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9日,俄罗斯民众都会自发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他们会从各地前往莫斯科,聚集在红场后,一边高举着父辈们的照片,一边高声朗诵诗歌。哪怕是碰上了阅兵仪式也不会停止,按理说,民
每年5月9日,俄罗斯民众都会自发举行这样一次活动,他们会从各地前往莫斯科,聚集在红场后,一边高举着父辈们的照片,一边高声朗诵诗歌。哪怕是碰上了阅兵仪式也不会停止,按理说,民众们这样的集会和喧哗无疑会影响正在列队的士兵们,更何况,他们有的人还会唱响前苏联时期的战歌。
然而,面对这样的情况,普京非但不制止,还会放下总统的身份,加入民众的队伍;与此同时,他也会高举自己父亲的照片,像个普通人一样,与大家一起怀念逝去的前苏联时期。
这种习惯普京已坚持了将近10年。今天就和大家聊聊普京为何要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父亲,而他作为俄罗斯总统,又为何要赞同民众们歌唱苏联呢?
众所周知,俄罗斯在5月9日的红场阅兵活动,一方面是向世界展示俄罗斯的军事风貌,而更重要的一点是,为了纪念当初将侵略者赶出国土的卫国战争。
其实,刨去西方世界的外部因素不谈,苏联解体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来自于内部体制的僵化。各个加盟国都吃不饱穿不暖,再加上官僚主义致使民众穷苦无出头之日,这才使得曾经的庞然大物裂解成了如今这般模样。
而俄罗斯自从独立以后,虽然接收了大部分遗产,但在意识形态方面,无论是民众还是官员,都不想再回到前苏联时期了。哪怕是以强硬著称的普京,他的思想也与苏联时期的领导人完全不同。
其实从这点上也能看出,对于现在的俄罗斯民众来说,苏联只不过是历史,他们更愿意过好当下的生活。也正因如此,曾经的苏联卫国战争现在也被更名为俄罗斯卫国战争。
然而这就是有意思的地方了,既然不愿提起苏联,普京又与民众一起缅怀历史是为了什么呢?
原来,虽然苏联是斯拉夫人心中永远的痛,但当初的卫国战争却是实打实地流了血死了人的,与此同时,作为抵抗侵略者的行为,无论是谁,都应当被永远铭记。或许正是这个原因,才会让普京默许民众们的怀念心理。
不仅如此,当今世界都认为普京的强硬是来源于克格勃,来源于苏联的爱国教育,却很少有人知道,普京的父亲也是一名妥妥的硬汉,他不仅参加过卫国战争,还曾在一场堪称必死无疑的埋伏中存活了下来。
普京父亲的全名是弗拉基米尔-斯皮里顿诺维奇-普京,为了方便,接下来我将用斯皮里顿称呼他。斯皮里顿生于1911年的图尔金沃村,这个村庄距离圣彼得堡大概30公里。
年轻时的斯皮里顿就是个老老实实的农夫,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国家大义,每天就是想着把肚子吃饱。哪怕是十分惨烈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没有让他的“信念“动摇。
然而在他20多岁的时候,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相比于一战,二战无论是惨烈程度还是规模都更胜一筹,不仅如此,德国还在后来撕毁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将百万雄兵推进到了苏联的国土内。
如果说此前的斯皮里顿还是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的话,那么面对自己的土地将被掠夺的事实,斯拉夫人骨子里的强硬就将他带进了部队中。
在参军后,或许是个子不高但孔武有力的原因,军方先将他分配进了潜艇部队,然而随着战事升级,斯皮里顿常年耕田打猎的敏锐素质逐渐被领导发掘,仅当一个潜艇兵显然是大材小用,因此在1939年,他也被苏联内务部调往了一支特种部队。
彼时,苏联的许多重要城市都被德国占领了,而斯皮里顿的特种分队主要就是从事敌后的破坏工作。然而,因为情报网被渗透,在1941年8月,德军派遣了大量士兵突袭了斯皮里顿潜伏的村庄,随着苏联叛徒的里应外合,仅仅五分钟,50人左右的特战队就牺牲了一半。
好在事发时正值黑夜,斯皮里顿把握住了敌人不熟悉地形的机会,带领残余的28名战友逃向了村庄北面的一处沼泽中。不过,因为这处逃脱地点是特战队员们开会探讨的,所以叛徒自然也知道。正因如此,气喘吁吁的众人还没休息两分钟,大量手榴弹就再次落在了他们的头上。
不得不说,斯皮里顿的军事素质确实过硬,在其他战友因为劳累难以抵抗时,他还在用冲锋枪与德军殊死搏斗。怎料敌军人数实在太多,在战友一个一个倒下后,为了不被俘虏,斯皮里顿只得再次起身逃跑,他与另外一名战士一人扛了一名受伤的战友,在德军疯狂的扫射下,撤退回了圣彼得堡。
这次遇袭,50多人的特战队只存活了4人,而在后来,普京被问起如何看待这一仗时,他表示虽然我那时还没有出生,但父亲能活下来完全就是奇迹。
因为战事紧急,回到后方的斯皮里顿还没休整1个月,就又被派往了前线。因为特战队此前几乎被全歼,所以他也被重新安排在了步兵队伍中,而接下来的战斗则又差点要了斯皮里顿的命。
在1941年11月的涅瓦河战役中,斯皮里顿与其他战士为了突破德军的封锁线,只能通过长途匍匐前进的方式接近敌方阵地。不过,11月的东欧平原已是寒风阵阵,有不少苏联士兵都冻死在了路上,不仅如此,他们还得迎接德军时不时地预判性射击。
在终于前进到德军阵地前30米时,苏联战士们同时扔出了百枚手榴弹,瞬间就将德国的防御扯开了一道口子。然而敌人也不是吃素的,随着德军机枪突出火舌,坦克瞄准人群,成片苏联战士的血也将白茫茫的雪原染成了鲜红色。
就在斯皮里顿趴在雪地中放冷枪攻击敌人时,突然一发炮弹在他的身边炸开了,4枚弹片准确地钻进了他的腹部,剧痛和寒冷也瞬间让斯皮里顿丧失了战斗力。其实受了如此重伤,几乎就已经被宣判死亡了,更何况还是在这样的战场上,也正因如此,在两小时后,战损过高的苏联战士接到了撤退的命令,而此时的斯皮里顿奄奄一息,根本没有战友愿意,或者说是有能力将其救走。
正当他的意识逐渐被冻住时,却突然感觉身体被什么东西扛了起来,或许这就是死前的征兆吧,怀着这样的想法,斯皮里顿缓慢的闭上了眼睛。然而,当他再度睁眼的时候,已经身处后方医院了,虽然腹部留下了几道恐怖的伤疤,但因为没有伤及内脏,所以斯皮里顿也算是逃过一劫。
说起来十分巧合,原来斯皮里顿曾经的邻居伊万也参加了这次战斗,而当他撤退时,偶然看见了血流如注的斯皮里顿,出于同乡之谊,他便冒死将邻居救了回来。
虽说在涅瓦河战役中,苏联战士作战十分英勇,但因为彼时的德国太过强大,所以苏联也是节节败退。在接下来的1个月,德军甚至突破到了斯皮里顿的老家图尔金沃村,而这也意味着他们距离圣彼得堡只有30多公里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斯皮里顿只能躺在医院里干着急,然而他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丈母娘面对侵略的德军,竟然勇敢地当起了民兵队的队长,一边通过地道打击敌人,另一边也屡次向后方传递情报。不过,好运并没有在普京的外婆身上降临,在与敌人的周旋中,她最终还是牺牲了。
其实从这点上就能看出,普京的一家人都曾是卫国战争中抗击侵略的基石,而他自然也是从小受到这种家庭氛围的影响,才会有如此强硬的性格。
他的父亲和外婆虽然没有显赫的战功和多高的官职,但却是万万千千卫国战争中苏联人民的缩影。咱们一开始聊过的,俄罗斯民众这项活动叫做“不朽军团”,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无论是苏联还是俄罗斯,尽管理念不相同,但对于祖国的热爱和抵抗侵略的决心都是一样的。
也正因如此,普京才会在阅兵仪式结束后,以一个普通儿子的身份,与俄罗斯民众站在一起纪念父辈,怀念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