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情绪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01


情绪是什么?心理学上是这么定义的,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通过和认识过程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说明情绪的性质。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0 14:09:25

01

情绪是什么?心理学上是这么定义的,情绪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通过和认识过程的比较,可以进一步说明情绪的性质。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主要包含有三个特点:首先情绪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心理活动。如果外界事物符合主体的需要,就会引起积极的情绪体验,否则就是消极的情绪体验。

举个例子。

你买了台PS4游戏机,在家玩游戏,插上电视,看着大屏幕,手握着手柄去玩,感觉非常愉悦,情绪很棒。突然机子坏了,电视黑屏,你就觉得很沮丧,难受的心情接踵而至,你会觉得没办法玩游戏是个很痛苦的过程。

这就是情绪。“玩游戏”是你的需要,当你能够玩游戏时,你就会很开心,玩不到游戏就会很痛苦。

其次情绪是一个人的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体验,它不同于认识过程,情绪就是个人自己的感受和对外界事物的感受。

就拿刚才那个来说,在家玩游戏机,机子坏了,喜爱玩游戏的你觉得难受、痛苦,身旁的父母看了则会哈哈大笑,说哎呀,游戏机终于坏了,这下可好了吧?还不赶快回到房子里面好好学习?你这家伙还想玩?

同样的是“玩游戏”,你觉得痛苦,父母觉得开心,为什么会有截然不同的体验呢?大家可以好好思考一下,这里面有什么玄机。

最后情绪会引起生理上的变化。这个变化如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等,典型的例子是一个人发脾气脸会红,这就是情绪上来的表现,伴随有生理上的变化是情绪的特点。

02

好了,说到这关键来了,如果要控制负面情绪,大家看完概念,觉得该如何下手呢?结合概念来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要想让自己的情绪稳定,那么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情绪就OK了。

2、主观感受的积极面对,也就是调整自我认知和对事物的感受过程,能够调整过来,情绪就会非常棒。

3、控制生理变化。例如血压高的让它变低,一个人血压增高,必然会伴随情绪的变化,要是血压能够平稳,情绪也能够稳定,情绪和生理是相互作用的,同时进行调整,情绪就会好转起来。

所以,大家调整负面情绪,想办法去面对的时候,一定得从这三个方面出发,要是没有从这三点出发,那么调整情绪就没有任何作用,甚至会偏离目标。

先说第一点,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情绪就OK的方面。

我个人认为,从第一点进行调整比较有限,在某些场合会有用,但是在大多数场合,会受环境、周围人际关系的影响而变得束手束脚,甚至还会把心情闹得更糟。

正如我刚才所举的例子,玩游戏,此时玩游戏是你的需要,一个人的时候没问题,但是家里面有父母呢?这就不好讲了。

父母开明的,他会支持你玩游戏,不会阻挠你,还会和你一起玩,这样你玩游戏调节情绪就没有问题。但是父母要是骨子里的认知是鄙视游戏、痛恨和排斥游戏的,你还固执己见,想要玩游戏,你觉得此时此刻你的情绪会咋样?

毫无疑问,父母的权威与控制,会让你产生对抗的态度,有了对抗,必然会有争执,那么就会形成矛盾和冲突,造成内心失衡。

此时用“满足自己的内心需要,让自己情绪OK的”办法是不可行的。那么这时候该怎么做呢?可以有以下这么几招。

第一招,“假痴不癫”。扮猪吃虎装疯卖傻,既然父母不让自己玩游戏,那么我就采取虚与委蛇的态度,就是表面上附和你,内心不赞同你的做法。我依然会玩游戏,但是我不在家里玩,我做完作业,把事情全部做好,跑去同学家里玩,他那里也有游戏机,我在那里拼命玩一段时间,你也管不着

如此一来,父母想要控制和指责你,就没“市场”了,你不在身边,他如何约束你?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远离控制源是控制情绪的最好方式。

惹不起我还躲不起?O(∩_∩)O哈哈哈哈~

第二招,“借刀杀人”。这招比较有趣,说明白点就是借用外部支持势力,去对抗控制你消极情绪的渠道。玩游戏父母总是说自己,很难受?那好我拉拢其中一方,要么爸爸、要么妈妈,背后抓一些弱点,例如爸爸爱藏私房钱,妈妈不满意,自己知道了,然后跟爸爸说,嘿嘿嘿,老爸,听说你背后爱藏私房钱,要不我告诉老妈?

老爸一听,吓住了,结果说你不要告诉老妈,你做啥事我都同意你。

像这种借刀杀人、拉同盟的招式,对于控制负面情绪特别有效,虽然招式有些阴,也有些滑头,但确实是保护自己,满足自己需要的最好方式。

第三招,“瞒天过海”。能隐瞒就隐瞒,该说什么是什么,有些话不再你面前讲,反正得不到我内心的需要,我就不跟你耗着,我去跟别人在一起。实在不行,三十六计走为上计,道不同不相为谋。

有时候人在生活里,还是需要点小技巧的,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但是自己内心需要又特别想要满足时,是要有点策略,否则直面硬扛,会闹得头破血流。

学会拐个弯去处理面对问题,是控制负面情绪的好做法,不管是人际关系、工作、学习还是各个方面,这种能力都非常需要。

03

第二点,主观感受的积极面对,这个很实用,也就是调整自我认知。当认知调整到合理的程度,情绪自然而然也会好转,你对外界事物的看法如何,会决定你的情绪走向。

这回我不举玩游戏的例子了,我换个别的,和对象谈恋爱。

谈恋爱的过程里,很多人都很缺乏安全感,时不时会陷入对方爱不爱我等消极情绪中,由于之前感情受伤过,以后在谈感情时情绪都不是十分稳定。不管男生女生,这种想法都是很正常的,大家也不要太过介意,“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可见心理方面的调整不是很容易。

这时候,认知的调整就显得十分关键。

每当遇到问题的时候,应养成“思维重塑”及调整的应对模式。不管遇到啥事,内心多问几句,此刻你内心应保持这样的想法:

1、这里面发生了什么?有哪些问题,是什么问题导致这种情况产生的?

2、我的错有多少?是我的问题,还是对方的问题多?到底是谁需要去调整?

3、这不是我的错,我没有太多错误,诚然我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对方也有做错的,他要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不能总把过错揽在自己身上。

4、要怎么样解决呢?从哪里调整,如果想出合理的办法,那么情绪就不会不稳定了。

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如何调整”、“问题出在哪里”等反省和自我思考的好习惯。出现问题的时候,不要形成非黑即白的思想,而是辩证看待这里面的问题,前前后后反复琢磨的好习惯。

所谓辩证思维,指的就是人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要懂得“辩”和“证”。

这里面的“辩”,就是辨别客观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懂得客观分析本质,客观中立的去看待问题;“证”就是用实证的观点,去印证之前认识的事物是否准确、符合情理的过程。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不断发展变化和对立统一,懂得学会分析,如何从什么角度去思考问题,对于自己的情绪调整帮助会特别大。恩格斯说,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可见正确处理辩证与逻辑的关系对人的帮助有多大。

这一点同样也可运用在情绪的调整里。

有关认知的调整,方法有很多,比如理性情绪疗法ABCDE理论,大家若有兴趣,可以看看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的理论和著作,相信会对调整自我情绪会有很大的帮助。

04

最后就是控制生理的变化,这点我认为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个点,也是最不被关注的。事实上保持身体健康,让身体变好,情绪调整的也会更顺畅一些。

在这点上,建议大家在调整、控制负面情绪的时候,平时要加强生活规律的调整、饮食、睡眠等习惯逐渐恢复正常状态。

平时我做咨询,经常会评估一个人的睡眠、饮食和运动状态,发现很多人情绪不稳定,通常都会伴随有失眠、运动过少等方面问题。要是把睡眠调整过来,能够安然入睡,睡眠规律,不再熬夜,另外在玩手机、游戏等行为上做到规律,每天适时地运动,有个1-2小时的运动时间,那么人的状态绝对会好很多。

我比较推崇第三点的调整,就是大家控制负面情绪的时候,除了前面的认知、需要等方面调整之外,还要把生理方面的状态调整到最佳,比起什么“瞒天过海”、“假痴不癫”等招式,那个更多是一种“谋略”,一种应对外界方式所采取的技巧罢了。

而从自我入手,从生理、心理、社会关系调整入手,自我面对,恢复合理的状态,才是应对负面情绪的最合理策略。

每天多睡几个小时,舒舒服服地保持睡眠充裕;饮食方面能够正常,不暴饮暴食、不贪食偏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目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而然人的情绪就会慢慢好转。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