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疫为何不能躺平咱们先看看这些数据吧

近日来关于奥米克戎来临是否应该向外国一样实行完全放开管控一直有一个争议,尤其是有人看到国外纷纷摘掉口罩,部分餐饮,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运营受到了严重的困难,呼吁中国向国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6 00:13:57

近日来关于奥米克戎来临是否应该向外国一样实行完全放开管控一直有一个争议,尤其是有人看到国外纷纷摘掉口罩,部分餐饮,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运营受到了严重的困难,呼吁中国向国外学习,选择与新冠共存。这个到底靠不靠谱呢?

本人试着通过以下几个问题来回答这些问题。

奥米克戎是否会导致住院人数的下降?

部分文章报道称,奥米克戎导致病死率下降和严重程度下降。我查阅了美国关于新冠肺炎的文献[1, 2],奥米克戎流行期间住院率并没有下降,反倒是有所上升。在 Omicron 主导时期,整体每周成人住院率达到每 10 万人 38.4 人的峰值,超过了 2021 年 1 月 9 日的峰值(26.1)和 Delta 主导时期的峰值(15.5),基本是德尔塔时期的2倍(见图1)。

奥米克戎并没有导致住院下降,反而越来越高(成人)

在儿童,Omicron 优势期间的峰值住院率大约是 Delta 优势期间的峰值2.9倍。<6 个月婴儿的住院率大约是 Delta 优势期间的六倍;在 6-23 个月3.3倍和 2-4 岁3.5倍。而儿童入住每月 ICU 入院率大约是Delta 优势高峰期间的 3.5 倍。

所以从美国的数据看,奥米克戎放开以后由于其传染性特别强,反而造成了大量的人因为奥米克戎而住院,而这个住院的人数会增加2-3.5倍。婴幼儿可以达到6倍。图2。很多有孩子的都知道儿童医院一床难求,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中国,几乎可以必然导致儿科崩溃。大量的儿童无法住院得到治疗而死亡。

所以,奥米克戎流行期间,住院率会大幅升高。

奥米克戎导致儿童住院暴增

奥米克戎的危害是否已经下降到了流感的水平?

根据最新的一篇文献报道里我找到了答案。

在Martins-Filho的文章[3]中我可以看到,在原始株中,住院率是5.9%,住院的病死率是23.2%,而在奥米克戎流行期间,住院率是1.7%,住院的病死率是11.6%。因为在国外实行的是扛不住了才去住院的策略,所以住院的标准与我们有所不同,但是在国外一旦住院,也就意味着超过十分之一的可能死亡试想一下,一个40张床位的病房,如果每个人住院1周,也就意味着在这个病房内,每1-2天就会有一个人死亡。假如是你,你住在这样的病房会有什么样的体验?

奥米克戎整体的病死率到底是多少?但是国外的体质可能与中国不同,香港与我们相似,可以进行估计。按照香港公布的病死率,不打疫苗,接种1针,接种2针,接种3针的病死率分别是,2.97%,0.97%,0.16%,0.04%。而根据中国卫健委公布的数据,中国不打疫苗,接种1针,接种2针和接种3针的人口数量分别是,13428万,3550万,53753万,70759万。将上述两组数据分别相乘,可以估算出中国总的病死人口大约为534万人(全部感染)。假设有一半的人免疫,不会被感染,那么死亡人口也将达到260万人以上。这些是建立在医疗系统不崩溃的基础上。如果医疗系统崩溃肯定会导致病死人数远高于上述数字。按照香港的数据表示,奥米克戎的整体病死率是0.7%左右。

根据美国[4]统计的奥米克戎的住院率为2.6%,入住ICU的率为0.47%,呼吸机使用率为0.08%。按照奥米克戎每10万人的38.4成人的住院值计算,可以计算出我们共需要住院人口大约3500万-4000万,即使全部人口只有一半感染,一半免疫感染,也会达到2000万人。需要的床位数是53.7万张,高峰持续3月左右,单独需要准备的ICU床位数是10万张。而中国估计的ICU床位数是5/10万人,大约8-10万张,远低于美国的ICU床位数是24.6/10万人。所以一旦开放,现有的所有ICU床位都会被新冠肺炎的患者填满。会有2/3的需要入住ICU的患儿无法收入,这部分患者几乎必然死亡。粗略估计因为不能入住ICU而死亡的患者可能达到400万人,还会有大量的其他危重症得不到有效的收治和抢救。

而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的数据,病死率超过0.5%的法定传染病目前只有艾滋病,狂犬病和肺结核。而艾滋病,狂犬病和肺结核的传染性远没有新冠高。

2022年2月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

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203/a0c1ba8d1e614cd1a110c1ee5f7962dc.shtml

总结,奥米克戎跟德尔塔比危害性是下降了,但是仍然存在很大的危害。

“躺平”的经济成本有多大?

根据上面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躺平”后可以达到2000万的住院人数,以及400万的ICU人口。按照住院10天计算,1000元/日,1万/日,共需要付出的直接支付医疗成本可以达到6000亿元。上述所述的ICU床位需要增加10万张,每个ICU的建设成本可能达到100万元,建设这些ICU病房,需要1000亿元,因为个人生病住院无法工作会导致至少居家隔离半月没有收入,会导致工资损失2000-3000元(这部分住不住院都会损失,阳性就需要居家隔离,按照一半人感染计算)会达到1.4万亿。加上上面住院损失,所以全社会可能会达到的直接经济损失可能达到2万亿。

而我们现在采集核酸的成本已经降到5元,部分地方已经免费,即使你一个月做2次核酸检测,一年做24次,全中国人付出代价是1680亿元/年。只要疫情不持续10年,我们这样都是划算的。

有人会说疫情管控导致工厂关闭,影响GDP。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所在的单位暴发感染了,很多人都生病住院了,工厂,企业还能正常生产吗?即使不住院,你能一边发着烧,咳嗽着,一边搬砖吗?你单位的同事会跟你和平相处吗?大量的人感染,无法工作会不会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

这些还没有考虑到新冠肺炎可能导致的并发症会需要持续的医疗支出。

总结,躺平的经济代价可能远超你的想象。至少可以达到2万亿。

我们什么时候可能开放?

根据上述表面,一旦完全躺平可能付出的代价是,几亿人感染,2000万人生病住院,死亡300万-700万(医疗挤兑),直接经济损失2万亿的代价。

我们目前最大的目标还是尽快地完成加强针的接种,如果我们能够把剩下的7亿人都完成加强针的接种,我们把病死率从0.16%降到0.04%,我们将再挽救80万-100万人的生命。因为第2针到加强针要距离6个月左右,所以再过半年,到今年冬天应该基本能完成剩余人口的加强接种。

到时候如果国外发病的人很少了,基本不发病了,我们的政策就算是完胜。即使到时候国外疫情不能完全控制,我们不得不开放,我们也可以多挽救80万-100万人的生命。

如果有一天我们不得不开放了,能说明我们现在的政策不合理吗?

显然是不是的。假如我们没有武汉封城,全国疫情蔓延,我们的病死率可能达到4-5%,全中国可能造成五六千万人的死亡。通过动态清零的策略,再加上疫苗的接种,我们把病死率降到了0.04%,病死人口只有原来的百分之一,我们的病死人口可能降到了几十万人。那么我们拯救了5000万人的生命就是我们防疫的最大成绩。

5000万人什么概念?这么说吧,整个抗日战争死亡人口是3500万。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