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交在哪个区 西安交大在哪里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交在哪个区,以及西安交大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西安交大属于哪个区?


2、西安交大在哪个区?


3、西安交通大学在哪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01:00:39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西交在哪个区,以及西安交大在哪里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西安交大属于哪个区? 2、西安交大在哪个区? 3、西安交通大学在哪 4、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位于西安市哪个区哪个街道? 西安交大属于哪个区?

西安交通大学现在有3个校区,分别为:兴庆校区(东校区),雁塔校区(西校区),曲江校区(新校区)。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是主校区,位于十三朝古都的陕西省西安市咸宁西路28号,占地面积3849亩,建筑面积175.5万平方米。

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位于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毗邻西安大雁塔。雁塔校区分为启德书院与宗濂书院。

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是学校为发展需要在西安市东南部雁翔路、曲江旅游度假开发区设立的第二校区,创办于2001年,位于中国西安雁翔路58号。

校名来源

“交通大学”校名来源于其主管部门交通部,随着时代变迁,西安交大、上海交大已经成为具有文理工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交通大学”的涵义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嬗变。

大家奋斗目标所向,也无非就是《史记》所描绘的“欢欣交通而天下治”,这正是交通大学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办学理念念。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大在哪个区?

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位于西安市。

比邻西安大雁塔,附近是西安有名的商业区小寨,西安地铁二号线从其附近通过。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国家"七五"、"八五"首批重点建设高校。

是全国重点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七所大学之一,"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九所高校之一,被国家确定为以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为目标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

定名交大:

1920年8月,叶恭绰出任交通总长。同年12月,叶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材”为由,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由叶兼任交通大学校长。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西安交大

西安交通大学在哪

西安交通大学有兴庆、雁塔、曲江三个校区,地址如下: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在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西安交通大学(雁塔校区)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塔西路76号。

西安交通大学(曲江校区)在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雁翔路99号。

西安交通大学简称“西安交大”,位于古都西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为中国最早兴办的高等学府之一。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位于西安市哪个区哪个街道?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

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地址为西安市碑林区咸宁西路28号。

根据碑林区人民政府的碑林区行政区划分布图中显示,西南交通大学位于太乙路街道辖区范围内。

所以西安交通大学兴庆校区位于西安市碑林区太乙路街道。

扩展资料:

西安交通大学的办学历史:

第一阶段:南洋初创

1895年,甲午战争的失败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华民族处于危难之中。为了兴学强国,洋务派大臣盛宣怀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的主张和对旧式教育机构进行改革的建议。

1896年,盛宣怀再次向清廷条陈自强大计,附奏《请设学堂片》,在上海筹款议建新式学堂,名曰“南洋公学”。1897年1月26日,奏折得到清廷御准,南洋公学正式创立,盛宣怀亲自担任公学督办,何嗣焜担任总理。

南洋公学初建时分为四院:师范院、外院、中院和上院,与以后逐步设立的特班、政治班、商务班和东文学堂构成了完整的新式教育体系。

第二阶段:开办工科

南洋公学于1905年划归商部,改名为商部高等实业学堂;1906年改隶邮传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学校改名为南洋大学堂;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划归交通部管理,遂更名为交通部上海工业专门学校。

在这个过程中,唐文治校长增设铁路专科、电机专科、航海专科,学校就由培养商务实业人才转而为培养工程技术方面的人才。

第三阶段:定名交大

1920年8月,叶恭绰出任交通总长。同年12月,叶以“交通要政,亟需专材”为由,将交通部所属的上海工业专门学校、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北京铁路管理学校和北京邮电学校合并,改名为交通大学,由叶兼任交通大学校长。1921年8月1日,本校正式改名为交通大学上海学校。

1928年11月,学校移归铁道部管辖,将设在上海、唐山、北平三处的交通大学各学院合并,统称铁道部交通大学,分上海本部、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唐山土木工程学院,由铁道部长孙科兼任校长。

1937年8月1日起,交通大学划归教育部管辖,更名为国立交通大学。按照教育部的要求,科学学院改称理学院,土机电三学院改称系,合组工学院。

第四阶段:战争烽火

1937年11月12日,日军占领上海,交大校舍被日寇强占,不得不多方设法在法租界内维持上课。1940年,由于后方抗战和建设急需工程人才,在重庆小龙坎筹建交通大学分校;后又逐渐扩建、发展,于1942年8月在重庆九龙坡建立国立交通大学本部。

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交大渝校和沪校两地师生们积极复员,会合建校。1949年5月,上海解放,交大被上海军管会接收。

第五阶段:院系调整

50年代初,为了改变我国高等教育不合理的布局,使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中央人民政府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全国高校进行院系调整。1949年下半年到1956年,交大前后经历过多次调整,使其传统办学格局发生了很大变化。

交大原有3个学院17个系,除机械、电机、造船学科得到同济大学、大同大学等上海及周边地区高校相关院系加强,其余院系几乎被全部调出,学校调整为机械、电机、造船三大类共设7个系的多科性工科大学。

交大调整出去的一大批系科连同很强的师资、设备,成为很多兄弟院校的中坚力量,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六阶段:大树西迁

1955年,出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防建设的需要,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由上海全部迁往西安。1956年起,交大师生把国家民族的要求与学校命运、个人发展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在彭康校长率领下积极开展迁校工作。

1957年,由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根据交通大学的实际情况和上海、西安两地的建设需要,国务院决定交通大学的大部分科系师生、档案文献、图书仪器迁往西安,作为交通大学的西安部分;

小部分留在上海并与原上海造船学院及筹办中的南洋工学院合并,作为交通大学的上海部分,两部分为一个学校,统一领导。

1959年3月,交通大学的西安、上海部分均列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由于交大西安、上海部分都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加上距离较远、管理不便,国务院于1959年7月批复交通大学在西安、上海两地独立建校。

交通大学西安部分定名为"西安交通大学",原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彭康被任命为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党委书记。

参考资料来源:碑林区人民政府—碑林区行政区划分布图

参考资料来源:西安交通大学官网—交大简介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