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终于出来营业了。
沉寂许久的她,这次和王家卫合作拍广告,让不少粉丝狠狠激动了一把。
与此同时,一波王菲的现场生图流出,但她53岁的状态却被网友吐槽“脸塌、凹陷、
王菲终于出来营业了。
沉寂许久的她,这次和王家卫合作拍广告,让不少粉丝狠狠激动了一把。
与此同时,一波王菲的现场生图流出,但她53岁的状态却被网友吐槽“脸塌、凹陷、法令纹重”。
王菲被骂,其实不是稀奇事。
她是被誉为“传奇”的女子,有着2段轰轰烈烈的婚姻,无数男人为之倾倒;在中年之至,一回头就让旧爱谢霆锋爱她爱得痴缠。
无数脏水、争议向她泼来,但她仍不为所动,活得云淡风轻。
这样“离经叛道”的王菲,怎么会不招人骂呢?
她凭什么爱过那么多男人?
都说,一生只爱一人,是这个世界最美好的童话。
但女神王菲,却从不信童话。
她爱过的男人有很多,那些缤纷的情史也一直为大众所津津乐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王菲踏入了音乐圈,成为了音乐教父戴思聪的学生。
爱情,也马不停蹄地向她赶来。
在一次演出时,王菲认识了黑豹乐队的成员栾树,两人很快谈起了恋爱。
但这段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一个叫窦唯的男人,让这段恋爱走向了终结。
外界将王菲、窦唯的这段感情描绘得很“传奇”,如同一部充斥着爱恨情仇的小说。
但对王菲本人而言,一切只是命中注定。
1996年,彼时的王菲已经是歌坛天后的地位。她却奉子成婚,对象是交往3年的男朋友窦唯。
窦唯虽是音乐才子,但还蜗居在北京的胡同旧屋中,没有人看好这段婚姻。
但王菲爱了就爱了。
接受采访时,她说:“我觉得爱情就是爱情啊,就算明天我爱上一个水管工也不奇怪啊。”
她放下天后的身段,三天两头从香港飞北京,和窦唯蜗居。
那时,最著名的就是王菲那张捂着鼻子上公厕的照片。
1997年,两人的孩子窦靖童出生了。
在大众以为这段感情会细水长流时,王菲和窦唯却以戏剧式的方式结束了。
1999年,有媒体拍到窦唯和摄影师高原吃饭的照片,面对记者的询问,窦唯面不改色地说道:她叫高原,我的爱人。
这段婚姻就此宣布破裂,王菲签下离婚协议,带走了2岁的女儿。
王菲爱得轰烈,走得也洒脱。
她没执着于上一段失败的感情中,在次年开启了与谢霆锋的11岁姐弟恋。
那时,谢霆锋当着众人的面,许下诺言,说25岁一定会娶王菲。
后来,王菲当了新娘,但新郎却是李亚鹏。
谢霆锋也转身和张柏芝闪电结婚。
在爱的这条道路上,王菲并不是一帆风顺。
正如网友的形容:“王菲的事业是常绿的青山,她的爱情生活是点缀青山的九曲十八弯。”
但她始终都相信爱,也愿意去爱。
如她自己所说:
“我和普通人一样,事业和爱情都需要。我从不强求什么,但来的时候也不想拒绝。”
“我觉得,爱就爱,不爱就不爱,爱就在一起,不爱了就分开,无所谓珍惜不珍惜。爱情这个东西,是没有完满结局的。”
或许正是这样的爱情观,才让她活得淡然,不把聚散分别放在眼里。
和李亚鹏离婚一年后,她和旧爱谢霆锋再续前缘,幸福至今。
作为一个离婚2次的女人,王菲是特立独行的,她没有死守着一个男人将就过完一生,也不需要任何一个男人为她负责,每一次聚散都无悔且坦然。
正因如此,有人骂她自私,结婚离婚都不考虑孩子;也有人骂她滥情,兜兜转转又和旧爱复合。
但她仍然不计代价地坚持着自我。
她为什么活得自私,不考虑孩子?
李亚鹏和王菲离婚时,在微博写道:我想要一个家庭,而你注定是一个传奇。
很多人在提到王菲时,也会说:天后有很多,王菲只有一个。
特立独行的性格,坚持做自己,成为了王菲身上最鲜明的特质。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有人问她:“现在最大的烦恼是什么?”
她淡淡地说:“太红了。”
有记者问她离婚手续办妥了吗?
她不屑地回答:“跟你有什么关系呀?”
在获奖的时候,发表的感言也别具一格:“我知道自己会唱歌,对于金曲奖评委对我的肯定,我也予以充分肯定。”
这样的王菲,在戴着面具的娱乐圈,可谓是一股清流。
她敢做自己,也不为任何人妥协,哪怕是面对自己的孩子。
对于王菲的“妈妈”身份,外界存在的质疑有很多。
离婚2次、多段感情、姐弟恋等字眼,让王菲在世俗上被打上了标签。
她也从没有在公众面前打造自己的妈妈人设。
在第一次离婚后,有媒体问王菲给童童找个什么样的爸爸。
她毫不犹豫地说:“我从来没想过要帮她找一个理想的父亲,我觉得我即使将来找伴侣,找的也是我的伴侣,她本身就有她的父亲。”
显然,王菲并不符合世俗观念中含辛茹苦、奉献隐忍的“好”妈妈形象。
从来没有“为了孩子隐忍,所以不离婚”的举动。
她的感情生活,跟自己的孩子似乎没有任何关系,到了该离开的阶段,就选择洒脱向前。
很多人都认为离婚对孩子是最大的伤害。
但从研究调查来看,对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和行为模式,影响最为严重的,是那些没离婚,却都是矛盾的家庭。
真正伤害孩子的,从来都不是父母离婚,而是不够多的爱和关注。
王菲离婚2次,但她给足了两个孩子爱与自由,成长得有规矩也善良。
窦靖童会支持王菲做自己想做的,李嫣在网友斥责王菲不负责时,会站出来维护:“是我了解我妈,还是你了解我妈!”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声音:为了孩子,我不能离婚;为了孩子,我可以牺牲自己的幸福;只要孩子好,我妥协多少次都愿意......
但王菲不是这样的,她打破了传统父母的样子,打破了女性的“舒适区”,在做自己的路上越走越远,拥有了自我、事业、孩子、爱情。
这样“自私”又活得幸福的王菲,谁看了不会眼红想“骂”几句?
为什么像王菲这样活,就该被骂?
王菲为什么会被骂?而且还被很多女性骂?
一位知乎网友的高赞回答,似乎揭开了真相。
“她活出了很多人不敢的人生。”
在我们世俗的认知里,王菲是一个“离异两次的女性”“两个孩子的妈”,也是“上了年纪的中年妇女”。
但她的所作所为,却浑然脱离了这些身份群体。
这样的王菲,的确很与众不同。
但,活得和大多数人不一样,就一定要被骂吗?
从互联网的骂战对象来看,是这样的。
比如,那个57岁选择离家出走的苏阿姨。
骂她的人都骂她自私,抛弃家庭,却看不到她被丈夫家暴多年、为家庭奉献半生的现实。
如她自己所说:“我自认为,我已经完成一个妻子、母亲、外婆应该做的一切职责,从今天起,我想做我自己。”
我们总是陷在世俗的条框里,看别人成功,便说无商不奸;看别人大胆寻找真爱,便说伤风败俗;但没有伤害别人去过自己想过的人生,并没有错,也不该被骂。
在心理学上,有一句话叫:嫉妒是对一个人最高的认同。
互联网上掀起的骂战,常常离不开人们内心那个“嫉妒小孩”的作祟。
每个人的内在都存在着嫉妒的部分。
它是生而为人都有的一部分,是正常的,也是自然的反应。
你可以回想,我们在什么时候,最容易产生嫉妒的情绪呢?
因为别人做了我们不敢的事情;
因为别人活出了我追求已久的人生;
因为别人拥有了我向往的亲密关系……
我却做不到……
这种向外投射的情绪,其实是在提醒我们,你对自己的不满,以及你最渴望被满足的需求。
你可以试着去追溯一下“嫉妒”的源头,他们触碰到了你内心的哪个部分?
当你嫉妒,你的内心一定会产生两种力量,一是失望,二是愤怒。
而藏在这两种情绪背后的,是一个很深的限制性信念:
我不够好;我必须要比别人好,才值得被爱。
这些信念,大部分来自我们的原生家庭。
或许,是你有着一对挑剔你的父母,他们常常对你说:别人家的孩子多好。
或许,是让你想起了自己失败被父母责罚的经历?
或许,是你经常被父母否定,于是也从内心深处感觉自己“不够好”。
仿佛你只有超过了所有的人,才能证明“我是不错的”。
总之,嫉妒的情绪,是让我们看见自己暂时没有得到的东西,以及逃避的内在需求。
德芬老师曾说过:
“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嫉妒情绪的时候,试着把它转成祝福给对方。因为投射祝福的能量会把你所羡慕的东西也吸引过来,因为正能量的频率总是相吸的。”
另外,去向内拥抱你的内在小孩,去看看内在那个觉得“自己不够好”的小孩。
ta在看见比自己优秀的人,总会说出这样的声音:你看,ta好优秀,我太差劲了,我一点都不如ta。
不懂得拥抱自己内在小孩的人,就容易被这个让自己痛苦的声音带跑,从而升起对他人的敌意。
让我们培养一个新的声音,去对你内在的小孩说:我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他是他,我是我,我有的他也未必拥有。
然后去列举自己生命中的“得到”,感恩这些恩典,你的目光就不会盯着对方有,你没有的东西了,也能更顺畅地给他人送去祝福。
亲爱的,当我们能做到允许自己做自己,允许别人做别人, 你才能真正的去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