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跟骗子热聊3小时被骗74万请问下载反诈APP了么

近日,江苏扬州的市民张先生(化名)向扬州本地记者求助,因为一个电话,他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被骗走了74万,有很多人会说,可能张先生不太懂被骗了,可是张先生是研究生毕业,看来,被电信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0:42:23

近日,江苏扬州的市民张先生(化名)向扬州本地记者求助,因为一个电话,他在三个多小时的时间内被骗走了74万,有很多人会说,可能张先生不太懂被骗了,可是张先生是研究生毕业,看来,被电信诈骗与学历无关。张先生是如何被骗的呢?

4月27日,家住江苏扬州的张先生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那头自称是“京东客服”,来电目的是向告知张先生,其上大学时注册的“京东白条”如今因毕业已不能再享受针对学生的优惠,需要注销,否则将会影响个人的征信。张先生回想一下确实在大学期间注册过,并且一直在用,一听,这个可能会影响自己的征信,(套路第一步:开场破冰,让受骗者相信自己的身份,并抛出受骗者的痛点)。

于是就按对方的要求下载了一款名为云视讯的APP,同时还让张先生将手机屏幕共享。可是,光共享还不行,还需要张先生去微粒贷进行贷款,贷款之后资金转到中间账户,只需要三分钟钱就会返还到个人账户。(套路第二步:在受骗者相信自己后迅速甩钩,通过工具让受骗者相信自己是专业的,而且,这是为了帮其注销账户)

接下来精彩的来了,张先生担心其中有诈,便不想操作,奈何对方称可以少转一点进行操作,验证真假。果不其然,张先生操作完以后,钱果然到账了。“客服”则趁热打铁,鼓动张先生将“微粒贷”能够贷的钱全部贷出来转到了对方提供的中间账户,尽管已经转完,但是“客服”称该账户还是无法注销,原因是其银联账户中有未进行认证的,所以导致无法注销。(套路第三步:先让受骗者验证真假,待其上套后再送大套,一环扣一环)

而后,仅仅“微粒贷”里的钱是不够的,“客服”果断又问张先生是否还有其他的银联账户,张先生告知其还有四五个银行,对方让其挨个打开银行的APP,每一个都进行了贷款,接下来的三个多小时的时间里,张先生在对方的指导安排下,陆陆续续从五家银行申请了总计60.5万元的贷款,最可怕的是竟然将其全部打入了对方提供的中间账户。但即便如此,张先生发现自己的“京东白条”还是没法注销,但是转出去的钱却回不来了。(套路第四步:敲骨吸髓,力求将受骗者的每一分钱都搜刮干净,不断提出新要求)

最后,“客服”说下班了,该挂电话了。悲惨的是,女朋友来电话了,此时,当女朋友告知其可能遭遇电信诈骗的时候,张先生才幡然醒悟,随后打了110报警。但是,警方仅拦截了最后一笔转款,其余的则被“客服”的团队层层转移,警方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追踪,但是,不一定能够追回。

到这里,我觉得张先生已经很惨了,但是更惨的是张先生身负百万房贷,父母都是农民,这些贷款从下个月开始就得偿还,每个月需要还三万多,想想就可怕,那么,是这个骗子的骗术高明么?还是张先生太大意?

在我看来,骗子的手法很简单,但是成功的点在于巧妙的抓住了张先生的痛点,博取了他的信任,这才能够请君入瓮,让张先生一步一步走向了被骗的深渊。

首先,骗子利用张先生大学期间注册过的“京东白条”做诱饵,同时,抛出了毕业后使用白条会影响征信作为诱饵的反饵,能够详细说出张先生的个人信息,还拿出了相关的红头文件,对于很多新毕业的大学生而言,很容易上当相信。

其次,骗子利用张先生不愿割肉的心态,层层加码,如果张先生能够在第一次转款后就及时止损的话,很可能就会醒悟然后报警,从而减少损失,但是,转完第一次后,其不愿意损失前面的款项,那就只能听从骗子的摆布,不断贷款转款。

第三,不知道张先生有没有安装反诈APP,有没有接受过全民反诈的普法教育,在当下全民反诈如此普遍的情况下,到底是觉得反诈教育没有用,还是觉得自己学历足够高能够应付所有的骗术?不知道,但是,确实上当受骗了,看来反诈教育没学好。

最后,还有一点,提醒所有的在校大学生,在校期间有很多的大学生都接触过各类平台的金融服务,提供过自己的个人信息,如果非必要的话尽量不要提供,因为很多的平台办理注册业务都是校园代理或者临时招聘人员,其收集的信息很容易被泄露,而且不容易被追踪确认丢失出处,另外,大学生在有生活费的前提下尽量就不要透支消费了,前脚挖的坑,后脚就踏进去。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