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向乌克兰送武器,普京对法德两国强硬警告

报道,5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线上通话。在这次对话中,马克龙与朔尔茨呼吁普京直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对话。甚至还呼吁俄罗斯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01 04:02:58

报道,5月28日,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朔尔茨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线上通话。在这次对话中,马克龙与朔尔茨呼吁普京直接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进行对话。甚至还呼吁俄罗斯“尽快结束在乌克兰的冲突”,此外,朔尔茨还建议俄罗斯可以解除对乌克兰港口敖德萨的封锁,允许粮食出口以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对于这些呼吁和建议,普京在通话中直言不讳的表态称,俄罗斯早已准备让粮食顺利出口的选项了。但是他认为,全球市场的粮食供应问题是欧美国家错误的经济、失败的金融政策导致的。与此同时,普京还强硬地警告了法德两国不要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俄罗斯政府在通话结束后发表的声明中也表示,向乌克兰交付更强大的武器,可能会进一步破坏欧洲局势的稳定程度。

言下之意,也就是德法两国如果不听普京的劝告,继续对乌克兰军队输送重型武器的话,可能俄罗斯将会采取更加激进的军事手段来“解决这一问题”。不过这对于法德两国来说,可能只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提议。要知道,现在俄乌战争已经进行了3个月了,俄军部队仍然在乌克兰东部地区进行着缓慢推进,这让法德两国西欧军事大国来说,无疑是可以管中窥豹,“看清”俄军实战水平的机会。

所以,如果俄军在乌克兰战场的表现依然是推进缓慢的话,那么德法两国军方高层也很可能会看扁俄罗斯,从而建议政府首脑不要害怕普京的警告。然而这正中了普京的计策。事实上,如果法德两国依旧向乌克兰提供重型武器的话,那么俄军就可以借此机会以“德法援乌”为名义,对德法进行军事制裁或军事打击,从而为之后俄罗斯捍卫本国的外部环境安全奠定更多基础。

首先,俄罗斯只要10%~20%的军力在乌克兰战场上,剩下80%左右的军力仍然分散在各大军区。一旦普京真来硬的,对北约集团国家发起更加猛烈的军事打击,届时如果美国不参与,光是德法两国抵御就已经够呛了。更何况普京本人在俄罗斯国内民众看来是偏“鸽派”的人物,诸如皇俄派代表性人物斯特列科夫这样的“鹰派”很可能在任上比普京更为激进(此人几年前带领团队,兵不血刃拿下了克里米亚半岛)。

所以说,现在的俄罗斯有底牌,而且没有把自己的极限军事能力给发挥出来,通过乌克兰战场将错误的情报传递给北约国家,不得不说是有很大迷惑性的。再者,普京只要将这场战争保持的越久,数百万的乌克兰难民就会长时间停留在西欧国家,给当地造成财政负担与社会压力的同时,也能让西欧国家政府对俄罗斯的提议有更多让步可能。

除了难民危机外,还有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因为俄乌冲突也愈发严重,西欧国家现有粮价上涨是必然的,但是应该不至于出现严重的饥荒现象(这种情况在印度与黑非洲时有发生)。更加要命的能源危机,比如全球油价上涨,欧洲天然气价格上涨等,在联动难民危机、粮食危机的同时,将会加剧欧洲经济的严重动荡。在这一切危机综合起来的情况下,一场欧洲经济危机也可能将再次卷土重来。

这对于重创欧盟经济,加速北约瓦解而言是有利的。西欧国家并不会因为美国霸权的扩张而团结在一起,相反,他们在面临高速衰落的情况下,通常都是相互利用,自私自利的。最终,这个横亘了人类数百年的欧美霸权,也许将在未来几年华丽的破灭掉,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世界秩序,甚至是更加高级、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格局。

诸多共产主义者们都讲过,人类社会的发展是螺旋上升的。在20世纪人类经历过一次轰轰烈烈的共产主义运动后,虽然21世纪我们进入了低潮时期,但是在这个世纪剩下的70多年里,我们仍然有希望见证一个红色革命的再起时期。说到底,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也是资本主义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最终解决方案。

在这一切改变之前,新冠疫情、俄乌冲突仅仅只是革命之轮转动的开始,而普京作为尝试让俄罗斯崛起的人,加速了美国霸权的陨落,配合上中国的全面崛起,事实上,俄罗斯现在的一切所作所为,都是另有深意的。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