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从小不管学习什么,很快就能学会。从她自己四个月学会爬,九个多月自己站起来学走路,就可以看的出来。没想到的是进入一年级学习拼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她最大的难点就
女儿从小不管学习什么,很快就能学会。从她自己四个月学会爬,九个多月自己站起来学走路,就可以看的出来。没想到的是进入一年级学习拼音,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她最大的难点就是,两个拼音在一起不会拼,单个的拼音都会读。这就是等于学了技能,拿起工具不会用。
现在因为很多幼儿园都提前学拼音。所以导致小学一年级的拼音都学的特别快。这也加大了幼儿园没学拼音的孩子的学习难度。因此每天下午女儿放学以后回到家,我就开始陪她在家练习读拼音。
孩子读着读着,老是记不住,或者拼错。反复练习的时间久了,就开始各种大发脾气。如果是以前的我,遇到这样的情况,应该会大发雷霆。
《幸福从接纳开始》一书说:“无知的代价总是最昂贵的。”
曾经面对大女儿的时候,因为无知就有过多次大发雷霆的情景;因为无知,当时不教孩子学习方法,只要孩子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导致孩子如今上初中了,留下的心灵伤害还无法完好如初,尽管我已经尽力弥补多年。
但是自从学了许多的育儿知识和心理学知识以后。就开始运用心理学育儿方法来面对孩子的情绪了。所以每次到这个时候,我就开始用三个步骤去处理孩子的焦虑和烦躁不安的情绪。效果是一等一的好。
当孩子因为反复练习拼音,开始心烦气躁地发脾气的时候。我就坐在她的对面,随便她怎么闹,我不生气(面部不要有任何生气的表情),也不发脾气(不吼叫让孩子停下发泄情绪的动作)。不管她嘴里说出多难听的话,我都当作没听见,因为孩子在这个时候说的话都是气话,是做不得数的。
虽然不生气,也不计较孩子说的什么话。但是完全不回应,孩子的怒火有时候会越烧越旺的。所以我们偶尔要给予一些简单的回应。“哦。。。嗯。。。原来这样。。。”让孩子感觉到我们在听她发泄情绪这回事(我们要忽略孩子发脾气时候说的难听话,但是要听懂孩子语言背后情绪的声音,比如:学拼音老是不会的那种无助感和无力感)。
人在发泄情绪的时候是需要观众的。就像我们自己发泄情绪时的目的,就是要让对方有所感觉。如果对方完全无动于衷,我们就会怒上加怒。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呀。特别是夫妻之间最容易发生这样的场景。其实每当这个时候,只要另一方表示接纳和理解,那么发脾气方的情绪就会消失于无形。心理情绪立马得到疗愈。
等到孩子情绪发泄的差不多的时候。我就会说:“妈妈知道,你是因为反复练习拼音,达不到你预期的目标,你就心里特别烦躁是吗?妈妈特别能理解。如果是我老也练不会,也会感觉到灰心和沮丧的。可是又不愿意接爱这个不会的结果,所以就特别想发脾气。是不是这样呀?”孩子也不会回答说是的。但是这个时候孩子的情绪会慢慢地泄掉,慢慢地变得不那么闹腾。等孩子完全安静下来以后。就跟我说:“妈妈,我再把刚才的拼音全部练习两遍可以吗?你来监督看我拼错没有?错了你就提醒我,我再练。”
当孩子说再练习两遍的时候。妈妈要用温柔的、充满爱的眼神看着宝贝说:“好的。妈妈相信你再练习两遍就熟练多了。等你练熟以后呀,一辈子都忘不了,跟妈妈当年一样。妈妈七岁学的拼音,过去三十多年了,到现在还是记得一清二楚,甚至还记得当初学习拼音的样子和情景。多年以后,你再回想起来,妈妈陪你练习拼音的场景,你就会觉得特别温馨和幸福。”这些话语也许孩子不会有太多的回应,但是相信会让孩子心里,充满无尽的憧憬和遐想的画面。
结束语:这样的方法用起来,妈妈不用发脾气,孩子不用受伤害。而且妈妈用这种方式处理的次数多了,孩子慢慢也就会和大人沟通自己的情绪了。比如说:“妈妈,你下次让我读拼音,不要让我一直读下去,要不然我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的。那样就更加读不好了。我读到烦躁的时候,让我下楼玩一会儿,再上来读,可能效果会更好。只不过有时候妈妈你要提醒我哦,要不然我会忘记的,嘿嘿。”这个时候妈妈自然是会很开心答应孩子的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