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有多少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本文目录一览:
1、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什么专业呢?
2、中国36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中国有多少马克思主义学院,以及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1、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什么专业呢? 2、中国36所重点大学是哪些 3、国内早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很多都是从什么学来的? 4、中国最早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成立 5、2020年本科毕业全国学习马克思专业的学校有哪些? 6、中国人民大学内有多少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什么专业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党史、当代中国史、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研究和教学。
扩展资料:
学院例举:
一、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
学院有哲学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等4个教研室;马列主义研究所、德育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
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研究中心。学院目前有教职员工55名,其中研究生导师3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
二、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6年12月,由原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所合并而成。2003年7月,经学校研究决定,原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中共党史系合并组建成新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三、清华大学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学院相关单位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6日正式成立,学校聘请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邢贲思为首任院长。学院现有教工4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13人,讲师5人,职员5人。
四、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前身是南京大学马列教研室,成立于建国初期。2003年,学校组建思想品德教研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研部。2006年,两部合并组建成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正处级建制。2008年,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院。2011年,学校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
五、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我国最早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历史悠久,底蕴深厚。20世纪50年代初期建立马列主义教研室,70年代成立政治理论教研室,80年代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教学部。
后在政治与行政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内发展,2011年学校成立独立的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马克思主义学院
中国36所重点大学是哪些
2020年强基计划共有36所高校试点招生。根据教育部文件,强基计划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及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招生,本文为大家盘点这36所试点高校的特色及王牌专业,以供大家参考。
2020年36所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1、北京大学
院校名片: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也是当时中国最高教育行政机关。辛亥革命后,于1912年改为现名。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中国的顶尖名校。
优势专业:哲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考古学、世界史、数学、物理学、化学、地理学、生物学、统计学、力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口腔医学、艺术学理论
2、清华大学
院校名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力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水利工程、核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3、国防科技大学
院校名片:国防科技大学位于湖南长沙,前身是著名的“哈军工”,是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军队综合性大学,也一直是国家和军队重点建设的院校。
优势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
4、中央民族大学
院校名片:中央民族大学坐落于北京学府林立的海淀区,南邻国家图书馆,北依中关村科技园,是一所全国重点大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优势专业: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
5、中国农业大学
院校名片:中国农业大学简称“中国农大”,坐落于北京市,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和北京市共建,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所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各类学科群。
优势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工程、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作物学、畜牧学、兽医学、草学
6、中国人民大学
院校名片:中国人民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直属于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
优势专业:哲学、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新闻传播学、中国史、统计学、工商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7、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院校名片: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简称北航)成立于1952年,由当时的清华大学、北洋大学、厦门大学、四川大学等八所院校的航空系合并组建,是新中国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学府,现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
优势专业:力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8、北京理工大学
院校名片: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前身是延安自然科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重点建设的高校。
优势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
9、北京师范大学
院校名片:北京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是一所以教师教育、教育科学和文理基础学科为主要特色的著名学府。
优势专业:教育学、心理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地理学、系统科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戏剧与影视学、语言学
10、南开大学
院校名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文理并重的全国重点大学。
优势专业:世界史、数学、化学、统计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11、天津大学
院校名片: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是一所师资力量雄厚、学科特色鲜明、教育质量和科研水平居于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
12、大连理工大学
院校名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教育部、辽宁省、大连市共建高校。
优势专业: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
13、吉林大学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优势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
14、哈尔滨工业大学
院校名片:哈尔滨工业大学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以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经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曾被誉为工程师的摇篮。
优势专业: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
15、复旦大学
院校名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世界知名、国内顶尖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哲学、政治学、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药学、机械及航空航天和制造工程、现代语言学
16、同济大学
院校名片: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一所特色鲜明、在海内外有较大影响力的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大学,综合实力位居国内高校前列。
优势专业:建筑学、土木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艺术与设计
17、上海交通大学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是一所“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全国重点大学。
优势专业:数学、化学、生物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电子电气工程、商业与管理
18、华东师范大学
院校名片:华东师范大学是由国家举办、教育部主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重点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教育学、生态学、统计学
19、南京大学
院校名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优势专业: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大气科学、地质学、生物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矿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0、东南大学
院校名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全国重点大学,建筑老八校及原四大工学院之一。
优势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生物医学、工程、风景园林学、艺术学理论
21、浙江大学
院校名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是一所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誉为“东方剑桥”。
优势专业: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软件工程、园艺学、植物保护、基础医学、药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
2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院校名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优势专业: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技术史、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核科学与技术、安全科学与工程
23、厦门大学
院校名片: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
优势专业:化学、海洋科学、生物学、生态学、统计学
24、山东大学
院校名片: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学术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优势专业:数学、化学
25、中国海洋大学
院校名片: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优势专业:海洋科学、水产
26、武汉大学
院校名片: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环绕东湖水,坐拥珞珈山,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
优势专业:理论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地球物理学、生物学、测绘科学与技术、矿业工程、口腔医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27、华中科技大学
院校名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高校,是拥有国家大科学中心的四所大学之一,入选《Nature》评出的“中国十大科研机构”,被称作“新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缩影”。
优势专业: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8、中南大学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国百强企业最欢迎的十所大学之一,中国-中亚国家大学联盟、中俄交通大学联盟重要成员。以工学和医学为特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数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矿业工程
29、中山大学
院校名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广东省共建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综合性大学。
优势专业:哲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工商管理
30、华南理工大学
院校名片: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是教育部与广东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以工见长,理工结合,管、经、文、法、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农学
31、四川大学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优势专业:数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
32、重庆大学
院校名片:重庆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由教育部和重庆市共同建设的“建筑老八校”之一,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
优势专业: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
33、电子科技大学
院校名片:教育部直属,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优势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34、西安交通大学
院校名片:西安交通大学是我国最早兴办、享誉海内外的著名高等学府,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学校是具有理工特色,涵盖理、工、医、经、管、文、法、哲、教、艺等10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
优势专业:力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电气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
35、西北工业大学
院校名片: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是一所以发展航空、航天、航海(三航)等领域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开放式全国重点大学。
优势专业: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36、兰州大学
院校名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中央直管副部级建制,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教育部共建,坐落在古丝绸之路重镇、“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
优势专业: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
国内早期马克思主义学习很多都是从什么学来的?国内早期马克思主义学习都是从苏联学来的。因为那时候苏联红军是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品质所决定的。对于中国共产党来说,深入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将之应用于中国的具体的环境,使之成为伟大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和这个民族血肉相联,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马克思主义最大的存在意义就是告诉我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一定要从实践开始,实事求是,不怕一切思想束缚,哪怕是曾经认为是正确的,后来被证明是行不通或不合时宜的,都要改正,只要我们的目标不变,采取何种形式都不重要。
中国最早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成立中国最早马克思列宁主义学院成立于1992年。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立于1992年4月,是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和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2] 。学院有哲学教研室、经济学教研室、中共党史教研室、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教研室等4个教研室;马列主义研究所、德育研究所、民营经济研究所、中小企业研究所等4个研究所;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教育部文科重点基地)、社会经济与文化研究中心等2个研究中心。学院目前有教职员工55名,其中研究生导师37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
学院有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中共党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等五个专业硕士点。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国家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等4个博士专业。学院现有在读研究生127名,其中博士研究生41名,硕士研究生86名。
北京大学是中国最早传播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发源地。早在20世纪初,李大钊等北京大学的师生就在北大开始了学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活动。 从那时起,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薪火一直在北大师生中延续相传。成立于1992 年4月的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秉承北大师生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光荣传统,又努力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是北大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研究以及干部培训的重要基地。
2020年本科毕业全国学习马克思专业的学校有哪些?2019-2020年考研时,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学校排名情况怎样是广大考研学子十分关心的问题,根据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最新发布的第四轮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学科评估结果可知,全国共有162所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大学参与了排名,其中排名前4的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以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学校排名具体榜单,是目前比较权威的排名数据,供大家参考:
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考研学校排名 学校名称 评估结果
1 中国人民大学 A+
2 清华大学 A+
3 东北师范大学 A+
4 武汉大学 A+
5 北京大学 A
6 吉林大学 A
7 复旦大学 A
8 南京师范大学 A
9 山东大学 A
10 华中师范大学 A
11 中山大学 A
12 北京师范大学 A-
13 首都师范大学 A-
14 南开大学 A-
15 华东师范大学 A-
16 浙江大学 A-
17 福建师范大学 A-
18 江西师范大学 A-
19 中南大学 A-
20 华南师范大学 A-
21 四川大学 A-
22 西南大学 A-
23 西安交通大学 A-
24 北京交通大学 B+
25 中央财经大学 B+
26 天津师范大学 B+
27 辽宁大学 B+
28 哈尔滨师范大学 B+
29 同济大学 B+
30 上海财经大学 B+
31 上海大学 B+
32 南京大学 B+
33 苏州大学 B+
34 河海大学 B+
35 合肥工业大学 B+
36 山东师范大学 B+
37 郑州大学 B+
38 华中科技大学 B+
39 武汉理工大学 B+
40 湘潭大学 B+
41 湖南大学 B+
42 广西师范大学 B+
43 西南交通大学 B+
44 陕西师范大学 B+
45 兰州大学 B+
46 南京政治学院 B+
47 北京科技大学 B
48 中国政法大学 B
49 河北师范大学 B
50 大连海事大学 B
51 黑龙江大学 B
52 哈尔滨工程大学 B
53 上海交通大学 B
54 上海师范大学 B
55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56 浙江师范大学 B
57 安徽师范大学 B
58 厦门大学 B
59 河南大学 B
60 中国地质大学 B
61 湖南科技大学 B
62 湖南师范大学 B
63 华南理工大学 B
64 贵州师范大学 B
65 西安理工大学 B
66 新疆大学 B
67 新疆师范大学 B
68 扬州大学 B
69 中国石油大学 B
7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B-
71 河北大学 B-
72 山西大学 B-
73 内蒙古大学 B-
74 辽宁师范大学 B-
75 哈尔滨理工大学 B-
76 华东理工大学 B-
77 南京理工大学 B-
78 中国矿业大学 B-
79 江南大学 B-
80 江苏大学 B-
81 江苏师范大学 B-
82 温州大学 B-
83 安徽大学 B-
84 曲阜师范大学 B-
85 湖北大学 B-
86 中南民族大学 B-
87 广西大学 B-
88 西南财经大学 B-
89 云南大学 B-
90 西安科技大学 B-
91 西北师范大学 B-
92 海南师范大学 B-
93 北京理工大学 C+
94 河北工业大学 C+
95 山西师范大学 C+
96 哈尔滨工业大学 C+
97 东北林业大学 C+
98 华东政法大学 C+
99 浙江理工大学 C+
100 杭州师范大学 C+
101 浙江工商大学 C+
102 福州大学 C+
103 福建农林大学 C+
104 南昌航空大学 C+
105 江西财经大学 C+
106 河南理工大学 C+
107 河南师范大学 C+
108 信阳师范学院 C+
109 武汉工程大学 C+
110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C+
111 海南大学 C+
112 重庆邮电大学 C+
113 西华大学 C+
114 重庆师范大学 C+
115 长安大学 C+
116 三峡大学 C+
117 广州大学 C+
118 北方工业大学 C
119 中央民族大学 C
120 华北电力大学 C
121 山西财经大学 C
122 渤海大学 C
123 长春理工大学 C
124 北华大学 C
125 南通大学 C
126 安徽工业大学 C
127 赣南师范大学 C
128 武汉科技大学 C
129 武汉纺织大学 C
130 长沙理工大学 C
131 深圳大学 C
132 广西民族大学 C
133 重庆大学 C
134 西南石油大学 C
135 重庆交通大学 C
136 西南科技大学 C
137 西华师范大学 C
138 西南政法大学 C
139 贵州财经大学 C
140 云南师范大学 C
141 延安大学 C
142 北京化工大学 C-
143 北京工商大学 C-
144 中国农业大学 C-
145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 C-
146 沈阳师范大学 C-
147 长春师范大学 C-
148 燕山大学 C-
149 南京财经大学 C-
150 江西理工大学 C-
151 山东财经大学 C-
152 河南工业大学 C-
153 河南科技大学 C-
154 河南农业大学 C-
155 南华大学 C-
156 广东财经大学 C-
157 广西师范学院 C-
158 成都理工大学 C-
159 云南财经大学 C-
160 兰州理工大学 C-
161 宁波大学 C-
162 重庆工商大学 C-
中国人民大学内有多少学院48个学院
经济学院、财政金融学院、汉青经济与金融高级研究院、国际学院(苏州研究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与人口学院、国际关系学院、教育学院、新闻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环境学院、信息学院、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劳动人事学院、信息资源管理学院、统计学院。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历史学院、文学院、哲学院、化学系、物理系、心理学系、继续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体育部、清史所、国学院、深圳研究院、知识产权学院、律师学院、中法学院、数学科学研究院、统计与大数据研究院。
数学学院、丝路学院、应用经济学院、高瓴人工智能学院、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数据工程与知识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公共治理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
扩展资料:
学校有专任教师1882人,其中教授674人,副教授783人。学校有19名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和学科评议组成员,有14名教授受聘为第二届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人数居全国高校前列;有65位专家入选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工程”课题组首席专家或主要成员。
学校拥有8个国家重点一级学科,8个国家重点二级学科,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均居全国第一;拥有5个北京市重点一级学科,1个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二级学科;
学校设有学士学位专业82个,硕士学位学科点189个,博士学位学科点129个。学校拥有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37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21个,博士后流动站19个。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院系设置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人民大学-学校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