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多少 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

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多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进行解释。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2、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3 20:34:00

今天给各位分享北京理工大学分数线多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是多少进行解释。

本文目录一览: 1、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2、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3、北京理工大学是几本院校? 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2022

2022年北京理工大学录取分数线如下:

1、云南:理科643分,位次1632;文科录取分数线637分,位次630;

2、安徽:理科654分,位次2104;文科录取分数线636分;

3、广西:理科641分,位次1197;文科录取分数线594分,位次683;

4、贵州:理科录取分数线617,位次1630

5、河南:理科664分,位次2065;文科录取分数线634分,位次1077;

6、江西:理科639分,位次2510;文科录取分数线629分,位次774;

7、内蒙古:理科633分,位次560;文科录取分数线607分,位次337;

8、宁夏:理科590分,位次368;文科录取分数线597分,位次第1;

9、四川:理科662分,位次2613;文科录取分数线600分,位次805;

10、山西:理科632分,位次1240;文科录取分数线609分,位次675;

11、重庆:物理类662分,位次1636;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25分,位次720;

12、福建:物理类648分,位次1655;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03分,位次925;

13、广东:物理类649分,位次2854;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09分,位次1730;

14、湖北:物理类642分,位次4051;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22分,位次1417;

15、河北:物理类657分,位次2384;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23分,位次730;

16、湖南:物理类641分,位次2760;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11分,位次834;

17、江苏:物理类615分,位次4003;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03分,位次1174;

18、辽宁:物理类660分,位次1161;历史类录取分数线631分,位次556;

19、北京:录取分数线649分,位次2285;

20、山东:录取分数线645分,位次1874;

21、海南:录取分数线693分,位次1515;

22、浙江:录取分数线648分,位次7934。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普通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招生,是指高校通过国家教育考试或者国家认可的入学方式选拔录取本科、专科学生的活动。

高校、高级中等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高中)、招生考试机构、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及其招生工作人员、考生等,在高校招生工作过程中,违反国家有关教育法律法规和国家高等教育招生管理规定的行为认定及处理,适用本办法。

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2022

2022北京理工大学考研分数线在300分以上,比较热门的专业考研的分数线比较高,达到了360分。而冷门专业相对较少,305分即可。

北京理工大学创办于1940年,前身是诞生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是一所 理工为主、工理管文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首批设立研究生院,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双一流”建设行列,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北京理工大学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3个,博士学位授权点9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31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58个,以及mba、EMBA、MPA、工程硕士(包括25个工程领域)等专业学位授权点12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5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学科,10个国防特色学科,3个一级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二级北京市重点学科。

以上内容参考 北京理工大学研究生院——2022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复试基本分数线

北京理工大学是几本院校?

目前根据教育部公开信息规定,已经没有明确的一批次、二批次的概念。北京理工大学是一所理工类院校,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航空航天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武器系统工程等专业,建校82年。

                                 

学院介绍

北京理工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级建制,是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高校联盟、全国高等军工院校课程思政联盟、中国人工智能教育联席会、卓越联盟高校、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成员。

北京理工大学前身是1940年成立于延安的自然科学院,历经晋察冀边区工业专门学校、华北大学工学院等办学时期,1949年定址北京并接收中法大学校本部和数理化三个系,1952年定名为北京工业学院,1988年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截至2021年1月,学校占地1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0万平方米,图书馆馆藏277.17万册,教职工总数3373人,其中专任教师2268人;有全日制在校生30733人,其中本科生14848人,硕士生9955人,博士生4773人,学位留学生1157人;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开办72个本科专业;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2个。

                                 

院系专业

截至2021年1月,学校设有19个专业学院、9个书院以及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等教学科研单位,开办72个本科专业。

学科建设

学位点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学术学位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学位一级学科硕士点31个、专业博士授权领域2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11个、专业硕士授权领域2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8个。

录取分数线

1、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安徽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5分;

2、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广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1分;

3、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湖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41分;

4、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湖南物理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30分;

5、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云南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9分;

6、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湖北历史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22分;

7、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陕西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16分;

8、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内蒙古文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7分;

9、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新疆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2分;

10、2021年北京理工大学在贵州理科的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01分。

                                 

重点学科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有国家重点一级学科4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5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一级学科30个、省部级重点二级学科2个、国防特色学科方向10个、交叉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3个。

国家重点一级学科有机械工程、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国家重点二级学科有工程力学、动力机械及工程、物理电子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应用化学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料学,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

国防特色学科有车辆工程,光学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火炮、自动武器与弹药工程,工程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飞行器设计,材料学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学科有力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理论物理、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环境工程、工业与系统工程、融合医工学等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点有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3400余名,其中27名两院院士、12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名中国工程院院士、40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2名“万人计划”领军人才、3名国家级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和5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0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拥有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研究中心、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

                                 

教学建设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8门、国家级精品教材7项、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3项、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36项,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国防特色专业24个、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专业10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18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13个,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省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6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防科技工业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4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

学术研究

截至2018年11月,学校设有前沿交叉科学研究院、先进结构技术研究院、医工融合研究院,拥有5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2011计划”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9个国家级实验室、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55个省部级实验室、1个北京高等学校高精尖创新中心、2个“2011计划”工信部协同创新中心、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7个、教育部部门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研究生开放实验室1个。

文化传统

形象标识

校徽校标,校徽周围标明了由赵朴初题字的“北京理工大学”中文字体及英文翻译。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