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生活中养娃听谁的才不错 婆媳养娃矛盾升级的原因

宝妈私信我说:


“宝宝一哭,婆婆就抱走喂奶粉去了,婆婆说我的奶水没营养,奶粉有营养,宝宝饿得慢。”


“一开始我觉得婆婆肯定比自己有经验,毕竟她养大了宝宝的爸爸和姑姑,可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6 07:06:51

宝妈私信我说:

“宝宝一哭,婆婆就抱走喂奶粉去了,婆婆说我的奶水没营养,奶粉有营养,宝宝饿得慢。”

“一开始我觉得婆婆肯定比自己有经验,毕竟她养大了宝宝的爸爸和姑姑,可曾看的育儿文章和书籍,都说过母乳对宝宝更好啊,除非万不得已,才会给宝宝喂奶粉。

我不知道她为什么每天要霸占着宝宝,我才是宝宝的妈妈啊!”

我特别理解妈妈的苦恼,也很明白妈妈焦虑的心情,因为这样的现象对于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存在的。

没有孩子时,觉得生活挺美好的,可有了孩子后,才知道什么叫鸡飞狗跳的日子。

作为新手妈妈,最难的就是生娃后的头几年,如果婆婆不帮忙带孩子,宝妈就得在工作、生活、养娃的日子里混战,费心又费力,感觉自己变成了超人;

可即使有婆婆帮忙,宝妈还是会陷入“隔代养育”的泥潭里挣扎,经常矛盾升级。

01.婆媳养娃矛盾升级的原因

有人说,婆婆帮忙照顾是情分,不来帮忙是本分。说到底,孩子是你自己的,人家能来帮忙,你还有什么资格抱怨呢?

因为生活时代的不同,两代人的育儿理念也存在着天壤之别。

在育儿过程中,婆媳矛盾升级,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第一、有些宝妈,在还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就当上了妈妈,还没有来得及学习科学的育儿知识,没有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物质准备。

第二,宝妈们秉持的是科学育儿观,而老一辈人则更推崇他们的“老经验”“老传统”,完全没有接触过现代科学育儿的知识。

因此,她们总是意志坚定地坚持着自己的育儿观点:

因为自己的孩子,就是这样养大的,有什么问题吗?

02.婆媳间常有的“育儿辩论赛”

?孩子胖=孩子养得好?

老人大多希望孩子养得胖胖的,所以从喂奶到喂辅食,总想让孩子多吃点。

于是妈妈们经常听到:

“孩子哭,是不是没吃饱?得加奶粉了!”

“孩子不喂哪能吃得饱,长得好,宝宝最喜欢奶奶喂饭了!”

……

虽然妈妈们听到这样的话也知道是为了宝宝好,可宝宝吃得多、长得胖≠宝宝养得好。

小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有发育完全,不论是吃奶还是辅食,都要适度,吃得太多,容易引起各种消化问题,小时候太胖的宝宝,不仅长大后肥胖的风险较高,患糖尿病、脂肪肝的风险也高。

喂养应根据宝宝的体质来,要均衡营养才好。

?男人上班辛苦,带娃是女人的事?

有的婆婆觉得儿子上班太辛苦,孩子妈妈带就行了,为了让儿子休息好,甚至让儿子媳妇分开睡。

其实对一个家庭来说,爸爸的职责很重要,也无人可替代。

爸爸参与到育儿中来,不仅对宝宝的发育成长、性格培养、智能提升,都有很大的影响,还能改善夫妻关系,提升家庭的幸福感!

?宝宝一哭闹就给零食吃,是爱孩子?

老人们哄宝宝的法宝就是“不哭了,就给你吃糖果。”

因为不忍心,因为图省事。

如果不分时间就给宝宝吃零食,会影响宝宝正餐,长此以往容易造成宝宝营养不良。

而且如果宝宝养成了“哭闹”就能得到零食吃的话,以后可能会越来越任性,一般会通过发脾气来要挟家长满足自己的欲望,这不利于孩子性格的养成。

长辈的带娃经验和年轻父母的育儿观念,到底哪个更有利于宝宝的成长?

如果发生了分歧,该听谁的?

其实,家里发生的大部分养育“矛盾”,都是为了宝宝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

首先,要理解老人的付出

相互理解,是解决育儿问题的根本。

婆媳之间是一种没有血缘的关系,俗话说,最好的关系就是你懂我的不容易。

老人带孩子考验着其精力和体力,是非常辛苦的。

甚至有的老人是背井离乡、和老伴分开来带孙辈的,非常不适应,也没有归属感。

作为子女,我们要理解老人的付出和不容易。

而养育孩子的第一责任人是孩子的爸爸妈妈,而不是婆婆,婆婆只是提供帮助的人,更不要把婆婆当成保姆。

爸爸妈妈应在平时多参与带娃,和老人分担,主动加入到照料宝宝的日常生活中。

其次,说话有方法——先认可,再建议

在沟通时,先肯定婆婆的付出,夸赞正确的做法,尽量避免埋怨、指责的话语。

可以从“怎样做,对宝宝更好”的角度出发,巧妙地让对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比如前文中,婆婆觉得奶粉比母乳有营养,我们可以跟婆婆说,“虽然母乳喂养宝宝饿得快,但是吸收好,对宝宝的身体更好。”

最后,和婆婆一起学习科学育儿知识

有宝妈说,我买了育儿书,婆婆根本不爱看,我讲的科学育儿方法,婆婆根本就不听,怎么办?

其实,对婆婆来说,儿媳妇的话不可信,但能对育儿专家的话深信不疑,我们可以和婆婆一起学习最新的育儿知识。

我们可以考虑婆婆的个人喜好,比如我家奶奶就喜欢刷短视频,我就给她推荐了几个育儿专家的号,有时候转发一些专家的育儿视频,她和我讨论很多,育儿理念也越来越接近。

《傲慢与偏见》里说:

“傲慢让别人无法来爱我,偏见让我无法去爱别人。”

当两代人的教育观念出现分歧时,傲慢和偏见是不利于问题的沟通和解决的,理解、肯定老人的付出,加强沟通,然后用亲身示范、组织参与等温和的方式,让老人逐渐接纳现代育儿观念,那么隔代养育中的分歧和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