向本刊记者介绍浦东此次设立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的背景时,几乎言必提“自贸区”。

事实上,自三年前浦东新区进入自贸区时代以来,减少审批、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成为制度创新的趋势。政府提出了“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新要求,由此,部分审批事项取消后,在审批和监管之间的“信息断裂带”极易出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日渐凸显。

2015年,浦东新区启动了“政务云”工程建设。目前,其体系已经覆盖全区绝大多数部门、街镇和园区,支撑着网上政务大厅、综合监管平台等30个综合性平台的有效运转。这成为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得以在浦东顺利实施的基础保障。

2015年下半年,在浦东新区部署的一系列重大事项中,政府首席信息官制度的建立重新被提上议事日程。

郑磊参与了新一轮的课题研究。他和他的团队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总结了国内外经验,在政府首席信息官的制度设计、如何处理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关系等方面给出了具体建议。

“过去政府的信息化缺少统筹,缺少顶层架构。信息部门仅仅被当作一个技术部门,层级较低,边缘化现象严重。而实际上,技术是个催化剂,信息部门和业务部门如能完美融合,就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郑磊分析说。

必须把技术和管理融合起来

2009年3月5日,34岁的维韦克・孔德劳被当时刚刚入主白宫的奥巴马选中,担任美国联邦政府首席信息官。

这个美籍印度裔的年轻人,拥有马里兰州大学的信息科技硕士学位,之前曾在弗吉尼亚州商业与科技部担任助理秘书,后又担任哥伦比亚特区的首席技术官,是个典型的技术与管理双料人才。

“政府首席信息官不是纯技术官员,他必须把技术和管理融合起来,具备互联网思维,这样的人才并不好找。”郑磊说。

在《信息技术管理改革法》中,美国政府详细规定了首席信息官应当具备的一些核心能力,如卓越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人际交流技能;在复杂的合作和协作环境中游刃有余地发挥作用的能力;敏感、诚实、聪明、判断力强、战略思维能力强,等等。

此次,在试点单位选择政府首席信息官时,浦东新区也有着自己的考量。

“此次9个部门的CIO并没有很强的IT背景。这说明,浦东在探索政府首席信息官的选用时,并没有把这个人的技术背景作为最重要的考量,而是从区域发展和政府职能转变的角度去寻找合适的人选。”张爱平说。

郑磊也认为,在技术和业务无法兼得的情况下,业务能力在CIO的选拔上显得更为重要。

“首席信息官不是一个技术官,而是要把信息这一决策和行政的基本要素很好地管理起来。他是站在技术和管理中间的人,深谙业务工作,同时要能和技术对话。”郑磊说。

对于部门CIO的选任,浦东新区明确提出了三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有全局性的战略思维能力,二是要有较强的公共管理创新能力,三是要有信息化和业务工作的融合协同能力。

浦东新区9个部门的CIO都是从现有部门的副职中选任的,他们或是分管该部门的信息化工作,或是对信息化较为敏感。用张爱平的话说,就是要“潮”一点。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