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音演员王凯资料介绍 配音演员王凯以前是干什么的

央视,是很多主持人心中的终极殿堂。


但偏偏有这么一个人,在央视当了8年主持人后,选择了辞职。


当过主持人,做过脱口秀,最后,一头扎进孩子的王国,成为他们心中,最会“讲故事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2:52:07

央视,是很多主持人心中的终极殿堂。

但偏偏有这么一个人,在央视当了8年主持人后,选择了辞职。

当过主持人,做过脱口秀,最后,一头扎进孩子的王国,成为他们心中,最会“讲故事”的叔叔。

他,就是王凯,也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凯叔。

2001年的他,毕业后一直从事配音工作。进入央视当主持人,其实是偶然。

因为经常给央视的纪录片、专题节目录音,一来二去,和台里很多人,都混熟了。

到了2004年,《财富故事会》节目正缺一个适合的主持人,台领导正好看到他在录音,声音很有磁性,状态也非常好,当下决定用他试试。

王凯确实很有天分,担任过《财富故事会》栏目主持人,为《走遍中国》《国际艺苑》等节目任解说,都有很亮眼的成绩。

原本以为会一直做主持人到老,直到他主持《财富故事会》时,让他燃起了创业的火苗,也许可以试试不同的路,他想。

这档节目是介绍创业的故事,所以他听到了很多人的创业故事,有成功也有失败,为他人感慨的同时,也让他明白其中各种艰辛。

跳出舒适圈,去寻求未知的梦,是件疯狂的事。可对不安于现状的人来说,是刺激,是一旦燃起,就扑不灭的火苗。

他用了8年时间,确信自己仍想要一试。于是在2013年,王凯离开了央视,决心创业。

现在的我们熟知他的“凯叔讲故事”,但曾经的他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讲故事。

这是一次偶然的契机。

辞职后的凯叔,有了更多时间陪孩子,而他跟孩子最多的交流就是讲故事,女儿对他的故事十分入迷,所以出差时他也会将故事录音留给在家的女儿。

看着女儿喜欢听他讲故事,他想到了女儿那些同学,于是某一天将录音发在幼儿园班级群,一起分享给其他孩子。

这个无心插柳的举动,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家长孩子,都成了他的忠实听众。

秉着本身喜欢讲故事给孩子听,加上其他人的支持,他开始真正让他把这件事当成事业。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开了第一次线下交流会,租了一个最多容纳60人的小书店。

一开始还担心没人来的他,大概没想到,票一经发出,瞬间秒空。

于是他见到了很多一直听他讲故事的孩子,其中一个孩子根据凯叔的形象,亲手用彩泥制作了一个雕塑,接到礼物那一瞬,他被打动了。

也就是在那时,他坚定了这辈子努力的方向,要一直为孩子们讲故事。

在他看来,故事讲完后,还要让孩子有所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到了2014年,他终于创办了“凯叔讲故事”,天南地北的家长孩子,每天都守着,准时收听凯叔讲故事。

他用100%的努力和100%的真诚迎来了成功,如今,“凯叔讲故事”的品牌被越来越多人所熟知,灰姐身边也有些宝妈带着孩子听故事。

我们有时候很难预料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努力朝着一个方向前进,也许是成功,也许是失败。

我在凯叔身上看到了那种魄力,他勇敢地跳出了舒适圈,做好自己想做的事,走自己想走的路,为自己而活。

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个爱“折腾”的人——罗永浩。

6月12日晚间,罗永浩发微博说:

“明天我就将退出微博和所有社交平台,再次埋头创业去了。”

创业4次,失败四次,在最后一次选择直播带货赛道成功后,还是选择了退出,另起炉灶,进行第六次创业——进军AR。

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我很喜欢水木丁的一个评价:

“觉得罗永浩牛逼,是觉得他做人已经到了真自由的那个格局。

无论最后创业成功不成功,但他做人是真的很成功了。这个成功不是成功学的那个成功,是自由意志的成功。”

确实如此,罗永浩真正意义上做到了活得自由的人。

我们可能都困在某种传统里,比如选择好走的路,但他没有,他一直都在为自己而活。

有人问老罗:“你后悔吗?”

老罗说:“有些事不做,比失败遗憾多了。”

为什么很多人佩服罗永浩?

因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可以称之为鲁莽,但也可称之为勇气。

在罗永浩身上可以看到和凯叔一样的影子,在外人看来,他们一个“成功”,一个“失败”,但他们都是梦想的追逐者。

凯叔也曾说过:

“我拼尽全力,可以接受任何结果。

因为努力这件事,有时未必为了结果,而是为了此时对得起这个时代,此时对得起所有的机会,此时对得起自己。”

生命太短,没有时间留给遗憾。

把犹豫的时间留给行动。

在你决定去做的那一刻开始,你就离成功,近了一步。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