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扬州大学是几本,以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是几本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扬州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2、扬州大学是一本吗?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扬州大学是几本,以及扬州大学广陵学院是几本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扬州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 2、扬州大学是一本吗? 3、扬州大学一本还是二本? 4、扬州大学是几本大学? 5、扬州大学是几本呢? 扬州大学是一本院校还是二本院校?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本科一批次、二批次概念。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建校120周年。
学校简介
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全国率先进行合并办学的高校,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
学校前身是1902年由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张謇先生创办的通州师范学校和通海农学堂。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其文史科与农科整建制迁至扬州办学,成为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的前身。1992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扬州大学由扬州师范学院、江苏农学院、扬州工学院、扬州医学院、江苏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江苏商业专科学校合并组建。
截至2022年4月,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90.52万册,拥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月,学校设有29个二级学院和1个独立学院,开设125个本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
2022年2月,学校新增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电子封装技术、智慧农业、兽医公共卫生专业。
师资力量
截至2022年1月,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2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入选者(含青年)10人、B类入选者9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5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
教学建设
截止2022年1月,扬州大学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6个、二期项目18个,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22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及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农业部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和国家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十四五”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0个,化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工程学、农业科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生态学、微生物学等11个学科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
合作交流
截至2022年4月,依托中非高校20+20合作计划、中阿10+1高教合作、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江苏英国高水平大学联盟、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苏港澳高校合作联盟等项目和平台,先后与56个国家(地区)的283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校际交流合作关系。学校获批全国首个海外惠侨工程中餐繁荣基地,国家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5个,国家高端外国专家引智项目40项。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江苏高校品牌专业一期建设:汉语言文学、农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化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生物工程、车辆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
江苏省优势学科(5个):兽医学、作物学、化学、畜牧学、文化传承与区域社会发展
省级一级重点学科(6个):中国语言文学、数学、水利工程、中西医结合、中国史、草学
国家重点学科(2个):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国家级特色专业 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扬州大学是一本吗?扬州大学是一本,扬州大学在江苏既有第一批次招生也有第二批次招生,但是我们通常认为扬州大学是一本大学。如果你不是江苏考生,扬州大学在你所在的省份是本科二批招生的话,你也可以说扬州大学是二本大学。
扬州大学是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是中国高水平大学,扬州大学是一所综合类大学,开设的学科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门类,优势专业众多。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7月,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2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3人。
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入选者1人、教学名师入选者2人、青年拔尖人才入选者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1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一本还是二本?扬州大学一本高校。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2大学科门类。
学校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生30700多人,各类博、硕士研究生16200多人。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31个,博士后流动站20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优势学科7个。
扬州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6个、二期项目1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优秀研究生工作站22个,教育部卓越人才培养项目8个,1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临床医学及师范类专业认证和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0门。
以上内容参考 扬州大学——学校简介
扬州大学是几本大学?
扬州大学是一本大学。
扬州大学,坐落于长江、古运河之滨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同教育部共建的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全国百强省属高校建设计划支持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高校,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截至2018年3月,扬州大学拥有7个校区,28个二级学院及1个独立学院,121个本科专业。是一所综合性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大学。
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2015年成为江苏省同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和推荐免试研究生的资格。
扩展资料:
1、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动物医学、农学、化学、数学与应用数学、水利水电工程、汉语言文学。
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教学实验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生物科学与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江苏省教学实验示范中心:能源与动力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营养与烹饪科学实验教学中心、动物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水污染控制与治理实践教育中心、光电技术综合训练中心、现代酒店与旅游管理实践教育中心等14个。
2、学科建设
博士后流动站(14个):中国语言文学、作物学、兽医学、植物保护、农业工程、化学、畜牧学、中国史、数学、水利工程、草学、生物学、中西医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后流动站。
国家重点学科(2个):作物栽培与耕种学、预防兽医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
“十三五”省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数学、生物学、植物保护、草学、中西医结合、外国语言文学、机械工程、土木工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扬州大学
扬州大学是几本呢?扬州大学属于一本大学
扬州大学(Yangzhou University),简称“扬大”,坐落于江苏省扬州市,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江苏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
校园占地面积6000多亩,校舍建筑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490.52万册,拥有1家直属附属医院。
师资力量:
全校现有教职员工6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多人,医护人员2000多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1400多人,博、硕士生导师3500多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外籍院士2人,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A类入选者(含青年)10人,B类入选者9人,教育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入选者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