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离婚这两个字我不知该如何说出口,我怕她出事,我这辈子都亏欠她的。”
这是赵本山在和第一任妻子离婚之后,首次谈起这个“平凡”的女人。
她叫葛淑珍,是一个土生土
“当时离婚这两个字我不知该如何说出口,我怕她出事,我这辈子都亏欠她的。”
这是赵本山在和第一任妻子离婚之后,首次谈起这个“平凡”的女人。
她叫葛淑珍,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19岁嫁给了邻村的“穷小子”赵本山。
婚后,她为赵本山生下了一双儿女,日子虽然过得拮据,但心中有爱,依然感到非常幸福。
可随着丈夫的爆红,两人之间的感情也逐渐产生了裂痕,最终还是走到了分开的那一步。
那个陪赵本山吃了12年苦的女人,终究没能陪他一起享福。
如今,葛淑珍和赵本山已经离婚30年,她也凭借自身的努力,从“打工妹”变成了百万富豪。
这些年来,她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蜕变?又是否已经放下心中的“意难平”赵本山?
一、
葛淑珍和赵本山,都是辽宁省开远县莲花乡的村民。
赵本山还未出道之前,便已经是村上的“名人”。
他的母亲早逝,父亲又远走他乡,只留下他和拉二胡的二叔一起生活。
二叔虽然是个盲人,但也是多才多艺。
为了让侄子能够自力更生,他将自己的经验全部传授给了赵本山。
赵本山自此掌握了多项技能,拉二胡、吹唢呐等等,都是他的拿手本领,但他最擅长的还是二人转。
他17岁那年加入了文艺宣传队,正式开始了演艺的道路。
葛淑珍家中的情况和赵本山相似,她自幼父母双亡,是哥哥将她拉扯长大的。
女大不中留,她19岁的时候,经村里媒人介绍,认识了隔壁村的“穷小子”赵本山。
葛淑珍见到赵本山的第一眼,心中便激起一片涟漪。
但赵本山对眼前的这个农村姑娘却有点不满意,他更喜欢的是和自己一样的文艺工作者。
虽然不太钟意,但他知道凭借自己的条件,能娶到一个媳妇已经是非常幸运。
1979年,在媒人的撮合下,葛淑珍和赵本山走到了一起。
没有酒席,没有婚礼,葛淑珍在娘家收拾好行李之后,便跟着赵本山回了家。
赵本山的家里可以说是家徒四壁,墙上的墙皮都已经脱落,地面上也乱糟糟的,甚至还有动物的粪便。
这看起来完全不像新房,而是一个荒废已久的破旧房子。
眼前的景象让葛淑珍眉头一皱,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是好。
赵本山看到对方的表情后,脸上也露出来不好意思的表情。
他急忙去收拾房间,但却被一旁的妻子拦了下来。
“俺来吧,你去接着忙你的事情,这里交给俺。”
随后,葛淑珍拿起扫帚开始收拾整个房间。
从床上到床底下,从窗台到桌面上,还有已经发臭的一堆衣服,全被她清理得干干净净。
一个“猪圈”般的房间,在她忙活一下午之后已经变成了一个看起来很温馨的小家。
收拾完家里之后,她又带着赵本山的衣服拿到河边去洗。
“赵本山这小子算是享福了,能找到淑珍这样的姑娘,肯吃苦肯干活。”
“可不是咋地,淑珍嫁过来连彩礼都没有,还是自己收拾东西走过来的,这算怎么回事。”
葛淑珍刚嫁入赵家时,很多邻居都对这个年轻的姑娘感到心疼,因为那时候的赵本山根本没有能力给她更好的生活。
但她却是乐在其中,还沾沾自喜地和人说:“俺没有文化,只能干些粗活,但俺丈夫不一样,他多才多艺,以后前途大着呢。”
二、
1979年,葛淑珍怀上了第一个孩子。
尽管在孕期,她依然坚持每天给赵本山洗衣服做饭,将家中每一个角落打扫好。
这样的真情在世间是难得可贵的,她的举动深深打动着赵本山的心。
为了不让妻子吃苦,他每天除了跟着宣传队的人一起演出之外,还会接一些私活儿。
他将赚来的钱全部给妻子买补品,还带着妻子去添置了几件新衣服。
丈夫的举动,让葛淑珍的内心乐开了花。
她从小吃苦吃到大,如今总算有了一个真真正正对她好的人。
同年,赵淑珍生下了一个女孩,取名为赵玉芳。
一家两口的小家,变成了一个三口人的“大家庭”,让夫妻二人的心里感到格外的激动。
为了让妻子和女儿过上更好的生活,赵本山开始更加努力地工作。
之前二叔教给他的本事,现在全部都派上了用场。
那时的他不仅会二人转,讲起段子来也是一套接一套的。
他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经常将前来看戏的人逗得哄堂大笑。
每当有赵本山参与的演出,门票基本上都被一扫而空,就连方圆几十里外的村庄,也有人慕名而来。
而让他真正爆红的,是1982年的一场演出。
1982年,辽宁省举办了第一届农村小戏调演,这也意味着赵本山也有机会走上更大更好的舞台。
当时一名叫做李忠堂的导演找到了他,邀请他出演自己的小品《摔三弦》。
赵本山的角色是一名“盲人”,这对于他来讲太过于简单,毕竟他的童年就是在盲人叔叔的照顾下长大的。
当这部小品呈现在观众们面前时,太多的观众都被他逗得捧腹大笑。
赵本山在一夜之间名声大噪,直到这时候他通往美好未来的大门才彻底被打开。
他一时间成为了铁岭的大红人,很多导演和戏班都抢着邀请他去拍戏。
当他以为事业顺风顺水的时候,家庭却出现了问题。
原来,那一年葛淑珍生下了一个男孩,但却是一个聋哑人。
葛淑珍对此绝望之际,始终认为是自己在孕期不注重休息,才导致孩子出生便患有残疾。
她每日抱着孩子郁郁寡欢,赵本山的心中也是悲痛万分。
为了赚取医药费给孩子治病,赵本山只能更加卖力地工作,经常到深夜才能回到家。
这让葛淑珍的心中产生了一丝愧疚,她对于赵本山这样有责任有担当的男人,爱得也越来越深。
此时的她不知道,她与赵本山的缘分还有不到十年的时间。
三、
赵本山接到的演出越来越多,他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1987年,赵本山和潘长江合作,出演小品《瞎子观灯》。
这个小品在播出后,获得了无数观众的称赞,而他的名气再一次被推向榜首。
他用买了一套三室的大房子,将妻儿全都接了过去,时隔几年,他终于让家人过上了好日子。
但是葛淑珍的心中却并没有想象中的高兴,丈夫常年忙于工作不回家,让她的内心感到非常不踏实。
或许是女人的直觉,她心中最害怕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在她的身上。
赵本山在加入铁岭剧团之后,在机缘巧合下与来自辽宁戏曲学院的马丽娟相识。
马丽娟端庄知性,在艺术方面也有着很独特的见解,让赵本山好感十足。
两人在没有其他行程的时候,经常会拉上几个要好的伙伴,在一起交流讨论艺术。
赵本山和马丽娟就在朝夕相伴的日子里,对彼此产生了感情。
而此时的葛淑珍丝毫不知,还在家中守着一亩三分地,照顾着两个孩子。
岁月无情地将她从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女孩,变成一个没有气色的“黄脸婆”。
她和赵本山因为常年见不到面的原因,感情变得越来越淡。
一边是陪伴他从无到有的发妻葛淑珍,一边是同样搞艺术工作的知性女人马丽娟,最终赵本山还是选择了后者。
1991年,赵本山向葛淑珍提出了离婚。
“对不起,离婚这两个字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但我们之间确实没有感情了。”
葛淑珍听到这句话后,心中悲痛万分。
她的心里早就猜到丈夫已经移情别恋,但这句话被丈夫亲自印证的时候,她却实在难以接受。
这件事情在她的意料之中,却在她的心理承受能力范围之外。
看着眼前深爱的男人,她最终还是选择了放手。
“你不能让我和两个孩子饿死在寒冬腊月里,这是我唯一的要求。”
“这个你放心,我将我现在所拥有的全部都给你,我净身出户。”
葛淑珍最后分到了一套三室的房子,和20多万元存款,带着女儿和残疾的儿子独自生活。
20多万元的存款在当时算得上是一笔巨款,但用在儿子的医疗费用上,也只是杯水车薪。
她知道不能坐吃山空,于是便外出打工来养活这个家。
四、
葛淑珍并没有学历,做家庭主妇这么些年,也并没有学会其他的技能。
她在寻找工作的途中屡次碰壁,最终在一家火锅店里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
每天的工作量很大,拿到的薪水也很少,但她却乐在其中。
“我在这里不仅能赚钱,还能跟着厨师学做菜,多是一件美事。”
1992年,她在上班的过程中,偶然间听客人说起了赵本山再婚的事情。
“赵本山二婚了,新娘还是个戏曲学院的老师,真的是郎才女貌。”
当葛淑珍听完这句话后,心如刀绞一般,差点把手中的盘子摔在地上。
她这些年,看着赵本山从一个穷小子,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位置。
当初他家徒四壁的时候,她没有嫌弃过;如今他飞黄腾达,却开始嫌弃起了“不体面”的她。
葛淑珍虽然心中非常难受,但表面上还是装作非常坚强的样子。
她发誓一定要过好自己,她还有两个孩子要养,决不能因为感情自暴自弃。
从那时之后,她开始更加卖力的工作,尽管再苦再累她也觉得生活是充实的。
1994年,她的儿子因突发心脏病被送往医院抢救,经抢救无效后离世。
葛淑珍悲痛至极,直接晕倒在儿子的葬礼上,还在有女儿在身边陪伴着她。
她在家中调养一段时间过后,转身又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丧子之痛让她久久无法释怀,为了能有多一点的时间陪伴女儿,她辞去了之前的工作,开始做起了小摊生意。
她去市场批发了一些袜子还有手绢等小东西,拿到大街上去卖。
但是她的性格比较内向,不敢大声吆喝,一天下来基本上没有人来买她的东西。
她自己也知道这样下去肯定不行,便在家里苦练胆量。
当她再次来到大街上时,凭借着洪亮的嗓音吸引了一大批顾客,但同时也把城管吸引过来。
城管没收了她的东西之后,她的第二份工作也宣布结束。
葛淑珍之后又找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店里做起了营业员,每个月拿着200多块钱的工资。
她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女儿的身上,只要女儿好好读书,她再累一些也不算什么。
2003年,她的女儿赵玉芳从大连外国语学院毕业后,找到了一份办公室文员的工作。
看着女儿尘埃落定,葛淑珍也总算熬出了头。
这些年来她在外面打工,只是为了能让女儿的生活过得好一些。
如今她终于有时间放慢脚步,去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
她用多年来攒下的积蓄,将一个因经营不善而倒闭的饭店盘了下来。
葛淑珍在饭店里洗盘子多年,对如何经营也摸清了一些门路。
她在创业初期,也经历了很多挫折。
那个店铺的位置虽然算不上很偏僻,但周围有很多家同行都比自家的名气大。
她想在这些饭店里脱颖而出,简直是难上加难。
为此,她的女儿和她说:“我爸的名气那么大,你直接让我爸来给你捧场,店里不就热闹了?”
葛淑珍听完女儿的话后,一口否定了她的提议。
“我和你爸没有任何的关系,我不会为了人气去砸你爸的饭碗,也不想他来影响我的生活。”
赵玉荣看母亲的决心这么明确,从此再也没有在她面前提过赵本山。
五、
葛淑珍认为,一个饭店能打响名气还是得看质量。
民以食为天,老百姓觉得可以的那才是真正的好味道。
于是她每天亲自在后厨盯着,确保没有缺斤少两且食材新鲜。
除此之外,她们饭店的分量都比同行们要多很多,物美价廉。
正因如此,她的饭店在当地很快收获了一大批的名气,而她也在店里忙的不亦乐乎。
转眼间她的女儿赵玉兰已经到了嫁人的年龄,葛淑珍和赵本山双方都为女儿的婚事操起了心。
为了此事,他们二人又重新聚到了一起。
当赵本山再次见到葛淑珍时,只感觉熟悉之中夹杂着一点陌生。
这和他之前所认识的完全不一样,没有了之前的村气,看起来更像是一位成功女性。
看到前妻现在活出了自己,他心中的愧疚终于少了一些。
“以后你有需要用到我的地方,你就尽量开口,无论什么我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帮助你。”
“谢谢,不过我想我自己应该可以照顾好自己,这么些年都过来了,还有什么是过不去的呢?”
葛淑珍已经放下了对赵本山的恨意,两人聚在一起聊天就像谈笑风生的老友一样。
赵玉荣出嫁当天,赵本山拿出300万元作为嫁妆,风风光光送女儿出嫁。
看着女儿有了属于她自己的归宿,葛淑珍此生再也没有任何可牵挂的事情。
她也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在饭店不忙的时候,她总会一个人外出旅游,看看外面的大好河山。
或许是当初和赵本山在一起时,吃了太多的苦,她从未有机会对自己好一点。
前半生为了丈夫,后半生为了女儿,如今由于有时间慢下脚步来活出自己。
葛淑珍19岁嫁给赵本山,陪伴他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了一个当红小品演员。
在赵本山最穷的时候,她不离不弃,每天任劳任怨的做农活。
赵本山成名后向她提出离婚时,她的心中虽然难过,但还是选择了成全。
如今她已经62岁,但仍是孑然一身。
从前慢,一生只爱一个人,或许经历过那段刻骨铭心的婚姻过后,她的内心再也装不下其他人。
她在离婚之后开的饭店,如今已经年入百万,她也借此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成功的商人。
她的身价上百万,看起来和当初那个农村出来的姑娘完全不沾边。
葛淑珍终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活出了自我,向他人证明她自己也可以是最棒的。
现在,她和前夫早已放下了隔阂,如同亲人一样相处着。
在赵本山突发脑溢血住院的时候,她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去看望。
她的善良和淳朴是印在骨子里的,让人既心疼又可怜这个苦命的女人。
祝愿她的余生能够守得云开见月明,再无挫折和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