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情报局能力堪忧,其“普京遭刺杀”言论不可信
乌情报总局局长最近曝出一个重磅新闻——普京两个月前曾遭到暗杀。
于我而言,对这个消息是半点也不相信的。
首先在
乌情报总局局长最近曝出一个重磅新闻——普京两个月前曾遭到暗杀。
于我而言,对这个消息是半点也不相信的。
首先在于发言之人——乌情报局,这是个令人怀疑其能力的情报机构。俄乌开战之初,就传出其办公地点发生火灾、虚假情报消息不断等糗事。
而我对于乌情报部门的不良印象,还不仅在于此,真正原因是在浏览乌开源情报机构InformNapalm之后产生了不良印象。
2022年2月25日,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部大楼,莫名遭遇火灾
InformNapalm是乌克兰一个民间志愿情报机构,集合了一些情报专家和志愿者,他们现在利用公开的开源信息为乌军方提供情报支持。该组织的官网国内也能访问,整个网站上充斥着一股粗制滥造的氛围。
不只情报消息缺乏严谨论证、文章夸大性言论过多,甚至就连文字也显得语言不通。
以我的直观感受而言,该网站的编辑可能英语水平还没过四级,文字水平无限接近于小学生。
乌军能极大程度以来InformNapalm这种业余情报机构提供情报支持,其官方队伍的水平就可想而知了。
所以,乌情报局的情报,我一般都不太相信。
2022年2月20日,泽连斯基在乌情报部门的支持下,对俄乌是否爆发新一轮冲突充满乐观。5日后,俄对乌开战。
从直观感受上是如此,从理性分析上就更是如此了。
乌克兰此时通过情报部门散播普京遇袭的消息,无非就一个目的——给自己脸上贴金。乌情报局不指明是谁暗杀了普京,但却最开始公开提这个事,明显就是在暗示自己是始作俑者。
这是不可能的。
首先从时间上分析,乌情报局声称普京两个月前遇袭的时间是5月24日,那两个月前也就是3月24日左右。
3月24日左右是一个什么时间段呢?
俄总统,普京
那段时间,乌克兰基辅近郊的布查平民屠杀事件在国际上闹得沸沸扬扬。乌克兰声称俄军屠杀布查平民,俄军反驳称乌军摆拍诬陷,双方在国际舆论场上争得面红耳赤。乌克兰政府在这种背景下,派出秘密人员暗杀普京的可能性不大。
而就能力而言,乌克兰可能也难以在战时对俄境内进行渗透。
就在3月底4月初的时候,具体时间是4月2日,乌军两架直升机进入俄军边境附近地区,炸了一些建筑后匆匆撤离。
此事在国际上被大加报道,乌方很是激动,将之视为战果。
从此也可以看出,乌方对于向境内渗透,本身也是没什么大志向的。
2022年4月15日,乌方两架直升机再入俄边境地区。图为俄罗斯被炸毁的民房。
此外,3月底还发生了一件大事——俄乌在土耳其的斡旋下开启了新一轮和谈,地点选在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
俄乌该轮谈判没有邀请媒体参与,但从后续报道来看,双方暂时谈得不错。虽然从双方摆出的条件分析,这种不错也只能是暂时的。
但至少在3月29日首轮谈判后,乌方同意了以中立无核地位换取停火。
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和谈进展!
但懂的都懂,这其实也是泽连斯基在刻意刺激普京。
因为泽连斯基给这个条件加了条红线作为前提。这条红线就是,不拿人员、领土和主权做交易。
潜台词就是,要普京交还克里米亚半岛和顿巴斯地区。
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夜景
俄方自然也丝毫不让步,直接点名称,在会议的重大事项之一——国际安全保障协议中,需除去克里米亚半岛和顿巴斯地区。
双方都不愿意让步,还都是在给出了诱人的蛋糕之后。这一表现出双方的针锋相对,二表现出双方的斗智斗勇。
在绞尽脑汁应对谈判桌上事宜的情况下,泽连斯基分心派人刺杀普京的可能性不大。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显然,乌克兰政府在3月底派人刺杀普京的可能性不大。其他势力,此时也不太可能去刺杀普京。
乌情报局长在公开发言中,提及了所谓“高加索代表”刺杀普京的消息,可能是想借力打力,借此挑动外高加索地区的争端。
其原因,很可能是俄高加索地区近期遭到了恐怖分子渗透,乌情报局提前获知了此消息。
通过渲染俄总统遭遇刺杀的消息,乌克兰可能希望在俄境内造成一种人人自危的氛围。
毕竟,总统遭到刺杀,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政权不稳固。
俄罗斯高加索山脉,东拜山旅游胜地
这样的话,心怀不轨的人邪念会爆发,会做出极端事件;普通的老百姓,心里也会恐慌,会担心社会上出现一些不好的变化。
恐怖分子,会因此获得士气的加成,更加一门心思地搞恐怖事业。
而俄如果此时被恐怖主义缠住手脚,这对当前的乌克兰而言显然是件好事情。
当前,马里乌波尔亚速厂的乌军投降,其背后很可能是乌军方出现了亲俄倒戈派系。乌克兰需要时间去对军方进行清查,查清楚队伍内部是否也存在着所谓的“大鱼”。
而且,在美国将视野焦点转向台湾的近期,让俄罗斯自己乱一阵、而让俄乌局势消停一会儿,也会是美国愿意看到的。
2022年5月23日,拜登(中)与岸田文雄(右)举行私人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