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贯整个大武昌片区的武汉地铁5号线,已于2021年12月26日上午正式开通运营,至此,线路号为个位数的武汉所有地铁线路中,仅剩一条未开通,更准确地说,这条未开通的个位数线路目前还处
纵贯整个大武昌片区的武汉地铁5号线,已于2021年12月26日上午正式开通运营,至此,线路号为个位数的武汉所有地铁线路中,仅剩一条未开通,更准确地说,这条未开通的个位数线路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离落地实施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截至目前,武汉所有线路号为个位数的地铁线路中,1号至8号均已通车运营,仅剩9号线尚未开通,而9号线现在的处境可以说有点尴尬,其不仅仅是未开通运营,而且是还没有拿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准生证”,目前还处于规划阶段。
为何其它路号为个位数的线路都已经开通运营了,而9号线却还停留在规划阶段?如此巨大的进度差异是如何产生的?
熟悉武汉地铁规划与上报历史的朋友应该不难发现,武汉地铁9号线在规划层面初步面世的时间并不比其它个位数线路晚,甚至可以说比某些个位数线路规划的还要早一些。那为什么其它线路从规划到落地实施到开通运营都一帆风顺,而规划较早的9号线却至今仍未落地呢?
武汉地铁9号线的规划大约在10年前就提上了相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目前的进度落后于其它个位数线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个是最开始规划的线路走向不太合理。大概十年前,9号线规划的线路走向是由武汉植物园经鲁磨路、民族大道、江夏大道、阳光大道至江夏纸坊城区。而当时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审批的线路,却只是其中的一段,即由武汉植物园经鲁磨路、民族大道至城铁汤逊湖站。
这一段从地铁的建设角度来讲,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缺陷,一个是两端都属于生态保护区,起点属于东湖风景区的保护范围内,终点属于汤逊湖生态保护范围内,两端建设地铁停车场都有难度。
另外一个缺陷是这一段的总里程太短,总长度大概只有10公里左右,里程太短,从投资回报的角度来讲显然是不合适的,再者,从方便运营的角度来说,一条独立的地铁线路里程太短,也会给运营工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这些原因,当时规划的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上报给国家有关部门审批后,并未顺利通过审批。
除了上面说的因素以外,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原因,导致十年前规划的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未被批复,那就是其中一段与武汉至咸宁的城际铁路走向高度重合,在当时来讲,存在重复投资的可能。
9号线在第四轮规划上报国家部委审批被驳回后,武汉市规划部门响应沿线群众的呼声,更改了两次规划走向,一次是改成走鲁磨路、民族大道到了城铁汤逊湖站之后往东拐向东湖高新区左岭地区,另外一次是因江夏庙山等地居民多次向有关部门建言后,改成了走鲁磨路、民族大道、江夏大道到江夏五里界,这个走向就是现阶段9号线的规划走向。
目前来看,9号线可能会在第五轮规划中上报国家发改委审批,至于能否审批通过,还要看其途经的东湖高新区、江夏区对这条线路的重视程度,如果两个区都非常重视这条线路,希望其尽快落地实施,则9号线在第五轮规划中审批通过的概率较高,反之则可能还要再等等。
如果9号线在第五轮规划上报中获得国家批复,其实际开通运营的日期则可能在2030年左右,也就是说,武汉所有个位数线路号的地铁线路全部开通运营,可能还要等十年左右。
从民生角度来讲,武汉地铁9号线可以说是一条实实在在的民生线,沿线居民小区和高校众多,出行需求非常大,开通后,客流应该是有保障的,期望9号线能够在第五轮规划中力争获得批复,让民族大道和江夏大道沿线居民出行更加便捷,能够享受到地铁带来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