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80后最怀旧?从罗大佑的歌谈起 只准看不准哭

前几天问了一个90后的朋友,最熟悉罗大佑的哪首歌,他脱口而出,小时候听过“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又问了一下身边00后的小朋友,他摇摇头表示不认识谁是罗大佑。“那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6 01:21:12

前几天问了一个90后的朋友,最熟悉罗大佑的哪首歌,他脱口而出,小时候听过“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又问了一下身边00后的小朋友,他摇摇头表示不认识谁是罗大佑。

“那有没有爱听的老歌?”

“最近爱听野狼disco”。他边刷抖音边回答。

曾经,有人在网上发问:为什么80后最爱怀旧?

有回答说:80后,正值中年,责任艰巨,上有老下有小,左房贷,右车贷。经济压力大,事业家庭双重考验,人累的时候,就想逃避,每当这个时候,就特别怀念以前单纯美好的日子,无忧无虑,还可以听听罗大佑的歌。

如今,70后早已老去,80后人到中年,90后不再年轻,00后朝气蓬勃。

现在的你,爱听谁的歌?

70、80后,听罗大佑、李宗盛,90后听周杰伦,00后……,刷抖音?

在现在的时代,似乎很难找到一个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歌手,比如罗大佑。作为70后,反而愈发怀念那个听着《鹿港小镇》《未来的主人翁》《痴痴的等》的昨日旧时光。

这个时代,不配拥有“罗大佑”么?

网上看到过这样一个真实的段子,说有一次金曲奖颁奖,主持人介绍周华健出场,说:有请华语乐坛大哥级人物——周华健。

周华健上台以后说:愧不敢当,每个大哥上面还有大哥,有请我的大哥李宗盛。

李宗盛上台以后说:华建说的对,每个大哥上面还有大大哥,有请我的大大大哥罗大佑。

三分是开玩笑,七分却是真实的。曾经,罗大佑的确是那个时代的华语乐坛教父级的人物。

有专业的乐评人赞叹,罗大佑从医生改行当歌手,他有两把手术刀,一把帮病人看病,一把剖析时代、爱情、人生……

《十三邀》有一期节目请来了罗大佑,那时候他已经自居老人家了,说自己现在每天早上要送女儿上学。主持人说,这样的状态应该是你当年最想逃避的一种生活吧?

他淡淡地回答说,对啊,但是人就是要在一定的年龄做一定的事。

有人惋惜,为什么这个时代没有罗大佑,有人则清醒地表示,这个时代不配拥有罗大佑。

看完节目以后,我听了一首他的歌,那首当年挺火的《现象》,歌词里有这样几句:

“随着都市现代化的程度,每个人多少追求一点幸福,是个什么样的心理因素,每年要吃掉一条高速公路,在西门町的天桥上面闲逛,有多少文明人在人行道上,就像我看到文明车辆横冲直撞……在每个新的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我们都每天进步一点点,眼看着高楼盖得越来越高,我们的人情味却越来越薄,朋友之间越来越有礼貌,只因为大家见面越来越少……”

听完不淡定了,这说的不就是我们现在的生活吗?网络发达,交通便利,通信飞速,但是人与人之间的真实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手机、微信、语音代替了太多面对面的交流,虽然方便快捷,却失去了很多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野狼disco固然可以给你短暂的刺激,但是不出几天,还会有另外的一首神曲替代它。这就是现在的时代,一分钟一个变化。有时候会担心生活节奏太快,自己跟不上。

所以,70后、80后们偶尔喜欢怀旧一下,明知道回不去了,但是依旧很怀念,那里不止有逝去的青春,还有割舍不去的时代情怀以及永远无法超越的经典。

如今,那个曾经戴着墨镜,唱着“之乎者也”为文明把脉的医生歌者罗大佑早已经回归平淡的生活了,那些曾经爱听罗大佑的70后、80后们,都还好吗?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