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份,一则疑似长沙市雨花区比亚迪跳楼员工的遗书让众多人遗憾、感慨,遗书中说:“我不配活着,我死了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祸害,我没必要苟活于世,永远摸不透自己的心思,我为什么就
4月份,一则疑似长沙市雨花区比亚迪跳楼员工的遗书让众多人遗憾、感慨,遗书中说:“我不配活着,我死了这个世界上少了一个祸害,我没必要苟活于世,永远摸不透自己的心思,我为什么就这么眼高手低,一而再再而三的骗钱去赌博,最后身无分文,一败涂地。”据比亚迪员工爆料称,“在厂里面上班的人都知道,25号晚上十点钟有一起,然后26号中午十二点快一点的时候也发生了一起,这一个星期内已经发生三起了。”
4月27日,当地派出所工作人员称,4月25日与26日发生的跳楼事件属实,25日的跳楼者已不幸身亡。
跳楼自杀固然不排除情绪传染的影响,可为何这种情绪出现在了长沙雨花区这座工厂内?这一点外界不得而知,不过,在这座工厂的高速运转之下,它并非只有这一次与人命和健康扯上关系。
比亚迪到底怎么了?
祸不单行。
近两个月,越来越多长沙市雨花区比亚迪工厂附近小区的业主反映,小区弥漫着浓烈的油漆味、烧塑料味、牛粪味等刺激性气味,傍晚至第二天凌晨刺激性气味最重。
工厂附近的十几个小区,中建嘉和城、中建凤凰台、联盟佳苑、奥园、中航城、新兴小区、长潭家园、恒大城、博长山水香颐、碧桂园南城首府小区的一千多位居民称受到影响。
据居民反映,情况最严重的三个小区均处于比亚迪工厂的“下风向”,而且该气味和比亚迪工厂的气味十分相似。
有业主向凤凰网财经提到,此前小区只是偶尔会出现臭味,但还未严重到“让人难以呼吸”的程度,今年3、4月刺激性味道加剧,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
据了解,在前几年比亚迪产量也没有现在那么高,而直到2021年,比亚迪一跃成为国内新能源市场第一位,其新能源汽车年销售量达58万台。而今年第一季度,销量就比去年半年的销量还要高。
销量高速增长之下,交付就成了问题,据媒体报道,目前比亚迪累计未交付订单量达40万辆。
而与比亚迪交付承压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还有该工厂周边小区上百个孩子出现不明原因流鼻血,大人也出现恶心呕吐,久咳不愈等症状。在凤凰网的报道中,业主袁某7岁的女儿4月9日早上在家中睡觉时再次流鼻血,等他看到时,鼻血已经流到了床上、衣服上。
事件发生后,舆论哗然,一致将质疑的目光投向比亚迪。而比亚迪则于5月7日晚回应表示,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于2012年投产使用,园区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及标准。在紧挨工业园区的部分居民区,或存在异味情况,公司已采取相关措施,并积极改善。针对网传“排放超标引起流鼻血”的情况,属于恶意捏造关联,已报警,并将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不过,事情接下来却愈演越烈。
据百姓关注消息,5月7日晚,雨花区区委副书记郭四军曾到比亚迪雨花区工厂,向附近小区居民表示政府已介入调查,正与企业协商,将尽快拿出解决方案。面对四周疑似小区居民的人群,他说:“我们已经在全面地研究,也在与企业密切对接沟通,大家的问题我们都了解了,请大家相信我们,一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会给大家一个合理的答复。”
5月8日凌晨,雨花区委常委会召开紧急会议,研究比亚迪长沙雨花区工业园涂装车间气体排放有关情况。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群众关切,迅速进行全面环保检测,及时向社会公布结果,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5月8日,长沙政务公众号“长沙发布”发文表示,“针对群众反映比亚迪雨花区工厂气体排放相关情况,长沙市委、市政府已成立调查组,组织政府职能部门、第三方检测机构以及相关专家,进驻比亚迪雨花区工厂展开调查。”
有接近比亚迪的知情人士透露称:“工厂目前已经在进行停产整顿。”财视传媒就该消息向比亚迪求证,对方则表示一切以官方回应为准,暂时没有更多消息可透露。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第一次发生被控存在环境污染问题。
长沙市生态环境局官网曾在2019年6月发布《长沙市省级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第四十七项整改情况公示》,针对长沙比亚迪工厂喷涂车间生产废气排放的污染物影响附近居民生活这一问题,督促比亚迪落实企业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加强生产环节的管理,确保污染物排放达标。
2021年5月,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公示的《群众信访举报转办和边督边改公开情况一览表(第二十四批)》显示,长沙市雨花区比亚迪制造厂涂装车间油漆味严重、影响居民生活。
另外,除了比亚迪长沙工厂废气排放引起热议,2016年比亚迪在深圳市龙岗区工厂也曾因废气刺鼻问题遭到居民投诉。
而此次比亚迪被指涉嫌气体排放超标后,除了引起外界质疑外,网络上也开始出现不同的声音,诸如“要保护国产新能源希望产业,制造业不易,不能扼杀国产品牌”,还有“建议结合特斯拉新建二厂的新闻一起看”的论调。
2021年,比亚迪网络举报中心官方微信号曾发文征集有关对比亚迪进行黑公关操作的线索及证据,若经公司查证属实,将奖励5万至100万,还给大众提供了举报的途径。
鼓励举报的文章一出,立马引起了热议。有人指出,曾有媒体报道,在北京壹号底下车库内,一辆比亚迪秦Pro EV车型发生无缘故自燃。事件发生后,比亚迪汽车官方回应,“现场火情及时扑灭,未发生爆炸,无人员伤亡。”比亚迪称,车辆于2019年初销售,具体原因,将配合相关部门进一步调查,起火车型暂未确认。还有媒体提到,这已经不是比亚迪电动车第一次发生起火事故了。2020年10月末,秦Pro EV在烟台特来电充电站充电后发生自燃。同时报道指出,比亚迪曾经说过自己的电池15年0事故,但面对多次的自燃情况,比亚迪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事故原因。
而外界质疑的关键点在于,类似上述针对事实性的负面报道,属不属于“黑公关”?在比亚迪只发出“悬赏文”,并没有给出示例或具体指引的情况下,恐怕对其的判定也莫衷一是?或者只能由悬赏方裁定?更有人提出质疑道,比亚迪是否想通过这则通告封掉百姓和媒体的口,砸掉大家的“笔杆子”。
这一次,面对上千名业主的质疑,上百名孩子流鼻血的状况,恐怕不是一句“疑似黑公关”可以应付过去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