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到的是这么多荒地为什么不建房子给我住。
浦东看到的是才这么些土地不够开发几年的,未来人工智能、大飞机、半导体、软件、互联网、医药、机器人等等高科技产业园区用地
你看到的是这么多荒地为什么不建房子给我住。
浦东看到的是才这么些土地不够开发几年的,未来人工智能、大飞机、半导体、软件、互联网、医药、机器人等等高科技产业园区用地很紧缺啊。
天真的小可爱。
首先,我想问问这些小可爱们,你们不会真的天真地认为北京,上海的房子贵,是因为缺地,导致缺房子的原因吧。
吸收一个外地人进来安居,就意味着这个城市要负责ta,包括ta所有后代的所有生存需求。
这个新上海/深圳人是人才,但是ta的子女不一定是人才,但是这个不是人才的子女,就算很“废物”,就算在上海/深圳住贫民窟,也不会离开,那为了“和谐”怎么做呢?
那就拿大量的钱建廉租房、经适房,让这些“无能”的(新)本地人住,说白了就是花钱买安定。
比如吸引100万新人才进来建设城市,假设这些人的后代中有50万不是人才,那这50万人也不会离开(你有见过几个住在棚户区的北京人,上海人,香港人会离开去更低房价的城市?),那城市为了安定就要花钱养着他们。
就相当于,你有能耐住五星级酒店,但是你的儿子没有这个能耐,那五星级酒店就需要贴钱让你儿子继续住在该酒店。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让这100万人才,即可以让他们建设城市,又不会他们将来成为城市负担呢?
现在,大多数人的共同认知都是: 一线城市通过高房价 子女教育就可以了。
这种“绅士”的方式,可以请你们在建设完之后,在子女教育阶段(四十左右),乖乖地离开北上深,回到其他地方去。
让其他地方负责你们子女教育成本,负责你这个“废电池”的医疗、养老成本。
何乐而不为呢?
你说你不上套?
你能吗?
给优质企业免费提供商业用地,留住大量的优质岗位,你能抵御得住“高薪职位”吗?
看看特区给企鹅提供的新办公用地吧,这么好一个半岛,几乎是“零成本”送地。
这个半岛要是拿去开发房地产,价值应该比一个中部省份GDP还要高,为什么特区要白送企鹅。
因为,要留住优质岗位。
优质岗位在,就能一茬一茬的割年轻人韭菜,就能源源不断地“白嫖”年轻人的电力。
而,高房价和低学区房,就可以不用负责任。
再举一个例子,为什么苏州极力排斥跟上海直接地铁联通。
因为,苏州如果跟上海直接地铁联通,苏州将会变成上海的“睡城”。
没有通勤问题,上海给你2万工资,苏州给你1万工资,你选哪个?
那苏州的当地企业怎么竞争,不可能跟着上海的工资水平吧,那还不如企业留在上海。
年轻人白天通过地铁去建设上海,给上海缴纳五险一金。
晚上回到苏州的房子里。
苏州呢?
需要把建设用地拿出来给这些“建设上海的人”住。
需要把教育资源让出来给这些“建设上海的人”的子女就读。
需要花大量的钱建基础设施,满足这些“建设上海”的人活动。
需要管这些人的生病、养老……
所以,上海很乐见地铁直通苏州,苏州则很反感。
一个很现实的案例,就是上海的松江和南汇,地铁9号线、16号线的开通,直接将这两个地方变为上海市区的“睡城”。
你还在天真地问: 有那么多地,为什么不拿来建房子?
最后,回过头来说16号线沿线土地。
16号线周浦东旁边的九龙仓-兰亭,绿地-柏澜晶舍等次新房,均价都到7万了。
这些地拿来卖,可值钱了。
根据上面说的,上海可不会这么傻,让你们安居下来,做苏州都不愿意做得“傻活”。
并且根据规划这些地虽然现在都是荒地,但是基本都已经做了规划。
作为张江南延的预备用地
张江现在已经没有可用的土地了,但是张江还在高速发展中,需要大量的土地,而张江南扩规划已经出来了,16号线沿线一直到航头,都在张江南扩范围里面。
现在很多产业区已经开始建设了,
比如康桥的机器人谷,周浦东的医药谷……
就是说现在这块地,已经是作为未来几十年某个产业的用地,现在是还没有多少企业进来,但是也要先留着,进来一个企业开发一块地,慢慢引企,慢慢开发地……
比如说,上海规划某块地是要预留给100家半导体企业的。
但是,目前只吸引到20家,那剩下80家的用地就先养草。
这就是为什么这些地可值钱了,上海还让它们荒着的原因。
你看到的是这么多荒地为什么不建房子给我住。
上海看到的是才这么些土地不够开发几年的,未来高科技园区用地很紧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