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早上,台州临海籍渔船在宁波石浦以东海域发现一具鲸鱼尸体。
据船员介绍,该鲸鱼遗骸非常庞大,并且有明显臭味,或已经死亡一段时间。根据鲸鱼遗骸被发现的时间,地点,以
4月28日早上,台州临海籍渔船在宁波石浦以东海域发现一具鲸鱼尸体。
据船员介绍,该鲸鱼遗骸非常庞大,并且有明显臭味,或已经死亡一段时间。根据鲸鱼遗骸被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体型大小等,人们判断这条死亡的鲸鱼或许就是之前我们成功救援的那条抹香鲸。
在当时,就有专家指出,搁浅鲸鱼重返大海并不是就没事了,而是接下来几天没有再次搁浅才能确定没事。
这是因为鲸鱼搁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就包括因为衰老、疾病等导致搁浅,这种情况出现的搁浅,即便救援成功也可能会再次搁浅。
虽然暂时还不知道这条搁浅的抹香鲸是不是此前成功救援的那一条,不过抹香鲸属于深海生物,而且出现的时间、地点和体型等有一定相似性,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同一条。
抹香鲸体型庞大,比如:上次成功救援的那条雄性抹香鲸,体长达到了19米,如此巨大的体型,一旦搁浅死亡,对附近的渔民、渔船会造成较大的威胁,因为它有可能会出现鲸爆。
而这头抹香鲸已经死亡了一段时间,已经出现腐败的臭味,这也说明鲸爆正在酝酿。
鲸鱼其实是哺乳动物,是海洋哺乳动物鲸下目中部分生物的通称。
根据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表明,鲸鱼与河马拥有共同祖先,属于姐妹群。鲸鱼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动物之一,它们对于海洋生态十分重要。
这种重要性尤其是体现在了鲸鱼死后。一般来说,由于鲸鱼的体型十分庞大,所以鲸鱼死后很难快速被食腐动物分解殆尽,而是会沉入海底,同时会引来海洋食物链各层级消费者,比如:盲鳗、睡鲨、深海蟹等深海鱼类,它们会撕咬鲸鱼的遗体,吃掉其中90%的软组织。
不仅如此,还会有蛤蚌、蠕虫和盲虾来打扫战场,以及细菌等微生物来消化剩余的骨头。在这些骨头当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微生物在消化这些脂肪的同时,还会产生硫化氢。
硫化氢还可以被其他的海洋生物当成能量,用来提供自身的生命活动。说白了鲸鱼虽然死了,却养活了大量的海洋生物,一座鲸鱼尸体可以为“一套以分解者为主的海洋生态循环系统”提供能量长达百年的时间。所以,一直以来就有“一鲸落,万物生”的说法。
不过,如果鲸鱼不是在海洋中死亡,而是不小心搁浅在了海滩上,并且在海滩上死亡。那情况不仅完全不同,而且会变得很危险,为什么会这样的呢?
鲸鱼不仅体型很大,食量也是十分惊人。鲸鱼死后,肠胃中一般来说还会留下不少的食物,肠胃中的食物以及鲸鱼体内的各种组织、器官都会在细菌的分解过程中腐败。
这些细菌还会快速转移到其他组织和器官当中继续分解。鲸鱼体内大量的蛋白质都会被分解掉,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硫化氢以及氨。
由于鲸鱼经常在深海活动,它们体表的皮肤和组织具有非常强大的抗压能力,使得鲸鱼体内含有大量腐败气体,气压很高,但依然不会爆炸。
如果鲸鱼持续腐败,体内持续产生大量的腐败气体,气压持续升高到皮肤再也无法承受时,鲸鱼尸体就会发生剧烈的爆炸,这也被称为:鲸爆。
鲸爆如果发生在人口密度较大的地区,带给人们的伤害是持久性的,我国台湾省就发生过一起鲸爆,此次鲸爆发生几个月后,当地人仍旧能够闻到臭味。
事情是这样的,2004年,我国台湾省云林县台西乡海岸出现了一头死亡抹香鲸,该鲸鱼体长达到了17米,重约50吨。
对于人类来说,死亡抹香鲸是可遇不可求的科学研究素材,所以专家希望能够获得遗骸,进行解剖研究,以及将其制作成模型,向公众开放和展览,这也是所有国家科学家们的通用做法。
只是,因为该鲸鱼体型过于庞大,以至于仅仅将它从海洋中转移到车上就花了13个小时,在此过程中鲸鱼体内的微生物一直在活动,气压不断升高。
而且吊起它时,承重的绳子破坏了鲸鱼皮肤的完整性,使得它对体内气压的承受能力变弱,这就为鲸爆埋下了伏笔。
在运输的过程中,因为路上的颠簸,加剧了鲸爆的发生,以至于在闹市中出现了恐怖的“鲸爆”。
在当时,肠子,内脏,脂肪块,组织等全都爆出体外,而鲸爆发生地刚好位于闹市,鲸爆导致了附近的商店,汽车,行人身上全都沾染了鲸鱼的身体组织,而且是高度腐败的组织,非常腥臭,场面极其恶心和血腥。
据说,这场鲸爆留下来的臭味持续了好几个月的时间才彻底消散,好在没人受伤。
所以现如今如果发现了高度腐败的鲸鱼遗骸,为了避免鲸爆的发生,警方一般不会让人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