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很经典的一句话,相信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这是最大的感触。
曾经年少时候的我,看完这部电影,记下来的也是这句话,我们要忙着活。
而怎
“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很经典的一句话,相信很多人看完这部电影后,这是最大的感触。
曾经年少时候的我,看完这部电影,记下来的也是这句话,我们要忙着活。
而怎么活却是个难题,那个时候想的是我们要充满梦想,充满希望,努力去实现心中的梦想,从而好好地活着。
时间在流逝,随着毕业之后踏入社会后,看到了很多人情世故,也有很多很多压力来临。
曾经的梦想也慢慢被磨灭,不要说梦想了,而且好好活着都不容易。
最近重温这部电影,发现自己所看所观都跟以前的想法不一样。
除了这部电影的主题,要有梦想要有希望之外,我竟然发现这部电影另一面是要好好学习。
试想一下,如果男主人公不是一个银行家,不是一个知识分子,而是一个没有读过书的人,当他进入监狱后,他会怎样?
所以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一个学过知识的人,在一个陌生领域,如何利用自己所学之长为自己谋取更舒适的生活。
安迪,一个银行家,被判了罪,进入了肖申克监狱。
有着大好前途,好的工作,好的收入,一遭变故,进入了监狱。
进监狱后,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吗?
不是,他根据地理位置,所学的专业,研究这所监狱,计划着逃跑。
而怎么逃跑,最后的结尾才给出来,挖洞,直接挖出来了一条逃生之路。
我之前和一些朋友聊天,有些朋友没有读过大学,但是他们期望能有个好的学历,所以他们很多人都再次通过自考自学而获取文凭。
而更多的人会说如果再来一次,肯定要好好学习,不再像以前那样不认真读书。
尽管人生没有如果,但是可以看出每个人都是有梦想的,而有些人会努力去实现,而且真正来说,通过努力的人,都是能自我评价的,能够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安迪就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他不想被环境所束缚,所以他在艰苦的环境里努力挣扎,他冒险向监狱长表达自己的意见,也获得了保护。
除此之外,他还修建图书馆,教监狱里的人读书学习。
知识就是力量,所有的人都认可。
所以图书馆越建越大,读书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想考个学历。
第一所监狱,犯罪之人和监狱长成为合作伙伴,肖申克监狱成为当时唯一的一所有特色的监狱。
安迪改变了里面的生活,也改变了里面一些人的思想,也让其中的一些人有了人情味。
那个后来的年轻小伙子,跟着安迪学习,从不识字到考学历,他信任安迪,也给安迪的生活带来了变化,他告诉安迪曾经的一个故事,也让安迪知道他没罪,想翻案。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真的很年轻,也很天真善良,最后也死在了监狱长手中。
曾经有人说读书没什么用,最后可能还是给没读书的人打工。
这只是狭隘的想法,真正到社会上工作后,才知道有时候文凭就是一块敲砖石,就是一个门槛,如果没有文凭,你连门都踏不进去,即使能踏进去,也是寥寥数几。
所以一个人的学识很重要,如果还在读书的人,切记要好好读书,好好享受读书时代的生活,因为人生的路是该在哪个阶段做什么事就做什么事,错过了后期很难补上。
故事很简单,就是一个人犯了罪进入监狱里,然后在监狱里发展自己的生活,后来发现自己是无罪的,却因为监狱长的自私不能出监狱,只好逃了出去,并且惩罚了监狱长。
但是为什么简单的故事,却这么出名,到如今都是人人还想再看的电影。
因为很简单,就是梦想,就是不想做咸鱼般的生活,就是因为这个人在极其艰苦的环境里竟然能够活得这么潇洒。
比我们普通人活得潇洒得多得多。
试想一下,整整二十年,二十年的监狱生活,你能通过一把小小的锤子挖出一道隧道吗?
不能,即使是再聪明的人,几乎也不能想着挖隧道逃出去。
可是主人公安迪做到了,从刚刚进监狱,他就想到了这种方法,所以在最初时,他找黑人买了这把锤子,买了海报。
为何他要这么做,很简单,就是心中有不甘,不愿意此生在此生活。
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好,尤其是在还没有犯罪的情况下,为何要老死在这里,这不就是等死吗?
死和活!
简单的两个字,却充满了力量。
死很简单,随便找个地方,绳子往上一套,脖子一伸一拉,人就没了。
就像在监狱里待了五十年的老布,出了监狱后,无法适应外面的生活,最后轻轻松松地离开了这个世界。
而“活”字的力量更大,可以简单地活着,就像里面的犯人,每日固定的生活,体制化的生活,甚至上厕所都要打报告,就这么简单,活着老死。
也可以很复杂地活着,这里的复杂是指心中充满希望,充满梦想,不畏惧艰辛,不畏惧痛苦,努力地活成自己想要的生活。
安迪就是很复杂地活着,他心中充满了希望,也给了黑人希望。
他心中的那股力量,坚定的希望,正是我们当今社会上很多人所欠缺的。
我们每日忙碌地生活着,过好一日是一日,甚至不知道未来是什么,或者是一眼望到头的未来。
年少时的梦想早已被磨灭,青春岁月早已枯萎,我们就像一只虫子慢慢地往前爬,也许像一只咸鱼那样生活着。
所以我们喜欢这样的电影,喜欢安迪身上的那股力量,喜欢他为了自己的生活而努力活着,也喜欢最后他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