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演戏成不了名,那就投靠老王做个制片人吧。
虽然老王的女儿比她还大3岁,但她相信:这就是爱情。
1981年,田朴珺出生于上海。
她家虽然是上海的,但并不富裕。
既然演戏成不了名,那就投靠老王做个制片人吧。
虽然老王的女儿比她还大3岁,但她相信:这就是爱情。
1981年,田朴珺出生于上海。
她家虽然是上海的,但并不富裕。
因为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离了婚,所以她只能跟着外婆生活。
家里人多,再加上她又是个女孩子,自小就不是很招人待见。
俭朴的生活,让她对美好的物质很向往。
于是就有了她的那句“名言警句”:
但凡能活得让人妒忌,就别活得让人同情。
为此,她一直秉承着这个信条,要做最好的那一个。
她上学的时候,国内还不是九年义务教育,家里的重男轻女思想,差点没让她读完高中。
要强的田朴珺,还非要学艺术,当演员。
她父亲起初不同意,但最后实在拗不过她才勉强答应。
不过有个条件,整个大学的费用,他只愿意出2万块钱。
其余的,自己去赚。
田朴珺没办法,只能接受父亲的条件。
高中毕业那年,她报了中央戏剧学院高职班并成功被录取,成了导演系的一名学生。
从上海到首都,她一路上就一直在想:交完学费后,我该怎么办?
想来想去,别无办法,只能兼职打工赚钱养活自己。
从大一开始,田朴珺就开始做兼职,
作为一个上海姑娘,脏活累活,她也不愿意干,找来找去,还是做模特非常适合自己。
于是,她就靠着自己高挑的身材,出众的颜值,做起了模特行业。
这活做着还不错,赚的都是青春钱,来得快,也不劳累,
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就赚得够自己生活的了。
可正在她沾沾自喜时,她却摊上事了。
因为自己经常在外做兼职,旷了很多课,结果被老师告到了学校,给予劝退处理。
大三还没读完,小田同志就成了肄业,毕业证也没得发。
没有办法,小田又不得不回到上海,一时之间成了无业游民。
对于这段没读完的大学,小田后来在采访中是这样解释的:出去赚钱了。
无业在家,一天两天还可以,但时间久了人会疯的。
好在小田在兼职期间,认识了一些圈内的人。
经过友人介绍,小田成功地攀上了王晶。
王晶是谁?
他是香港有名的大导演,靠拍风月片起家,合作过的大牌明星不计其数。
在王晶的邀请下,小田同志做了“晶女郎”,拍了一部香港电影《神勇铁金刚》。
可影片播出后,并没有在圈内激起大的水花。
2004年,小田同志又得到了一个小角色,参演《韩城攻略》,与梁朝伟,舒淇,任贤齐合作。
三位都是大牌,这部戏的风头自然也不差。
开机仪式上,本来就是个打酱油的,愣是把自己搞成了大牌的派头。
大冬天的,大伙都穿得里一层外一层的,唯有小田同志,穿得比较凉。
不知道是太冷还是想引起梁朝伟的注意,合影的时候,这姐姐愣是紧贴着梁朝伟的C位,赚足了风头。
就连一旁的性感女神舒淇,也被她比得黯然无光。
只可惜,这部电影上映后,小田同志依然籍籍无名。
后来,小田同志又接连拍了几部电影,但始终是火不起来,依然处于打酱油的状态。
田朴珺是聪明的,也是有头脑的。
她逐渐地意识到自己在演艺圈这么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淘汰掉。
要演技没演技,自己的颜值又一般,想在这行混出名头来,有点难。
为此,她做出了个大胆的决定,离开香港回老家。
2006年,年仅25岁的小田回到了北京,随后报名了长江商学院,学习传媒。
长江商学院是个什么来头?
它是富人的聚集地,这里的学员非富即贵,都是国内顶尖的富豪。
在这里,她认识了上海汤臣集团的少公子汤子嘉。
汤子嘉是混地产圈的,他在上海开发的汤臣一品售价都高达几十万一平。
财富自然就不用说了,属于顶级的富豪。
为了接近汤公子,小田同志还挺勤奋,恶补了一段时间的地产知识,还去扫楼做调查。
还别说,真的用上了,和汤公子聊得还挺投机。
她还免费为汤公子的楼做宣传,汤公子作为回报,就介绍她给圈的大佬认识。
这其中就有地产大佬,冯仑。
冯仑这人喜欢做好事,也喜欢搞热闹。
他和地产界的头号大佬王石很要好。
随后,冯老哥就做了个局,邀请一众地产好友去古巴旅游。
几个大老爷们去旅游多没意思,至少也得有美女陪伴才有兴致。
于是,冯老哥就邀请了小田同志一同游玩。
而在这之前,小田同志其实也挺忙,忙着追星,找个好朋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她去见著名球星罗伯特巴乔,她自称是他的好朋友,那天她穿着清凉,站在人群中是格外的吸睛。
没过一会,老巴乔就走出了机场,还没等巴乔老哥站稳脚,小田同志就猛地扑了上去,搂着人家就是一顿亲吻,不知情的以为还是两口子呢。
其实,人家压根就不认识她,第二天的头条也没有她的大名。
小田很失落,迟迟找不到自己心仪的那个人。
直到遇上这次旅游,小田的人生才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为在这里,她遇到了王石,并最终升级成了“王的女人”。
王石,1951年出生于河南郑州。
他比田朴珺整整大了30岁。
王老哥年轻的时候,性格彪悍,曾孤身跑到部队去当兵。
17岁那年,他成了一名运输兵。
5年后,他复员回到了郑州老家,去了铁路局做起了烧锅炉工人。
那个时候,他老爹已经官升到副局,他老妈也成了火车站的副站长,即便王石不走出来,也会慢慢地从烧锅炉的变成单位里的一个小头头。
后来,单位里恰好有个机会可以去上大学,王石就在父母的安排下,走进了大学的校门,成了兰州交通大学的一名大学生。
在这期间,王老哥还有过一段恋情,并且见了王老哥的父母,但无奈母亲嫌弃这姑娘太过风韵,一刀斩了王老哥的念想。
两个人就此也分道扬镳了。
1977年,王老哥从兰州交通大学毕业,被分配到广州铁路局工程段工作。
幸运的是,王老哥分配的这个地方,正好有个他老爹的战友叫王宁,并在广东抓政法工作。
有了这层关系,王老哥自然在那边就混得开了。
王老哥不仅在那里混得开,而且还得到了熟人的特殊照顾,所以,王老哥经常跑到王宁家去蹭饭。
正好,王宁有个女儿叫王江穗,一来二去的,王老哥就和他们家宝贝闺女搞起了对象。
不到一年,王老哥就搞定了王江穗,第二年两人就结了婚。
一年之后,王老哥的女儿就出生了。
这一年,王老哥通过招聘顺利地进了广东省外经委,成了一名机关干部。
那时候的王老哥,骑着单位里的铃木摩托,戴个墨镜,飞驰在广东的大街上,别提有多风光了。
1983年,王老哥拿着外经委的介绍信,去了深圳经济特区发展公司贸易部,在那里他开始了人生的新阶段。
先是通过做玉米饲料的生意,狂赚了40万,但后来有一次没有把握住抛售的时机,手里一下子屯了70万的货卖不出去,又赔了个底朝天。
后来,在发妻王江穗的鼓励下,在老丈人的帮助下,又一次东山再起,短短几个月又赚了300多万。
那个时候的300多万,简直就是一笔巨款,随后,王老哥开启了疯狂的赚钱模式,并在去日本的间隙,还为发妻王江穗买了一台日本产的洗衣机当作生日礼物,
王江穗回到家看到后,感动地两天没有睡着觉。
1984年,王老哥用自己赚到的第一桶金创立了万科公司,后来成了集团。
之后的故事,不用说大家也都很清楚了。
王老哥也因此成了地产界的大佬,几次登顶财富榜首,傲视群雄。
后来,有人说王老哥之所以有今天,全靠他老丈人。
其实,这种说法有失偏颇,王老哥的能力的确是有的,但他在家属于“妻管严”也是真的。
没有老丈人在那站着,估计王老哥早就“放飞自我”了。
直到冯仑做局,遇到小田同志,王老哥才敢真正地脱掉身上的缰绳,寻找自己的老年幸福。
而此时的老丈人也早已经退了休,即使有意见,也奈何不了王老哥了。
这次旅游,遇到小田同志,王老哥先试探了一下小田。
前四次请她吃饭,都忘记带钱包,没办法,小田同志只能自己去付钱。
等到第五次的时候,小田同志实在是忍不住了,直接愤怒地对着王老哥说:“你这人根本没诚意!”
也就是在这一次,两人才算真正地确定了关系。
从此,一个十八线的小明星开启了自己的开挂人生,命运也因此而大不同。
2011年,两人还一起去了美国学习,而这个时候,王老哥的婚姻还没有真正地和发妻解除关系。
两年的相处后,王老哥彻底地拜倒在了小田同志的石榴裙下,彻底地沦陷了。
2012年,王老哥和发妻王江穗走到了尽头,一时之间,地产大佬的婚变新闻也占领了各大头条。
而小田同志也从幕后,走到了台前,从原来的十八线小明星一跃成了电影制片人,当起了老板。
这一年,王老哥61岁,小田同志31岁。
三十而立,田朴珺做到了。
而王老哥的发妻也就这样被她成功地挤走了,从此,她就真正地成了“王的女人”。
有了身份的小田同志,面对外界的质疑,她想摆脱掉身上一些不好的标签,比如,靠老王上位。
她开始写专栏,写自己和明星,企业家之间的故事,还开始出书,写国外的贵族是多么多么的好。
但,她写的这些东西,并没有给她增加光彩,反而是越写越黑。
而且处处遭到人家的打脸。
比如,她说自己是香港大导演陈可辛的“闺蜜”,结果陈导直接宣称:我的闺蜜只有吴君如一个。
为此,吴君如也在微博中给了相应的回应:不用理会什么闺蜜或龟迷,反正我知道他的心(和财产)归me!
再比如,她说企业家褚时健是自己的好朋友,并配上两人非常友好的照片,结果褚老说:“非我所愿,王石在不能不给面子。”
几把掌打的,脸疼疼的,再也不敢乱写了 。
不好写,咱就拍一部励志纪录片,《谢谢你纽约》,介绍自己从一无所有到小有成绩的故事。
通过这些,努力使自己摆脱靠老王上位的的标签,并多次在公众场合标榜自己是“独立女性”的人设。
2016年,她去北语言演讲,宣称自己并不是“王的女人”,而王石才是她“田的男人”。
并举了个很现实的例子来证明她说的话是事实,她这样描述:
“自己看上了一台车,要价200万,但王老哥不想给我买,然后,我就对他说,我是用自己的钱买的,我不是在询问你王石,只是通知你一下罢了。”
她参加综艺节目,并演讲说:“我发誓,我这辈子,不要依靠男人,我发誓,我这辈子,要比男人强。”
她还说:“与其活得让人同情,不如活得让人嫉妒。”
结果被高晓松当场反驳了回去:如果能活得让人喜欢,就不要活得让人嫉妒。
高晓松在节目中曾经说过,录节目之前他们两口子请他吃过饭,意思是让他嘴下留情。
但节目上,田小姐说得有点太过了,高晓松实在看不过去了,所以就当众怼了回去。
2019年,小田同志又搞了个贵族培训班,学费99万,王石是她的首批学员,并在培训班里大讲特讲国外的贵族礼仪是多么多么的好。
并且最近,她还出了一本书:《三代人才能培养一个贵族》。
没看之前,我以为自己离贵族只差了三代的距离,可看完之后,我觉得我离贵族,差了十八代的距离也不止。
书中,她这样说道:
我需要wifi密码时,管家用手托着一个小银盘,就像《唐顿庄园》里的场景那样,不是直接递给你,而是把银盘非常优雅地转到我面前,银盘上放着一张折叠得非常精巧的纸片,打开来就是WiFi密码,神奇的是,管家为你服务的过程都是无声的。
她从这件小事上,感受到了英国传统贵族的仪式感。
我觉得,这有点装!
她还说:
我坐在一座“哈利波特式”的400年历史的老房子里,邻座都是贵族,让我想到中国太缺乏好的教育了。
我有点好奇,什么是“哈利波特式”建筑?好像西方的建筑里面没有这种风格的建筑吧!
而我国的南方园林和北方宫廷建筑,特征鲜明,文化底蕴深厚,经历了数千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傲视群雄,我觉得这才是最牛的建筑风格。
随后,她在最后得出结论:
我真的觉得,今天的中国太缺少好的教育了。
从我们的父母一代到我们这一代,没有学过在公共场合怎样做是得体的、什么是不应该的。
太多中国人有知识,没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