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乡村爱情》电视剧的朋友,想必对骗子李顺李总的那句“可以详谈”这句台词印象深刻,而这也是众多网友一致评选出来的《乡村爱情》里的经典台词。有道是“忽悠恒久
看过《乡村爱情》电视剧的朋友,想必对骗子李顺李总的那句“可以详谈”这句台词印象深刻,而这也是众多网友一致评选出来的《乡村爱情》里的经典台词。有道是“忽悠恒久远,一句永流传”,没想到李顺走到说到那,万事皆可用的万金油成“可以详谈”如此深入人心,忽悠的最高境界也莫过于此啊。
古往今来,忽悠这条道上人才辈出,大家都以不吹破牛皮死不休的精神推动了忽悠界的不断进步。而被一些忽悠大伙所迷惑到的人们仍然前赴后继,不计其数。就像《乡村爱情》里的李顺和年余两个人,不仅成功地忽悠了小沈阳这样缺心眼的人,还把人精刘能和抠搜界泰斗赵四以及老徐、谢大脚、赵玉田全都忽悠倒了。甚至连刘大脑袋、杨晓燕、王大拿、李秋歌一个都没识破。更让人不得不佩服的是两人忽悠水平之高,以致于被刘能捧为高人。可见这两人无论是情商还是智商都在刘能之上。小编仔细研究了下李顺、年余的行骗手段,也不得不佩服两人忽悠水平之高、忽悠计划执行之精密,忽悠对象研究之透彻,有道是印证了那句话“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下面小编给大家分析一下李顺、年余的忽悠套路。
套路一、借势装逼,假戏真做,先套近乎。
如今简简单单的自夸自卖的骗术已经很low了,也几乎很少有人相信,要想让人相信,要把别人防骗心理彻底解除怎么办?最好的方式莫过于借别人的势,皮包公司借大公司大企业的势,这样以来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觉得也是大公司一样。于是剧中就出现了李顺和年余去英杰风景区找杨总推销项目策划,原本两人想忽悠杨总,结果没成功,于是提出到杨总下面项目看一看,这也是骗子借势,为以后行骗捞取资本,因为可以说是自己搞的项目。这其中正好遇到赵玉田和老徐他们来拜访杨总,于是通过借杨总的势,李顺、年余顺利洗白骗子身份,而成了谈大项目、大生意的商人,这个时候在这种场合跟老徐和赵玉田套近乎,介绍自己是大盛集团的,基本上也就相信了。所以骗子忽悠的第一步取得对方的信任很重要。
套路二、重金打造,人模人样,势子要正
这年头做什么都要有点专业精神的,大家瞧见了没,就连路边摆地摊贴膜的也都要贴个专业贴膜。干骗子这一行当,也是需要专业装备,在行骗之前下点血本的。就像剧中的李顺、年余为了忽悠专门地租了一辆好车,树起了老板的派头,配置了专门的老板包,而且还主次分明,一个副总,一个正总的标配,专业拎包,不得不说细节决定成败啊。为了忽悠老徐和赵玉田还在第二天专门买了望远镜,特地将车停在他们出来的路上,还装模作样地指挥要在这个山头应该建一尊大佛,这个地方架一部观光旅游电梯,这个山头和这个山头要架一部高空索道,两个人还为大佛的高度现场讨论了起来。都说骗子的最高境界是彻底入戏了,连自己都不会觉得自己是骗子,而是戏中的那个角色,简直成了戏精了。专业做到这种程度,还有不被骗到的道理。
套路三、抓住心理,对症忽悠,愿者上钩
可以说骗子的江湖忽悠术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日渐成熟、专业,已经脱离了当初那个一上来就骗钱的低级阶段了,现在的骗子忽悠基本上都打情感牌了,君不见前阵子比较火的微信美女加好友推销劣质茶叶的事件,相信不少朋友有过上当受骗的经历。问题在哪呢,原来骗子也是不断学习和总结的,不再玩那种赤裸裸的抢骗术了,而是一开始跟你聊天培养感情,天天关心你、嘘寒问暖,让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善良的美女没事天天这样关心你,幸福感突然飙升。等你对骗子慢慢有了好感,感情也培养得差不多,你也觉得人家辛苦陪你聊了这些天,自己不为对方做点什么感觉过意不去,于是这个时候骗子开始忽悠自己凄惨身世,开始讲茶庄故事,卖茶了。可见如今的骗子已经步入高级阶段了,已经成了某种意义上的高级营销人才。就像剧中的年余一样,当遇到赵玉田、老徐他们带队考察时,就开始打算从这帮人下手了,“以咱俩这些年的经验和手段对付这帮人不费劲。”可见骗子在行骗前,也是要做目标人群分析的,会去找容易上当受骗的类型去行骗,而且一眼就看出了老徐他们想找项目带领大家致富的心理,于是采取了对症忽悠。“我想啊,经过我们重新打造设计以后呢,这个景区一年的纯利润最少增收2个亿,都是小钱,还不止呢”。“我们公司啊不但策划景区业务很多,比如说楼盘哪,宾西有个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那边有个一百多万平的楼盘都是我们策划的,没事你们可以去看看,一会我们去工地看一下。”显然骗子的忽悠首发就是采取了针对需求型的对症忽悠,通过具体的摆事实、讲案例,步步诱导的方式,将受众带进自己营造的场景营销中。
套路四、查漏补缺,不断总结,认真无敌
骗子最担心的就是在行骗过程中露出破绽,但由于忽悠都是现场即兴表演,现场发挥的问题导致或多或少地露出一些破绽,这个时候在每场忽悠结束后冷静地进行查漏补缺,复盘总结就非常有必要了,可以避免类似的错误下次再次发生,从而避免骗术失败。比如李顺和年余见过杨总后在广场上年余就对李顺进行了认真而深刻的猛烈批评,“感觉自我挺良好的是不,成功了吗?谈成了吗?装老总成功?你唠的什么嗑啊,临走了还跟人说以后详谈啊,你谈个六啊,你谈哪,要不让我张罗让你走,都差点露馅。 ”第二次李顺和年余在豪华轿车旁演戏,李顺拿着望远镜对远处望,当时镜盖没拿下来,这时年余看到了赶紧提示让他拿下镜盖。所以说一个骗术的成功跟其中的过程每个环节的认真和追求完美是离不开的,只有不断查漏补缺,不断总结,这其中就有涉及到绩效考核指标一样,不断发现问题不断解决问题。
套路五、饥饿营销,虚张声势,及时套现
要说骗子行骗也是需要根据随时随地发生的情况及时调整策略的。为了确保骗术的绝对成功,骗子一般都会选择最容易上当的人群进行行骗,毕竟骗子也是要讲究效率的,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最后一百块都不给的事情骗子一般是不干的。就像剧中李顺和年余一开始准备找杨总行骗,后来发现对项目不感冒,立即转向前来考察的赵玉田和老徐团队,再后来发现主动找上门的王天来可能是个潜在的金主,于是行骗方向转向王天来。通过简单的聊天等套路一下子就摸清了王天来的底细。对于王天来这种人傻一根筋的人物,迅速锁定行骗目标就是王天来。王天来遇到李顺、年余就感觉像遇到救星一样,用年余的话说“这小子上钩了”,在和王天来、杨晓燕吃饭,年余就开始上演饥饿营销了“是赵总啊,这个项目正在论证当中啊,什么打钱,不是钱的事……”,“是谢市长啊,赵总给你打电话了……”,“但是抢这个项目的人特别多,我和李总啊还没定下来啊。”“今天早上还有两家企业给我们打电话呢,我都没接……”“合同就我们公司的章已经盖完了……,至于款吗,款不着急,万一有什么变化呢”。在这样的套路下,头脑简单的王天来生怕项目被别人抢了,做出了把合同拿着回去盖个章,马上打钱的决定。到此行骗过程成功,一下子空手忽悠三千万。骗子还说钱不急啊,不急啊。这时即使套现,签合同打钱一气呵成,可谓高明。
对于《乡村爱情》李顺和年余的忽悠套路,你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