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基因,就是指天赋。
对于韦神这种神一样的存在,世人很少想到要向他学习什么,膜拜就够了。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觉得,韦神跟大家是不一样的,从出生就不一样,甚至出生之前
说基因,就是指天赋。
对于韦神这种神一样的存在,世人很少想到要向他学习什么,膜拜就够了。
为什么呢?
因为大家觉得,韦神跟大家是不一样的,从出生就不一样,甚至出生之前。
也就是说,韦神的那种优秀,那种对数学一点即通、甚至不点就通的能力,是写在基因里的。
而这种基因,很稀缺,数量关系就好比金字塔的塔尖和塔基。
这自然没法学,也学不来。
当然,大家也承认韦神的勤奋。
为了节省时间,吃包子,喝矿泉水;甚至在银行办业务时,还伏在柜台上验算。
这些有图有真相的逸事,大家也是认可的。
但比较普遍的看法是:首先要有了天赋,勤奋起来,才能看到结果。
如果没有天赋,就是学死了也白搭!
这几天,韦神再一次火了。
想必大家有所耳闻:有一家科技公司攻坚,遇到一个方程问题,团队6个博士,用了4个月,仍然一筹莫展。
穷途末路时,团队中的一个人,忽然想到,他认识韦东奕!
就这样,问题到了韦神的手上。
其实,求助韦神,这个团队也是半信半疑:毕竟6个博士,4个月都没结果,韦神能行?
那可是博士啊,还6个!
所以他们的怀疑也不是没理由的。
但韦神就是神:一天时间,他完美搞定!
过程完美的简直就爽文的情节— —
完完全全的降维打击啊!
对于这件事,北大数学院院长陈大岳表现得波澜不惊:这很正常啊!
陈院长眼中的韦神是这样的:
第一,他很聪明;
第二,他很专心;
第三,他的生活中只有数学。
有一个词叫大智若愚。
还有一个词叫扫地僧。
符合这两个词的人,都是日常难得一见的。
而韦东奕,恰恰是这两个词的完美化身。
有人这样描述韦神:“乱蓬蓬的头发,口齿不清的发言,矿泉水瓶和大白馒头,让大家以为是谁家的傻儿子跑出来了。”
这话一般人不敢说。
但这话真的是完完全全的事实。
这不是大智若愚是什么?
传说中的扫地僧,不就是这样的形象吗?
在韦神身上,可以复制的成分太少。
但他的行为,却证实了一个坚定的结论:专注和坚持。
曾经读到一个这样的事例:一个女生,高二期末时,数学是29分。
分数之低,让她无计可施。
她不知道用什么办法,才能快速提高成绩。
无奈之下,她采用了最笨的办法:抄书。
她当时的想法是,我把全部内容都背下来,也许就能懂得多些吧?
一个暑假的时间,她抄完了整个高中的全部六本数学书,一夜夜,一页页。
并且把它们完全背了下来。
结果呢?
到高三新学期开始,她的数学已经能够及格了。
高考,他的数学考了118分。
118分,虽然算不得很高的分数,但从29分奋起直追,这无论如何也算得上是一个飞跃。
当然,这个方法很笨,并不值得提倡。
但贯穿其中的精神,却是完完全全值得赞扬的。
勤奋和天赋,并不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