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邓建国的一个剧本被海外一些影视制作公司打了高分。
这一年,在北京的三环路上,偶尔还能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
他叫张国立,刚刚在京城影视圈站稳脚跟。
1997年,邓建国的一个剧本被海外一些影视制作公司打了高分。
这一年,在北京的三环路上,偶尔还能看到一个骑着自行车的身影。
他叫张国立,刚刚在京城影视圈站稳脚跟。
自行车已经骑了10年,这年他听从妻子邓婕的建议,买了一辆“大宇”。
随后,邓建国带着剧本从广州去了北京。
他极力邀请张国立出演新电视剧的主演。
“演完这部戏,我能让你把‘大宇’换成‘大奔’。”
此时邓建国的公司刚刚开张还不到一年,他就敢向张国立夸口。
邓建国没有骗张国立,一部新拍的《康熙微服私访记》,成了他事业发展的新起点。
或许连张国立自己都不知道,这个高中辍学、经常以“农民”自居的人,
究竟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把控住国内影视行业脉络的。
这一年,邓建国34岁。
用他曾经的话来形容,在这一行,一开始也不是没有制造过“臭屁”。
但在制造“臭屁”的过程中,邓建国自始至终有一种先人一步的“闯劲”。
1963年,邓建国出生于江西的临川县。
他的家乡是一望无边的林场,从小到高中辍学,邓建国没有离开过家乡半步。
多年以后,邓建国曾经向黄梓琪发出过感慨,
那时候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才不得已辍学。
所幸他后来找到了一份电影放映员的工作。
八十年代初,放映员的工作对很多人而言就是一个“金饭碗”。
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邓建国早早在林场结婚成家。
假如邓建国安于现状,此后到九十年代临川会多出一个下岗的工人。
他不是那种守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男人,
放映员的工作干了五年,他率先一步炒了工作的鱿鱼。
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邓建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到处乱闯乱撞。
虽然做生意未能赚到钱,但他的心却再也收不回来了。
他去过九江,下过海南,还曾经在珠海承包过一家广告公司。
那时候,他唯一值钱的物件,就是一部索尼的照相机。
没钱,他根本招不到员工,从策划到宣传再到拍摄,都是他一个人在干。
勉强支撑了不到一年,他开设的第一家公司就关门了。
这时候的邓建国27岁,眼看到了而立之年,他带着相机又从珠海流落到了广州。
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曾想到,奔波这么多年,广州才是自己的发迹之地。
他放弃给个人拍摄婚纱照,开始专门给企业拍摄宣传片。
生意不错,而且他还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李人立。
李人立是一家出版社的领导,靠着这层关系,他的宣传片拍摄干得风生水起。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邓建国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真正与影视剧结缘是在31岁,
1994年,他花了15万,和珠江电影制片厂达成了合作意向。
背靠珠影厂,他先是成立了明星创作制作工作室。
此时的邓建国野心勃勃,他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闯出知名度。
虽然他高中辍学,但潜意识里,此刻还带着一种以文化人自居的孤傲。
第一部筹拍的电影是艺术片《广州往事》。
作为出品人,他要给电影找钱。
邓建国利用早先做生意的各种关系,凑了三百多万的启动资金。
由于是主旋律的电影,在制作上也尽量往“阳春白雪”那方面靠拢。
电影上映后,各方的反馈都不错。
作为出品人,邓建国的内心自然是兴奋无比的。
遥想当年在林场,他只是一个放映员,如今他已经亲手制作电影了。
可惜帅不过三秒,市场很快就给了他一个大嘴巴。
电影正式公映后,满打满算的票房收入只有五十多万。
投进去三百多万,收入连一半都不到。
两百多万的净亏损,让彼时的邓建国天天牙疼。
做生意的道路上他敢想敢闯,同时他也敢于总结失败教训。
关起门来好好反思后,邓建国得出的结论是:
“杂粮吃得太多,不好消化,放出来的屁都是臭的。”
他开始相信,市场是万能的灵丹妙药,一切都要符合观众的口味。
与此同时,邓建国还认为,内心深处残留的那点文化味儿,实际上是真正的羁绊。
阳春白雪不行,只有下里巴人才能成事。
一次的失败,让邓建国成了唯市场论的拥趸。
他于是辞掉了工作室里的专业编剧,不再相信任何个人的感觉。
在邓建国看来,一些创作人员的个人灵感再好,
若是不符合市场的口味和感觉,这些灵感也是垃圾。
每当筹拍一部新的作品,邓建国不再闭门造车。
剧本写出来后,他会把剧本发给行业内的相关公司评分。
如果大家的反响都不错,预估的市场价值也高,才会正式开拍。
但如果评分不够,要么回炉重新修改,要么干脆放弃。
工作室运营三年后,邓建国摆脱了珠影厂,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
那时候他的运营思路是正确的,公司出道即高峰。
不到一年,他就筹拍了火爆的《康熙微服私访记》。
但是,行事偏颇的邓建国,也就是从这时候开始,将公司的自我炒作当成了不二法宝。
邓建国成立的公司叫“巨星”,一个“巨”字,显示出了他的勃勃野心。
不过公司成立伊始,在广州星罗棋布的写字楼里,并不显山露水。
整个公司的办公区域并不大,甚至在外人看起来还有些局促。
倒是其内部的宣传部门,规模和公司整体比起来,大得有些不协调。
最显著的变化是在宣传的投入上。
当时,国内的影视剧作品在制作完成后,宣传的成本通常控制在15万之内。
相比之下,邓建国此后在影视剧的宣传上可谓舍得下本。
按照他的规定,每部影视剧的宣传投入,都在150万以上。
在筹拍电视剧《我这一辈子》的时候,邓建国的宣传或者说炒作,分为了几个步骤。
先是炒作名著,然后又炒作主演以及导演,
电视剧还没有开拍,各大媒体就纷纷给邓建国做起了免费的宣传。
借助炒作,电视剧就卖到了四个电视台。
高达1300万的收入,早就收回了此前投入的宣传成本。
除此之外,邓建国还热衷于“自我炒作”。
他的事业稳步上升的同时,正好碰上了刘晓庆逃税和坐牢事件。
邓建国于是公开宣称,要出500万“包养”刘晓庆。
此言一出,他个人和公司都被置身于镁光灯下,
一分钱没花,曝光度却持续了好几个月。
另一个被邓建国用来炒作的道具,则是女人和自己的婚姻。
邓建国接下来和几个女人的爱恨纠葛,很大程度上是自己保持高关注度的主要因素。
早年做放映员的时候,邓建国就有过一段婚姻。
但这段婚姻持续了多久,女方又是谁,由于彼时的他还在临川,所以外界并不知道。
29岁,在广州刚刚站稳脚跟后,邓建国和王韦韦开始恋爱。
但是这段感情持续了多久,外界同样不得而知。
真正引起外界持续关注的,是邓建国和宋妍的感情。
1978年出生的宋妍,比邓建国小了整整15岁。
当年,她是靠着广告选秀出道的。
其后,宋妍很快成了邓建国筹拍电视剧的女演员。
那是2000年,宋妍在电视剧《风流才子纪晓岚》中出演香妃。
一个是二十出头的少女,一个是快四十岁的中年大叔,
这段忘年恋,很快就吸引了大众和媒体的目光。
邓建国对于外界的关注,更是丝毫不避讳。
在电视剧拍摄期间,他不但经常探班去看望宋妍,
而且还当着媒体的面,展示着带给女友的各种滋补品。
彼时的两个人很快订婚,而且宋妍也已住进了邓建国在番禺的豪宅。
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两个人的话题基本没有离开过报端。
从拍戏临阵脱逃,到卷款逃跑,甚至第三者插足,
各种真假难辨的消息天天在娱乐版面飞舞,
以至于公众渐渐对邓建国产生了免疫力,不知道他说的话哪句是真哪句是假。
订婚一年后,两个人之间又传出了分手传闻。
记者们好不容易找到机会,对宋妍进行了一次单独的采访。
外界在当时最关心的,是两个人的感情出现危机,是不是因为邓建国的花心。
宋妍没有否认这种猜测,因为在她看来,邓建国电话里的联系人,女人比男人多。
之后宋妍马上又表示,是否真的有第三者插足,她没有证据。
至于和他人私奔以及卷款逃跑,宋妍都进行了否认。
谈及更多的,还是关于邓建国的炒作。
当时,邓建国一手炮制了王海珍和张艺谋的恋情炒作。
但是他本人一直否认此事与自己有关。
而宋妍在被问及此事时,表示很反感邓建国的这种做法。
在宋妍看来,邓建国的炒作已经犹如走火入魔了。
无论是再隐私的事情,他也敢公布于众。
她曾经郑重地和邓建国谈论过这件事,不要老是炒作那些滥新闻。
可惜,每次邓建国都是岔开话题,或者是笑着给宋妍做个鬼脸,此事也就无从谈起了。
不过,随着宋妍公开站出来表示,自己已不再是邓建国的未婚妻,
邓建国是否在炒作,就已经和宋妍没有任何关系了。
就在外界仍旧以为,这是不是邓建国的炒作时,
有人发现邓建国突然消瘦得犹如老人,
而他自己也表示,宋妍已经把所有的个人物品都拿走了,自己和她的关系完了。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受了情伤,又过了一年后,邓建国高调宣布退出娱乐圈。
那一年,有专栏作家专门给他写了一本书《中国活宝邓建国》。
他自己则公开表示,要进军酒水生意,赚了钱再“杀回来”。
邓建国创立了一个新的酒水品牌,采取的经营策略,还是和过去如出一辙。
无奈他一个外行,不懂得这个行业的深浅,新品牌的推出并不成功。
甚至后来还传出,他想把新开设的公司卖掉填补亏空。
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邓建国在炒作上确实消停了不少。
可很快,随着黄梓琪进入邓建国的生活,他又变得不安分起来。
事情要从2006年说起,那一年,邓建国经常光顾的酒店里新来了一位服务员。
十五六岁的黄梓琪,做事勤快而且有条不紊,邓建国渐渐对她生出了不少好感。
去的次数多了,邓建国知道了,小姑娘姓黄,是广西人。
有一次邓建国又和朋友去吃饭,席间黄梓琪作为服务员忙前忙后。
突然,忙碌的小姑娘晕倒在了地上。
邓建国以为她病了,就赶忙上前询问怎么回事。
醒来之后的黄梓琪有些不好意思,她说自己天天夜里看书到很晚,可能有些体力透支了。
临了,黄梓琪还说了一句,千万不要让老板知道。
听到读书两个字,已经43岁的邓建国,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过去。
后来邓建国知道,黄梓琪来自柳州,由于家里贫困,所以趁着放暑假来广州打工挣学费。
邓建国后来告诉黄梓琪,她应该回学校读书,学费的事他可以做资助。
不过此时的黄梓琪婉言拒绝了。
后来黄梓琪开学返回了柳州,邓建国内心还是想着这件事。
他设法从酒店老板那里拿到了黄梓琪的联系方式,而后亲自去了趟广西。
和黄梓琪在学校食堂一起吃了顿饭,邓建国给她留下了一万块的学费。
从那之后的两年时间,黄梓琪上学的所有费用,都被邓建国包了。
2008年,从师范毕业的黄梓琪,回到家乡当了一名小学老师。
原本邓建国想邀请她到公司担任会计的,不过黄梓琪又一次拒绝了他的好意。
2009年,邓建国海选女友的消息又一次登上了舆论的头条。
此时的黄梓琪有些惶惑,她不明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且事业有成的邓建国,
为何这么多年来一直孑然一身?
带着这些疑问,黄梓琪询问了邓建国,不过后者也没有说出什么所以然来。
此时的黄梓琪已经成年,她所幸辞掉了老师的工作来到广州打工。
在2010年,由于年龄的悬殊,黄梓琪认邓建国做了干爹。
而邓建国也经常带着干女儿,出席各种活动。
在一年多的接触中,黄梓琪算是近距离了解了邓建国。
她慢慢发现,自己对邓建国的感情正在走样。
尤其在进入邓建国的公司工作后,有一次她去邓建国的家里送文件,
当看到邓建国一个人在孤零零地吃饭时,那一刻她觉得邓有些可怜。
在内心出现异样的情愫后,年龄的差距和现实的因素,让黄梓琪本能地开始逃避。
倒是邓建国自己,这么多年万花丛中过,对于女人的心思是极为清楚的。
2011年的6月份,他这位干爹,果断向干女儿求爱了。
一边是内心的挣扎,另一边是他曾经的资助,黄梓琪最终向他妥协。
邓建国很高兴,他向黄梓琪表示,接下来的婚礼一定要隆重。
得知邓建国要将他们的关系“昭告天下”,黄梓琪又有些不同意。
邓建国比父亲大9岁,比母亲还要大6岁,如果公布出来,父母肯定会反对的。
但邓建国却不这么看,他表示黄梓琪是自己明媒正娶的老婆。
此时黄梓琪年龄19岁,还不到法定的领证年纪。
邓建国随后就表示,那就先举办婚宴,等之后再领证。
邀请张国立和邓婕参加婚礼的短信,加长悍马婚车,长隆国际酒店,100桌豪华婚宴……
这一切,都满足了正值少女的黄梓琪的虚荣心。
但随着婚宴的开场,黄梓琪马上发现,这不过是一场宣传秀。
从各种赞助商的广告,再到新剧的推介,捆绑式的婚宴形式,让黄梓琪一时难以招架。
至于邓建国自己,在现场更是“长袖善舞”。
他不但公开亲吻新娘,而且还公开表示,黄梓琪已经怀孕两个月了。
此言一出,黄梓琪赶忙在一旁拉扯邓建国,你怎么能信口开河呢,我没有怀孕啊!
谁知邓建国并不为所动。
此时的邓建国,还在筹划着进一步的炒作计划。
而当黄梓琪真正和邓建国在一起后,她才明白了彼时的邓建国早已是“日暮西山”。
原来,自从2002年宣布退出娱乐圈后,邓建国三番五次的投资都失败了。
之后在2007年,他从朋友那里借了三百万,试图在娱乐圈东山再起,可惜结果并不如意。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邓建国还不上三百多万的欠债,之后又被法院“限高”。
因此,和黄梓琪的一场婚礼,又是邓建国的一番新的炒作。
事到如今,他仍旧相信眼球效应可以无下限。
之后的两三个月,从两个人的蜜月度假,再到邓建国陪同黄梓琪回乡,都赚尽了的眼球。
很快,黄梓琪就难以接受邓建国的这种炒作。
她试图说服邓建国,但每次都没有任何功效。
之后,对于和邓建国一起炒作,黄梓琪干脆不再进行配合。
眼看妻子不配合自己,邓建国又露出了本来的面目。
他威胁黄梓琪,你不配合,身边有的是女人配合!
于是结婚两个月后,媒体就开始疯传,邓建国和香港的艳星李丽珍一起参加某活动。
此事,成为两个人矛盾的导火索。
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邓建国和黄梓琪频繁地吵架。
黄彻底看清了邓建国的真面目,所幸在当年的10月9日离开了邓建国的豪宅。
眼看邓建国又想利用夫妻间的矛盾炒作,可戏剧性的是,
6天后,因为违反了法院的限高令,邓建国在机场被拘留。
黄梓琪和邓建国婚变的消息,随着邓的被抓也被报道。
一时间,黄梓琪也被外界纷纷议论。
不明就里的公众都觉得,黄梓琪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人,
而且很好地践行了什么叫大难临头各自飞。
黄梓琪百口莫辩,短短100天的荒唐婚姻,恐怕成了她一辈子的梦魇。
之后,邓建国和黄梓琪分道扬镳。
2012年后,邓建国还是“旧习不改”。
除了继续老牛吃嫩草外,他和刘阳以及干露露的绯闻,还如以往一样人尽皆知。
2015年,邓建国的女友又变成了王艳。
1995年出生的王艳,比此前黄梓琪还要小两岁。
彼时的邓建国又自我爆料,女友已经怀孕七个月。
至于是真是假,只有邓建国自己知道了。
可惜,邓建国除了炒作,也就只剩炒作了。
5年后,邓建国的影视公司彻底破产。
届时,公司的所有财产以及建筑物,被以2300万的价格打包拍卖。
而根据债务纠纷显示,邓建国的公司,仅仅在番禺区的债务纠纷就有五起,
法院立案的债务高达1800万元。
随着拍卖的信息被公开展示,属于邓建国的时代,也真正落下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