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有多少个院 郑州大学有多少个院士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郑州大学有多少个院,以及郑州大学有多少个院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郑州大学有哪些学院


2、郑州大学在哪里


3、郑州大学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6 23:04:00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郑州大学有多少个院,以及郑州大学有多少个院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郑州大学有哪些学院 2、郑州大学在哪里 3、郑州大学有几个院校? 4、郑州大学一共设有多少专业? 5、郑州大学共有哪些学院 6、郑州大学代码是什么? 郑州大学有哪些学院

根据郑州大学官网的院系专业分类可知,郑州大学主要分为3个大院系和37个小院系。具体名单如下:

1.理工类院系:数学与统计学院、化学学院、物理学院、信息工程院、电气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化工学院、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建筑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力学与安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农学院、生态与环境学院、地球科学与技术院。

2.人文类院系:商学院、旅游管理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外国语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学院、哲学学院、历史学院、信息管理学院、体育学院、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书法学院。

3.医学类院系: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物研究院、药学院。

二、郑州大学分数最低的专业

1、文科

郑州大学2018年在河南省文科考生中收分最低的专业是哲学、社会工作、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俄语、日语、广告学,这些专业的最低分均为605分,超一本线58分。

附2018郑州大学各专业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文科)。

2、理科

郑州大学2018年在河南省理科考生中收分最低的专业是康复治疗学、旅游管理类、市场营销、生物技术、工程力学、信息安全、物联网工程、交通工程、环境科学、风景园林、安全工程,这些专业的最低分均为586分,超一本线87分。

附2018郑州大学各专业在河南省的录取分数线(理科)。

郑州大学在哪里

郑州大学在郑州市二七区大学北路75号。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的办学定位,提出了一流大学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力争到本世纪中叶建成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学校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各学科门类均衡发展;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

郑州大学其他情况简介。

学校校本部现有51个院系,117个本科专业。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家级认证专业1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

以上内容参考 郑州大学——学校简介

郑州大学有几个院校?

你好,郑州大学共46个院系,99个本科专业,9个附属医院,3所合作办学二级学院(西亚斯国际学院、体育学院、佛罗里达国际学院)。

郑州大学一共设有多少专业?

郑州大学现设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2大学科门类。

有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3个一流建设学科;有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工程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8个学科(领域)ESI排名全球前1%。

郑州大学现有51个院系,117个本科专业,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郑大先后被列入国家级卓越工程师、卓越法律人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高校。同时,郑大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家级认证专业1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随着郑州大学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逐步开始压缩本科招生并扩招研究生。截止2020年9月,郑州大学在校有5万本科生,2.2万研究生(含非全日制)。依旧为全国在校人数最大的大学。

郑州大学现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超级计算郑州中心等10多个国家级科研平台。有1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其图书馆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馆藏图书791.1万余册。拥有1个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学术期刊13种。

郑州大学在神舟系列宇航员出舱面窗关键防护装置研究、磁约束热核聚变基础理论研究、车用燃料乙醇生产的关键技术及开发应用研究、非开挖工程技术和装备、“一步法”固相合成半芳香的高效制备技术、苯选择加氢制环己烯催化剂和催化工艺、难降解有机工业废水治理与毒性减排关键技术及装备、钢纤维混凝土特定结构计算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生物遗传与表观遗传研究、植物油菜素内酯研究等领域有一些突破性研究成果,共获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含科普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自然科学奖2项。自2010年以来,郑州大学发展速度加快,先后承担国家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项目近100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在《Science》和《Nature》发表论文7篇,培养本土本校院士1名。

自入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来,郑州大学进行了教学与科研改革。教学方面,学校自2016年起开始实施大类招生,并于2019年启动了直博、申请—考核制博士招生工作。科研方面,学校提出了“6”+“3”的一流学科建设布局,即“肿瘤防治与转化医学”、“资源材料”、“绿色催化”“中原历史文化”、“工程安全与防灾”、“绿色高效农业”6个学科(群)和3个国家认定的一流学科(临床医学、材料与化学)。所属的10家附属医院现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6个,省级医学重点(培育)学科141个,开放床位数3.3万余张,年门诊量突破2000万人(次),成为了河南省医疗行业的“集团军”。

在教育部指导下,郑州大学于2019年6月13日与浙江大学签署了部省合建高校对口合作工作协议;7月12日与同济大学签署部省合建高校对口合作工作协议;9月20日与南京大学签署部省合建高校对口合作工作协议。按照协议规划,三校对郑州大学的三个双一流学科进行对口合作。

郑州大学共有哪些学院

郑州大学共45个院系,86个本科专业,4所合作办学二级学院。

具体有水利与环境学院 、物理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工与能源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建筑学院 、 数学系、化学系 、生物工程系、理工程学院 、工程力学系、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历史学院、外语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 法学院 、商学院 、旅游管理学院、 教育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系 、音乐系 、美术系 、嵩阳书院、基础医学院 、临床医学院 、第一临床学院 、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 、第四临床学院 、第五临床学院 、 药学院 、护理学院、口腔医学院 、 临床医学系 、医学检验系 、远程教育学院 、应用科技学院、 软件技术学院、软件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成人教育学院、城市学院,还有合作办学学院郑州大学升达经贸管理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郑州大学体育学院、郑州大学佛罗里达国际学院.......

郑州大学代码是什么?

郑州大学院校代码是10459,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

                                 

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代号编排

院校代码由教育部统一编排,号码有5位。各省教育考试院为方便高考生填报志愿,将有在本地区(包含省、直辖市,自治区)招生计划的高校重新编排,号码有4位。由于每年高校办学情况有变动,故高校代码有调整。

郑州大学(Zhengzhou University),简称“郑大”,位于郑州市,是教育部与河南省人民政府合建高校;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一省一校”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2011计划”、“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全国首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一带一路“航天创新联盟、南亚东南亚大学联盟、中俄医科高校联盟成员,是河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世界一流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原郑州师范学院于1961年并入,黄河大学于1991年并入;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1984年更名河南医科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为新郑州大学。

截至2020年9月,学校四个校区占地5700余亩;有全日制本科生5万余人,各类在校研究生2.2万余人,留学生2500余人。

附属医院

截止2022年1月,郑州大学拥有包含校医院在内的13家直属附属医院,其中附属“三级甲等医院”12家。

院系概况

截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校本部设有51个院系,117个本科专业。

2019年8月,郑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进行合并,仍保留原有名称,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管理运行机制。

                                 

教学建设

截至2020年9月,郑州大学有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专业1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7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

学科建设

截至2022年1月,郑州大学有“双一流”建设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有30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2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第八批一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6个,第八批二级学科河南省重点学科4个。

师资队伍

截至2020年9月,学校有教职工5800余人,其中两院院士、学部委员17人,海外院士4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者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4人,教授756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656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学术大师为引领,以“杰青”“长江”等为学术带头人,青年博士为骨干的人才队伍。

学术科研

截至2020年10月,学校拥有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SKL) 、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绿色选冶与加工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互联网医疗国家工程实验室、重大基础设施检测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家钙镁磷复合肥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药物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资源材料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协同单位);

拥有9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及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拥有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等7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郑州大学部分专业介绍

1、化学专业

化学是郑州大学最早建校的三个专业,1994年获批化学基地,目前有三个化学基地班。该专业主要是培养具备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并能在化学及与化学相关的科学技术和其它领域从事科研、教学技术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2、凝聚态物理专业

该专业属于国家重点学科,现任学科带头人为中科院院士霍裕平教授。依托于郑州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拥有材料物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河南省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河南省量子功能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离子束生物工程重点实验室等4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具有较好的科研和人才培养条件。

3、材料加工工程专业

该专业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成型及模具CAE技术、新型合金及加工技术、高分子材料及其制备技术、高温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技术等方面研究及开发工作。拥有实验室面积12000余平方米,拥有原子力显微镜、偏光显微镜、万能电子拉力实验机等材料分析、测试和加工设备。该专业是目前河南省唯一一个工科类国家级重点学科。

4、中国古代史专业

郑州大学历史学科创建于1956年,1981年中国古代史、专门史专业获得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中国古代史专业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郑州大学中国史学科创建以来,人才济济,名师荟萃,传承了优良的教风和学风。

优势专业及学科

国家特色专业(14个):物理学、化学、预防医学、工程力学、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工程、通信工程、新闻学、法学、历史学、行政管理、旅游管理、金融学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3个):临床医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

国家重点学科(2个,二级学科):凝聚态物理、材料加工工程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二级学科):中国古代史、有机化学、化学工艺、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省重点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体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中国史、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音乐与舞蹈学

省二级重点学科:基础心理学、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皮革化学与工程、作物遗传育种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