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临
回忆起过去春晚的小品,曾给观众们带来太多的快乐。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春晚钉子户”郭冬临的故事,他曾登上春晚21次,在除夕之夜给海内外的中国人带来欢
郭冬临
回忆起过去春晚的小品,曾给观众们带来太多的快乐。
今天给大家讲述的是“春晚钉子户”郭冬临的故事,他曾登上春晚21次,在除夕之夜给海内外的中国人带来欢乐和节日的氛围。
他创作过众多优秀的作品,《旧曲新歌》《得寸进尺》《男子汉大丈夫》《一句话的事儿》等,几乎每一部作品都能让屏幕前的观众捧腹大笑。
但是成也春晚,败也春晚,郭冬临曾因一次春晚演出,被要求索赔一亿元,还险些被封杀。
郭冬临
好在没有产生严重的后果,再次重回春晚舞台,现如今55岁的郭冬临仍然无儿无女,今生觉得最对不起自己的父亲...
01
1966年7月20日,一个大胖小子出生在安徽淮南的一个文艺世家,这个孩子就是郭冬临。
父亲是快书表演家,母亲是说评书的,郭冬临从小就受到很浓厚的文艺氛围。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需要全国各地跑,家里没人照顾年幼的郭冬临,就只好走哪带到哪。
郭冬临青年照
郭冬临小时候也非常喜欢表演,父母在工作之余也在有意地传授他一些表演技巧。
原本郭冬临的家庭生活条件还不错,但是好景并不长,父母因为一些特殊情况,被单位开除,缺乏经济来源以后生活变得很拮据。
父亲只能去干一些很重的活,毕竟从未干过,受了不少苦。
与此同时,郭冬临和他的哥哥又处于长身体的阶段,父亲经常省吃俭用,把所有的好东西都留给孩子们。
郭冬临青年照
干完重活以后又非常饿,父亲经常偷偷摸摸吃别人剩下的东西,被生活所迫。
祸不单行,父亲在一次搬重物的时候,砸断了腿,这让本不富裕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
无奈之下,年幼的郭冬临就和自己的母亲去到各个大街小巷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也为郭冬临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10岁的时候,郭冬临就能独自上台表演了,虽没学过表演,但是能把场下的所有观众逗得哈哈大笑。
郭冬临P图
父亲也看出了儿子身上的天赋,期盼儿子以后一定要考个好大学学表演。
父亲原本是一句玩笑话,但是郭冬临却深深地把这句话记在心上,他想让父亲感到骄傲。
郭冬临也非常争气,高考考上了上海戏剧学校,正式接触系统的表演训练。
02
郭冬临
进入到上海戏剧学院以后,郭冬临学习非常认真,不断弥补自己在表演方面欠缺的东西。
因为他始终有一个梦想,就是不再让父母为了钱而奔波劳累。
在上学期间,身边的很多同学都已经接戏了,郭冬临不仅不羡慕他们,还觉得这个阶段打磨演技才是最重要的。
毕业以后,郭冬临凭借自己精湛的演技考入了北京人艺,终于能赚钱了,让他很开心。
郭冬临
但是在他拍戏的时候,一个噩耗传来,就是他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离世。
这对郭冬临的打击非常大,自己好不容易能够赚钱了,而父亲却没能享受得到。
为了麻痹自己,郭冬临经常起早贪黑地研究表演,希望用工作上的繁忙,去回报父亲的在天之灵。
郭冬临也慢慢想通了,自己一定要继续努力,不能再让母亲受苦了。
郭冬临参加小品
这段悲惨的经历,给了郭冬临很大的动力,让他鼓足勇气向上攀爬,即使再苦再累。
1993年,郭冬临终于等来了自己人生中的一个机会,他受邀参加了当年央视春晚的彩排。
这让他又兴奋、又害怕,因为当年能够上春晚的都是业界的大佬,害怕自己演不好。
第一次彩排后,郭冬临的作品差点被淘汰了,为了获得登上春晚舞台的机会,郭冬临下定决心,好好修改剧本。
郭冬临春晚
搞了几个通宵以后,剧本得到了导演的肯定。
年仅27岁的郭冬临第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那个时候的他还长满秀发。
也就是这次春晚的表演,让郭冬临被越来越多人熟知,也让他坚定,以后要专门研究小品的决定。
03
郭冬临96年春晚
1995年,郭冬临再次获得了参加春晚的机会,相比于第一次的紧张不安,这次对于他来说变得得心应手。
那年除夕,郭冬临表演的是《有事您说话》,他就是里面非常爱吹牛的郭子。
令他自己也没想到的是,节目播出以后,“郭子”这个名称火遍大江南北,郭冬临更是让大家耳熟能详。
郭冬临这时才发现,即使自己是个小人物,也能实现大梦想。
《有事您说话》剧照
之后的郭冬临更是打开了任督二脉,连续多年都能在春晚亮相。
不管是和蔡明、郭达等老演员合作,还是和冯巩这种相声大王合作,他都能逗得观众笑得合不拢嘴。
春晚参加得越来越多,头上的头发却越来越少,之后更是变成了光头。
原本以为光头形象会让观众们不太适应,没想到的是,这种光头形象成为了笑点和接地气的象征。
郭冬临
他出演的形象大多是中年的老好人,这种光头和他人物的定位十分契合。
很多人都不理解央视春晚舞台竞争那么激烈,郭冬临是怎样做到年年都能上春晚的。
其实是因为郭冬临的作品都非常地接地气,他能通过对一些小人物的刻画,把观众们带到开心或者感动的情绪之中。
大多数的观众都能从他扮演的小人物中,找到自己共鸣的点。
郭冬临
其实这些表演的内容更来源于郭冬临曾经经历的生活,只有感受过小人物的苦楚,才能把小人物诠释完美。
只有感受过生活的无奈,才能在感受温暖后笑得如此灿烂。
04
人红是非多,郭冬临这个“春晚钉子户”也遇到了自己事业上的滑铁卢。
2017年,郭冬临在参加北京卫视的春晚中,与搭档们一起表演了小品《取钱》。
《取钱》剧照
也就是这个小品,让这个人见人爱的郭子翻了车。
在这个小品之中,郭冬临出门帮媳妇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被电信诈骗的大妈。
当大妈电话响起的时候,对方是一个用河南口音的大汉,而郭冬临立马说了一句“你是个骗子”。
就是因为这句话,郭冬临陷入了地域黑的舆论之中。
郭冬临
河南籍的律师以地域歧视为由起诉了郭冬临,不仅要求他公开道歉,还让他给每一位河南人赔一块钱。
河南人足足有一亿多人,一个人一块钱也有一个亿了。
郭冬临和节目组也赶紧道歉,原本是想通过这个小品让大家谨防诈骗,运用方言更是为了增加搞笑气氛。
观众们也相信郭冬临并不是有意的,更觉得他不是一个地域歧视的人。
郭冬临
这件事情虽然没有立案,索赔一亿元也不了了之,但是对于郭冬临的事业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连续登上央视春晚舞台的他,却没能再见到他的身影。
这也不禁让人怀疑,郭冬临是不是因为这件事情被央视春晚给封杀了,没有他的春晚也没那么搞笑了。
好在2019年央视春晚中,再次看到了郭冬临的登场。
郭冬临再登春晚
这件事情也给所有的文艺工作者提个醒,你的一个行为就有可能会产生非常大的舆论影响,文艺创作更要注意这个方面。
当然也希望观众能够给他们一个包容,笔者作为河南人,也很讨厌地域歧视,但是我们也始终知道,所有的人都是华夏儿女。
抵制地域歧视最好的办法就是要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现如今,郭冬临已经55岁,虽然无儿无女,但是能够看到他在直播和短视频中继续给我们带来欢乐。
郭冬临
他今生最对不起的是自己的父亲,因为没能让他在生前过上好日子,让他抱个大孙子。
但是他也知道,父亲在天之上,还是希望他能够快乐。
“人物评价”:
通过了解郭冬临的故事,我们才能发现,在观众面前带给无数欢声笑语的背后还有着悲惨、不幸的童年。
虽然在镜头面前,他一直演绎着生活中的每一个小人物,但这种接地气的小人物,不才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最真实的生活和人生么?
郭冬临
郭冬临对比其他明星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花边新闻和黑料,始终用作品来回馈观众的人,值得观众们喜欢。
希望他能够继续延续“春晚钉子户”的称号,继续给观众们带来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