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官不可以,你靠得越来越近~”
承认吧!如果你是90后,那么在年少时你肯定听过这首歌。歌声从小小的mp3里传来,耳机的另一头是你喜欢的女孩。
在初中那个青春懵懂的时期
“客官不可以,你靠得越来越近~”
承认吧!如果你是90后,那么在年少时你肯定听过这首歌。歌声从小小的mp3里传来,耳机的另一头是你喜欢的女孩。
在初中那个青春懵懂的时期里,曾经有三个男人称霸音乐平台榜单,他们就是许嵩、徐良、汪苏泷。
而上面的歌曲《客官不可以》,就来自徐良。
这个唱歌有点轻飘飘、碎碎念的男孩,成为了90后青春的一个符号。但当我们长大,汪苏泷频频活跃在各大综艺节目中,成为大众心里的宝藏男孩。
许嵩也成为海蝶的音乐总监,新歌次次刷屏、演唱会场场爆满,人气居高不下。而徐良似乎混得最差,偌大的互联网听不到他的声音,似乎再不提起,就要被遗忘了。曾经的“不良少年”横空出世,成为了非主流时期昙花一现的音乐奇才。
徐良,如今你还好吗?
1987年,徐良出生在山东青岛的一个普通家庭。家境拮据的他,却有着丰富的兴趣爱好,他想当科学家、飞行员……因为画了一把水壶,奶奶说“不错” ,于是进入了绘画班开始了学画之路。
初中时期,徐良进入了叛逆期,抽烟打架逃课早恋...无所不能,被老师罚写检讨也是家常便饭。但徐良的检讨跟其他人不一样,一封检讨书写得文采斐然、情真意切,经常被老师当成范文,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
他似乎也意识到自己也写作上的才华,一直有意培养自己在这方面的技能。从小学画画的徐良顺利考上了青岛科技大学视觉传达系,毕业之后从事了一份美术方面的工作。玩起音乐,完全就是机缘巧合。
2009年可以说是网络歌手的黄金时期,许嵩和汪苏泷两人已经在网上小有名气。那时的徐良刚刚大四,他偶然之间进入一个原创音乐网站,看到了全新的世界。
“原来一个不懂演唱、不会乐器,甚至不懂乐理知识的人也能成为原创歌手。”
这一想法点燃了徐良内心对音乐的热爱之魂。
这一个小小的网站,也成为了徐良音乐之路的起点。然而0基础+起步晚,徐良最初的音乐路走得很坎坷。他开始从头学起,感受音乐,熟悉韵律。
大四实习的时候,他白天工作,晚上就在狭小的出租屋里唱歌,那就是他一天中最快乐的时光。在接受采访时,他说:“当时网络还没有现在那么发达,网上关于音乐的教程很少,学编曲的时候,找遍了整个网只有两个视频,我就反复看那两个视频,模仿了无数遍,自己摸索。”
在布满荆棘的音乐之路上,徐良唯一的武器就是快乐。
2010年,徐良自学成才,他的音乐设备只有40块钱买来的劣质话筒,靠着这个话筒,他录制了人生第一首原创歌曲《胸前》。这首歌是我初中时期的单曲循环,毫不夸张地说,徐良一鸣惊人,终于火了。
《胸前》发表一年后,徐良凭借超高的网络人气签约了唱片公司,后续推出的歌曲,首首爆红。
《犯贱》、《客官不可以》、《坏女孩》、《红装》.....每一首歌都有过亿的下载量。
首张专辑《不良少年》就获得了2012年“中国移动无线音乐咪咕汇最畅销金曲奖”与“2012年QQ音乐年度新势力最佳人气歌手”。
徐良也成为了能和许嵩媲美的超火歌手,一时间风靡网络。那时的徐良,留着专属的非主流发型,厚厚的刘海下,是一张不羁孤傲的脸。虽然他的歌放到现在,一定会被00、05后嫌弃,但不得不承认,那都是90后的时代眼泪。
徐良的音乐路看似一帆风顺,实际上却顶着很大的压力。对于一个经济拮据的传统家庭来说,唱歌就是不务正业。更别提徐良从学习十几年的绘画领域,转行到0基础的音乐行业里来,简直就是在拿人生赌博。毕竟仅凭一腔热血养不活自己,现实问题摆在面前,不得不面对。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他说:“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很不好,有点揭不开锅的感觉,而我刚好是刚刚毕业参加工作,变成一个要对家里有所付出的一个(角色),但我选择在这时转行,其实是有点任性的。”
所以当徐良听汪苏泷和许嵩吐槽小时候被父母逼着练琴的故事,内心既酸楚又羡慕。因为他一直很想要一架钢琴,做梦都想要。后来这件事被父亲知道了,父亲二话不说就给他买了一架。
原来父亲小时候也喜欢音乐,想买一把吉他,但家里穷买不起,从那时他就暗暗发誓,如果自己将来的儿子喜欢音乐,一定全力支持。
对许嵩、汪苏泷来说,他们的音乐梦想有家庭给予金钱的支持,还有退路可言。而对徐良来说,音乐是一个大战役,孤军奋战的他只能选择一往无前!
为了不辜负父母的期望,他更加拼命地学习音乐:“从零开始又怎么样,我就是要创造奇迹!”
他真的创造了奇迹,一个属于徐良的时代来了。
他略带青涩的声音成为了少男少女心中最深的悸动,尽管在现在看来那些歌曲都已经十分遥远,但依然会在记忆里留下波澜。
我还记得自己初二时的元宵晚会,给小姐妹准备的节目是《红装》,下了课就跑到图书馆的广场外有模有样地练习,欢声笑语溢满了整个冬天,那才是青春呀。
可青春也会有逝去的一天,任何人都无法幸免。徐良红了之后被美妙音乐挖了过去,自此之后,他开始走起下坡路。
一开始,徐良的资源还很不错。
12年登上央视的元旦晚会;13年在全国开过十几场演唱会;15年和同为网络歌手出身的本兮,一同代言反恐行动......
但是渐渐地,徐良从名气中清醒过来,他发现公司在偷他歌曲的版权,于是他迅速解约,跳出火坑。可这场解约却让他元气大伤,他打了三年的官司,赔偿了约500万的解约费,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从2015年之后,徐良再也没有火过了。
娱乐圈新人换旧人,互联网没有记忆,徐良被彻底遗忘.....
如今,我早已成年,再讲起曾经的初中男神,心中万千感慨。点开徐良的微博主页,粉丝仅有158万,跟三线小网红差不多。
有一个老歌迷问徐良:“为什么你怎么不继续做音乐了?”
徐良很无奈,但也只能有点赌气地回答:“我还在做啊,每年都在出新专辑,只是你没注意而已。”
是的,大家都不在意徐良了。
可你仔细听,他的声音其实一直在陪伴着我们。他演唱了许多耳熟能详的影视剧插曲,比如《传闻中的陈芊芊》、《成化十四年》、《快把我哥带走》、《陆垚知马俐》等。虽然大多数人对徐良的印象还停留在非主流时期,但他却没有因此停滞不前。
他在音乐领域尝试了新的突破,例如新专辑《东西世界》,是他去到十个国家采风,把异域风情与电子曲风相结合的作品。
他在印度采风的时候,钱被偷走,在恒河边喂了一晚上蚊子,他写下:
“我在恒河上录河水的声音,漫天的蚊子飞舞,就是想为音乐疯狂,把梦做到极致。”
多么浪漫,又多么悲伤。
《东西世界》这张专辑,很多专业人士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但是依旧没有多少人听。最让徐良感到无奈的是,连抄袭的歌曲都比自己的火。
前两年在抖音爆火的《学猫叫》、《佛系少女》似乎都是抄袭徐良的《星座恋人》。正主的歌无人问津,抄袭的歌却人人传唱,这对徐良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每当那些创新的歌曲,总是听的人不多,能听懂的更是寥寥无几,尤其看到老歌迷不喜欢、不理解的时候,徐良更觉得沮丧。
他说:“我做音乐不是特别任性的那种,觉得只要自己喜欢就行,因为我是做歌发到网上这样过来的,所以歌迷就像我的伙伴,一路陪伴我甚至给我出谋划策,我必须在乎他们的感受,我的音乐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歌迷的想法做结合,再想办法往前走。从今年的新歌《花魁》起,我开始尝试新的音乐风格,我想让歌迷跟我说 ‘徐良,你是厉害的,也是我们喜欢的’ 。”
除了音乐,他还坚持写作,创作了自己的首部短篇故事集《请在哭声后留言》。这本书收录了20篇世间最真实的情感故事,号称是一本让人读了之后就会为之动容的书。
现在的徐良不再孤傲不羁,他的微博都是面带微笑的自拍。面对音乐,他依然坚持。每天写一首歌,哼一段旋律,一年创作300首歌,再挑10首制作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