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通报睢宁婴儿疑被拒诊身亡称家属造谣医院也有责

5月4日,一则“江苏睢宁1岁半婴儿因无核酸证明被拒诊身亡”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各大媒体也发文章详细地进行了评论,但这些评论都是以孩子家属的爆料为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08 02:22:50

5月4日,一则“江苏睢宁1岁半婴儿因无核酸证明被拒诊身亡”的话题登上了热搜,在网络上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各大媒体也发文章详细地进行了评论,但这些评论都是以孩子家属的爆料为基础的,基本上是一边倒,大都是指责医院的责任。5月5日,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了此次事故的调查情况,真实情况有了反转,这个应该是接近真实情况。

事情的大概情况是这样的,从网络上流传的一段疑似死者家属发布的视频获悉,事情发生于4月29日晚,1岁半的婴儿不知道吃了什么,被异物卡喉,家人紧急拨打了120,孩子随后被送到了睢宁人民医院的急诊,可医护人员让他们先做核酸,有结果之后才能治疗,家长要求医院先给孩子治病,被拒绝。等了七八个小时也没有医生来看孩子,后来看着孩子嘴唇发紫,家属直接发火了,医生才给孩子吸氧,但就是不给治疗,好不容易等到结果出来了,该医院又说治不了,让去徐州,等到了徐州医院后,医生说已经来晚了,孩子已经没救了。


此事一经曝光,在网络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很多网友都站在患者的角度怒怼医院,有些地方确实存在因为等核酸结果让急诊患者等待的情况,比如在上海经济学家郎咸平的母亲也是因等核酸证明耽误去世,另一个是出于对于孩子离世的惋惜及对家属的同情,引起网友的共鸣,从而导致愤怒。那回归此次事件,是否真的如患者家属所说,一切都是医院的过错呢?

而从央视的报道,我们可以看出患者家属说法不实,有些造谣,事实上两家医院均未存在因为等核酸而不治疗的情况;睢宁县已经是低风险区了,因为等核酸证明,不应该会犯这样的错误。而作为首诊医院的睢宁县人民医院确实存在问题,在对小孩处置上存在不少失误,多人被处罚。

经过调查:4月29日20点10分左右,睢宁县人民医院接诊了该患儿,由其姑奶奶送诊,接诊医生初步判断为气管内异物,并给予了患儿吸氧、持续监测脉氧等急救措施;后来院方考虑到自身救治能力不够,当天21点便开具了转院接诊单,并告知了患儿的家属,因为患儿父母不在场,姑奶奶没能做主,这点是关键,耽误了不少时间,可以理解。当天21点45分,患儿的父母到了医院,22点,医生向患儿父亲交代病情后就去处置其他病例了,而在这个期间,院方先后多次向患儿父亲询问情况并且并催促转院,直到4月30日1点08分,患儿的母亲才拨打120,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耽误了4个小时的时间,这个不可理解,父母来了就可以作主了,为什么还不下决心,可能没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因此,孩子家属所说到了医院等核酸七八个小时没人管,此消息根本不属实。具体时间线见下图:

调查表明,睢宁县人民医院接诊后,在患儿未有核酸检测结果报告情况下,进行了急诊处置,并及时开具了转院转诊单;其间,4月29日20时22分对患儿及其姑奶奶做了核酸采样,在就诊、接诊、转诊过程中,睢宁县人民医院和徐州新健康医院均未要求其提供核酸检测结果。

虽然看起来并未像视频里说的和大家认为的,因为没有核酸被拒诊,但是因为睢宁县人民医院在对患儿石某远的诊疗过程中未及时采取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与亲属沟通交流不充分、对患儿病情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告知不到位,应该告知家属危险性,立即转院;在转诊过程中,也未及时向接诊医院充分告知患儿的详细病情。

客观上讲,在一些医疗事故,医生的责任心很重要,有些家长认为事情不大,而医生说我已告知了,不管我事了,所以造成双方都不紧张,从而造成医疗事故。

目前接诊医生郑某祥被停职,院长被免职。

央视的这份调查结果,也算是还了医院一个清白,基本接近事实的真像,对于这名1岁半婴儿的离世,我们每个人都很痛心和惋惜,对孩子家属来说更是难以承受的痛苦,在这个事件中,小孩的姑奶奶、及其父母也承担一定的责任,医院要求转院就立即转院,不能犹豫,耽误了宝贵的时间,痛定思痛。但痛心归痛心,但要尊重事实,不能恶意造谣,要负一定的法律责任。

不管是谁的责任,都希望这样的悲剧不再发生。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