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过新冠病毒会不会再次感染 如何降低物传人风险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介绍了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7 02:18:50

4月1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司局负责同志介绍了从严从实抓好疫情防控工作有关情况。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如何?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在发布会上介绍,3月1日至4月11日,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报告本土新冠肺炎感染者325303人,波及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随着各地疫情防控措施落地落实,新发生疫情的地区能够快速有效处置,没有形成新的规模性疫情。河北、江苏、安徽、广东、福建、浙江、山东等省份疫情总体可控。吉林省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已连续3天新增感染者降至千例以下,但仍在高位;长春市每天新增感染者人数下降,但管控区内社区传播没有完全阻断,仍需要继续加强管控区内各项防控工作。上海市连续8天报告新增感染者数超过1万例,疫情处于快速上升期,社区传播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且外溢多省多市,预计未来几日新增感染者人数仍将处于高位。

无症状感染者传染性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表示,应该科学、准确地理解“无症状感染者”的概念。被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的人群中,有一部分人很可能处于确诊病例的潜伏期,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症状,甚至会发展成重症,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治疗,还是会出现风险。所以,这部分人群不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是带引号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让其居家隔离还会有一定风险,风险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可能继续把疫情传播扩散;二是对其本人来说,如果不能及时发现他的病情进展,可能会错过最佳治疗时期,从而可能发展成重症,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

因此,将无症状、轻症感染者集中隔离有三个方面的优点:一是所有集中隔离观察的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都是感染者,不会出现交叉传播造成扩散的问题;二是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在集中隔离期间,可以接受中医药治疗,一方面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可以防止这些无症状、轻症演变成重症或者危重症;三是由于在集中隔离观察,如果他们出现了发展成重症的倾向,也能及时发现、及时转诊。

如何降低“物传人”风险?

吴尊友介绍,一般来说,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近距离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手接触传播,比如手在接触被污染物表面后,未经过清洁消毒又接触到口、鼻、眼等黏膜部位,从而造成感染。我们把手卫生作为疫情防控的一个主要措施,是由于奥密克戎既表现为下呼吸道感染,又表现为上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有一个典型的特征就是潜伏期短、传播快,而且对周围环境的物体表面污染比较大。

新冠病毒在物体表面存活的时间长短取决于污染量的大小,以及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情况。一般来说,物体表面污染造成人感染的风险比较小,但是如果反复多次接触,又不注意手卫生和个人防护,感染风险就会明显加大,所以对从事涉外冷链以及涉外货运工作的人员要进行定期检测,以便及时发现感染者。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日常生活中应对快件包裹进行消毒处理后再打开,平时一定要注意手卫生。

暂未转至隔离点的感染者

居家时如何做好防疫?

吴尊友表示,对部分刚刚诊断为阳性但暂未转至隔离点的感染者来说,仍然要注意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传染给家人或者邻居的风险。

第一,感染者应该单独居住一个卧室,最好有一个独立的卫生间,不和家人共同进餐,不和家人交流谈心。

第二,感染者所在家庭要及时对居室、卫生间等环境进行消毒,感染者家庭成员要坚决杜绝串门以及在小区内活动。对于生活在同一个楼宇或者小区的居民来说,在患者没有转移出去或者转移后的一段时间内,整个楼宇和小区都属于封控管理阶段,各家各户都是居家隔离,不许外出,每个人都要遵守封控管理阶段以及健康监测阶段的规定。在封控管理和健康监测期间,每个人要注意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变化,有无出现咽喉痒、咽喉疼痛、咳嗽、发热等症状,通过抗原检测方法进行自我检测,如果出现疑似症状,或者抗原检测筛查阳性,要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联系,以便及时处置。

感染过新冠病毒是否会再次感染?

吴尊友解释,一个人自然感染新冠病毒以后能够产生一定的免疫力,但这种免疫力不足以预防再次感染,而且这个免疫力的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如果一个人感染过德尔塔毒株或奥密克戎毒株,在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遇到了一名感染者还是有可能再次被感染。研究发现,一个人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次感染风险比奥密克戎的要低,也就是说感染奥密克戎毒株以后再感染风险比感染德尔塔毒株以后再感染德尔塔毒株的风险要高。

新冠病毒的变异在持续发生,无论病毒怎么变,我们都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应对反复无常的病毒变异现象,减少个人感染的风险。对于个人来说,要落实好防护措施,包括戴口罩、手卫生、保持社交距离等,并且要积极接种新冠疫苗。

飞絮是否会导致新冠病毒传播风险?

吴尊友表示,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柳絮飞扬造成传播。在过去两年多的研究当中,没有发现飞絮可以吸附病毒,目前为止也没有关于飞絮造成感染的报道。

新冠病毒一般不会以游离病毒的方式直接从一名感染者传染给健康人,新冠病毒通常以飞沫作为载体,吸附在微小的飞沫颗粒表面,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排出飞沫。飞沫一般比较小,在1~5微米(1微米的长度是1米的一百万分之一),传播距离在1~2米,当健康人吸入了被病毒吸附的飞沫颗粒时,就会被感染。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