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孩子入学,每个家长都要面临一种新的关系: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稍微有点智慧,处理起来并不难,可是但凡有一方有点问题,这段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随着孩子入学,每个家长都要面临一种新的关系:老师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这是一种很微妙的关系,稍微有点智慧,处理起来并不难,可是但凡有一方有点问题,这段关系就会出现问题。
近日网上一段家长和老师的对话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红色头像的是班主任老师,另一个头像的是家长,双方正在班级群里对话。
这位班主任开头讲孩子的听课效率差,纪律不好,成绩很差,其实这都不算太过分,不过已经很不当了,孩子有问题,老师应该单独跟家长沟通,而不是直接把对孩子的批评甩到群里去,这已经不具备作为一名老师的基本素质。
最后一句话尤其让人气愤,这位班主任老师说:你看接下来是要关注他的学习还是让他转回老家教育。
家长最初没有回应,之后这位老师又发了一段话,明确表示班级不欢迎调皮捣蛋的学生,并着重提及了孩子的户籍不在本地。
家长对于老师这样的态度很在意,质问老师,是不是说本地学生调皮就可以接受,外地的学生就应该转回老家。
后来的对话就更让人看不下去了,这位老师还是很能“蛇打七寸”,直接指出“你有素质你还能当工人”,在嘲讽这位家长的同时,嘲讽了所有的“工人”,给工人贴上了没有素质的标签。
这些对话传到网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不适,这位老师的优越感太明显了,全天下的工人不知道哪里得罪他了。
不过随着事态的发展,如今校方已经给出回应了:已经和这位老师解除了劳动合同,这是一位编外老师,不在编制内。
老师,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被尊重的职位。
老师和其他的职业不同,他们肩负着培育祖国的花朵的重任,国家所有的栋梁之才,都是经过老师培育出来的。
“老师”这份职业虽然平凡,但是,却是耀眼的,是最伟大的职业之一。
可是随着一些素质低下、业务能力不足、人品不合格的老师们的嚣张跋扈,把一潭清水都搅混了。
因为老师备受人们尊重,一些老师就滋生了强大的优越感,瞧不上一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学生,更瞧不上这些学生背后的家长。
甚至会直接在群里嘲讽家长,就像这位老师一样,简直就是给“老师”这个职业丢人。
事情闹大以后,这样的老师暴露在大众之下,一定会被质疑,会影响老师的名声,紧接着就会丢掉工作。
当老师自我定位是“平凡”的时候,老师在人们心中是伟大的,是高高在上的,当老师的自我定位是“高傲、优秀”的时候,并且把傲慢写在脸上的时候,老师什么都不是。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老师们也希望班级里的孩子成为优秀的孩子,家长是希望孩子有个好前程,老师在希望能够教育出优秀的孩子的同时会有眼下的绩效考核。
只是有的目光短浅的老师,眼下只盯着绩效考核,只盯着每个月那几百块钱,就把教书育人的宗旨和根本忘记了,甚至不惜用最恶毒的语言去侮辱成绩差的孩子。
这样的老师真的不配作为老师,因为他们荼毒的是一代人。
想要教育出优秀的孩子,当然不能光指望着老师,家长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
家庭环境对孩子造成的影响更大。
家长要始终认清一点,教育孩子的重任不在老师身上,而在家长身上,老师当然有责任教书育人,但是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是不会成为优秀的孩子。
家校共育的最好状态是,老师和家长能够保持在一个良好的沟通的状态,双方及时了解孩子在不同场所的不同状态,给予孩子一个积极的引导。
家长和老师在沟通的时候,要保持不卑不亢,不能为了让老师照顾自己的孩子,就对老师低声下气,甚至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悄悄给老师送礼。
家长坚持原则和底下,老师的风气就不容易败坏。
我们在跟老师相处的时候,要保持尊重的态度,沟通的时候要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沟通的目的是彻底了解孩子的情况,然后传达个人的意愿,最后让孩子能够朝着更好的方向成长。
过去的几年,学校风气差,其实根本原因就是家长有私心,一些职业道德偏差的老师,正是抓住了家长的弱点,才能够得逞,才能败坏了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