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峰会刚结束,西方国家就要出兵乌克兰参加战斗?4万北约作战部队包围俄罗斯,美国还罕见邀请中国加入到反俄阵营中去,普京这下子处境将更加艰难,俄罗斯该如何破局?
据美国电
北约峰会刚结束,西方国家就要出兵乌克兰参加战斗?4万北约作战部队包围俄罗斯,美国还罕见邀请中国加入到反俄阵营中去,普京这下子处境将更加艰难,俄罗斯该如何破局?
据美国电视有线新闻网3月24日消息,当天在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北约峰会、G7峰会和欧盟峰会在同一天召开。而这场峰会的主要讨论内容依然还是俄乌冲突,以及对俄罗斯的制裁措施。而在拜登抵达欧洲之前,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主动发布了一份声明,宣称美国政府认定普京领导下的俄罗斯军队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犯下“战争罪”,应该受到起诉。这样做有两个目的:第一,给三大峰会定下主旋律基调,即给俄罗斯“定罪”,要扩大对俄罗斯的制裁。第二,给接下来美国和北约强势派遣作战部队进入乌克兰进行铺垫,减轻舆论压力。除了对俄罗斯发难以外,美国和北约还特意向中国发出“提醒”:不准中国以任何方式支持俄罗斯,以让其规避制裁。
北约想要出动作战部队进入乌克兰,一直都是外界争议的问题。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多次强调,北约不会主动介入俄乌冲突,并不会在乌克兰境内建立禁飞区。但是大家也都知道,北约秘书长其实就是一个“摆设”,无法真正意义上对北约成员国做到有效约束。此前,波兰方面曾公开表示,希望北约可以组建一支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进行“自卫行动”。此举虽然遭到了斯托尔滕贝格的反对,但是作为北约决策者的美国并没有公开反对,当时只是强调美国不会出兵乌克兰,言外之意,你们其他北约成员国出兵与我美国没有任何关系。而在3月24日举行的北约峰会中,拜登就罕见向俄罗斯发出“出兵”警告。
拜登声称,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化学武器,美国和北约将会做出回应,具体的回应方式将会视俄罗斯使用的化学武器的性质而定。很显然,拜登的言外之意就是如果俄罗斯使用化学武器攻击乌克兰,将会遭到来自美国和北约的报复。现在,美国和西方国家已经对俄罗斯进行了全方位和无死角的制裁和打压,那么唯一没有做的就是军事进攻了,拜登这番话是否是在暗示,美国和北约将会主动出兵介入俄乌冲突呢?而在3月25日的一次发言中,拜登一下子就暴露了美国和北约计划出兵乌克兰的企图。在慰问美军驻波兰士兵的时候,拜登表示,“当你们抵达那里(乌克兰)的时候,你们会亲眼看到一切。你们中的一些人,一些人,你们中的一些人,已经身处那里了。”
虽然此后不久,美国白宫发言人普萨基赶紧发文澄清,称拜登并不打算派遣美军作战部队进入乌克兰,美国总统的立场没有改变。但是美国媒体认为这段讲话泄露出拜登向乌克兰派兵的计划,只是她没有具体说出“华盛顿将派遣美国军队到乌克兰”。当然了,拜登这番言论显然不是无的放矢。在拜登讲话的前天,北约军事集团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有三个内容:第一,北约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帮助乌克兰抵抗俄罗斯的“入侵”行动。第二,强化北约在东欧地区的军事部署,将在匈牙利,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等国组建4个战斗群,总兵力达到4万。第三,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提升至GDP的2%,保证军事力量可以应对随时出现的威胁。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约峰会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拜登再次提醒中国,美方并不希望中国援助俄罗斯。似乎担心引发中国的不满和抗议,拜登还特意强调这并非威胁,而是确保中方了解援助俄罗斯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拜登还向中国释放一个明确的信号,即中国应该明白,相较于俄罗斯,中国经济未来将与西方保持更加紧密的联系。言外之意,不能因为俄罗斯的原因,影响中国和西方国家的经济合作。
当然了,这些对于俄罗斯而言,并不算是什么太大的问题,经济制裁和政治孤立都属于美国和西方国家的常规操作,即使俄乌冲突不爆发,他们也会这样做,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相较而言,美国和北约展开的军事包围才是俄罗斯比较担心的事情。在苏联解体之后,不少东欧国家都成为了北约成员国,加入到对俄罗斯的围堵战略中来。除了周边的几个独联体国家,俄罗斯在全球并没有太多的盟友。最关键的是,与北约军事集团相比,俄罗斯与独联体国家组建的军事联盟完全就是一个笑话。不过,俄罗斯似乎并不指望盟友的军事力量,俄罗斯更加依赖自己的军队来确保国家安全。普京曾引用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的名言,即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一个是陆军,另一个是海军。
所以俄罗斯只能依靠自己的军事力量来对抗整个欧洲,虽然在战略核力量上可以与美国和北约相抗衡,但是在常规军事领域,俄罗斯却并没有任何优势可言。毫不客气地说,如果在乌克兰战场爆发一场常规军事对抗,俄罗斯军队获胜的可能性非常低。当然了,美俄之间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基本上为零,谁也不愿意同一个核大国开战。只是美国和北约会趁机不断对俄罗斯进行包围,挤压俄罗斯的战略生存空间,削弱俄罗斯的战略和威慑力。美国可以利用北约成员国来分摊俄罗斯施加的压力,但俄罗斯却只能自己独自承受整个北约的压力,因此,普京所面对的环境局势愈发险恶也不完全没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