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今天,上海一事件上了热搜。
伤人事件
5月20日14点,老沪闵路某小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闻某(64岁,男)因开具出门证明事宜与居委干部产生误会,手持水果刀划伤居委干
就在今天,上海一事件上了热搜。
5月20日14点,老沪闵路某小区发生持刀伤人事件。
闻某(64岁,男)因开具出门证明事宜与居委干部产生误会,手持水果刀划伤居委干部张某(60岁,男),之后闻某拿着水果刀自伤。
好在,两人经过医院治疗都没有生命危险。
官方:肇事者有抑郁病史
此事一出,网友议论纷纷。
有的网友发出感叹:次生灾害比灾害本身还要严重!
有网友留言:因为出门纠纷,激情伤人,因小失大
网友留言
还有网友分析起了原因:长期封控导致很多人心理压力大,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应该要科学防疫
从事件来看,两位都是老年人,按理说都是历经过岁月沉淀的,不会如此冲动行事,可是这么魔幻的伤人事件就是真实发生了!
长期防疫管控的确会对部分人的心理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心理失控或许会导致行为失控,如何缓解被封控市民的心理压力,还得需要有关部门做出相应的措施。
网友的跟帖回复不一定属实,我们还得看后续的调查结果。不信谣不传谣!
一、有情绪失控的征兆,不必惊慌,不必感到羞耻
现代人越来越敏感,比如被人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让你猜出无数种意思,你辗转反侧、坐立难安,当你有这样的感觉时,不必惊慌,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
研究表明,每五个人里面,就有一个属于高敏感一族。
二、日常拒做别人情绪的海绵
日常生活中,学习停止吸收他人的情绪与痛苦,在充斥过度刺激、不大友善的环境中找到稳住自己的方式。
每天告诉自己一遍保持冷静平衡的心态,慢慢养成习惯改变心态,并学会适时冷静。
具体方式有:
远离干扰你的人、事、物;给自己独处的时间,重振精力;晚上给自己充足的睡眠,白天也小睡片刻
三、提前预警情绪波动
去做这个事的时候想一想可能发生的结果,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都要预测一遍,看自己是否能接受或找到解决方法。
四、三思而后行,遇事冷却三秒再做决定
感觉自己情绪要起来时,要冷静三秒再决定如何去做,尽量保持理性的状态去面对即将发生的事情。
五、提升心理承受能力,处事深藏于心
平时生活中,多看少说多做充实自我的事情,对世事以公立角度对待,理性思考,有助于内心处事波澜不惊。
对每个人来讲,情感是最难把控的,也是最难将其左右的。只有经过漫长的习惯培养才能得以情绪化的把控,减少情绪化失控的次数。
上海这段时间经历了很多,但前途尽有无穷路,只在功夫不断间。
黎明,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