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禁运一事,始终持摇摆态度。欧盟相继出台相关措施,拟摆脱对俄能源依赖,逐步推行煤炭、石油禁令,尽管德国均表示支持,但也希望避免局势进一步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德国对俄罗斯能源禁运一事,始终持摇摆态度。欧盟相继出台相关措施,拟摆脱对俄能源依赖,逐步推行煤炭、石油禁令,尽管德国均表示支持,但也希望避免局势进一步升级,防止制裁禁令波及天然气领域。
据路透社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德国在确保经济不呈螺旋式的情况下,对俄制裁措施已达“极限”。德副总理哈贝克近日称,最近几周以来,德国为减少对俄能源依赖已付出“巨大努力”。德国某匿名官员也指出,政府正在敲定一项秘密计划,以应对俄天然气断供的紧急情况,具体措施包括向能源公司提供政府贷款与担保,抑制飞涨的价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德国政府甚至考虑修改法律条文,接管俄罗斯石油公司旗下的炼油厂等。
另据英媒报道,德国为了摆脱俄天然气,曾考虑采购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但双方谈判期间,却暴露不少分歧。卡塔尔方面开出的条件是,双方签署20年供应合同,且德国不得将卡塔尔天然气转售其他国家。
德国方面顾虑重重,20年的合同期限过长,且气候变化也难以意料。再者,对于卡塔尔所提出的“不得转售”条款,欧盟成员国也势必无法接受,由于双方未能谈拢,导致合同就此搁置。
德经济专家悲观地预测,如果全面禁运俄天然气,那么德国的GDP或将损失12%,约4290亿欧元。迫于形势,德国天然气巨头VNG还是选择低头。当地时间5月9日,VNG向俄方指定银行汇入欧元,用以兑换卢布,购买俄天然气。
可仅过了一天,又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故。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5月10日消息,乌克兰天然气供应商(GTS)在社媒及官网宣布,由于“不可抗力条件”,无法通过索赫拉尼夫卡及新普斯基夫压缩机站运输天然气。目前,索赫拉尼夫卡和新普斯基夫,均为俄军实控,每年约三分之一的天然气由上述两处压缩站送往欧洲。
随后,乌克兰海关总署也核实了上述情况,并再度强调“不可抗力条件”的存在,并称当前的问题属于“非合同”情况。
有评论指出,乌克兰方面有意将断气的责任推卸至俄罗斯,并以此迫使欧洲加大对乌援助力度。目前尚无具体消息说明欧洲天然气过境流量下降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乌克兰方面肯定留有余地,不至于全面断气。
5月11日,俄天然气官方发言人谢尔盖出面回应此事,称已收到来自GTS的有关通知,乌方建议经“苏德扎”站进行所有天然气的转运工作。
谢尔盖指出,从“苏德扎”站转运天然气,就技术层面而言并不现实,且合作协议中已明确规定了天然气转运量的分配,乌克兰方面对此很清楚。他不忘强调,俄方已履行对欧洲消费者的义务,遵照相关合同,经乌克兰过境提供天然气,过境服务费已经全额支付。简而言之,对于乌方的指责,俄方拒不接受。
关于俄罗斯与欧洲的能源之争,演变到如今,竟然出现意想不到的乱象,乌克兰通过钳制俄罗斯过境天然气,又多了一份可供谈判的筹码。原本就对能源问题焦头烂额的欧盟,又被乌克兰拿捏了七寸,尽管欧盟方面尚未正面回应此事,但他们肯定不会束手以待,至于后续会有那些新的动向,也值得我们予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