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除了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还要扫描“场所码”,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
如何一屏展示“乘车码”、“健康码
常态化疫情防控之下,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除了要全程规范佩戴口罩,还要扫描“场所码”,持72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内核酸采样证明。
如何一屏展示“乘车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避免多次切换或重复扫描“场所码”?结合本月10日上线的“随申行”APP,小交整理了最新的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对江轮渡的攻略,详见↓
自“随申行”APP10月10日正式上线后,智能手机用户乘坐公交车、轮渡、部分地铁等实现“一码通行”。(乘坐地铁:需要成为白名单用户并且在11条指定线路试点);无智能手机用户乘坐公交车辆实现“一卡通行”。
智能手机用户“一码通行”
“随申行”结合了“随申办”的核心功能“随申码”,集成健康码、公交码、地铁码等多码合一,进入APP就可以一屏展示“乘车码”、“健康码”和“核酸检测结果”的状态,无需再切换APP或者重复扫描“场所码”;进入商场等设置数字哨兵的公共场所时,可同样使用“随申行”一键展码,真正实现“一码畅行”。
据了解,“随申行”APP正在开展“随申码”乘地铁招募活动,报名就有可能成为5万名白名单用户,在11条轨道交通线路的指定闸机刷“随申码”乘坐地铁。快去下载体验吧!
无智能手机用户“一卡通行”
目前,全市公交车辆的“一码通行”改造已经完毕,乘客使用已关联身份信息的交通卡(含实体卡和手机交通卡),无需扫场所码了。
为了更方便地找到自己的乘车情况
小交重新整理了乘车攻略,见下图↓
✦
第一类:使用智能手机的乘客
第二类:无智能手机,使用保通卡
电子盲人证、交通卡的乘客
第三类:无智能手机,携带法定身份证件的乘客
第四类:其他情况
编辑:庄依瑶、戎嘉旎
自2022年5月22日起,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6号线、10号线、16号线恢复运营,运营时段均为7:00-20:00,其他线路仍暂停运营。后续,上海地铁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适时调整运力,或增加恢复运营线路。乘坐轨道交通,请务必遵守各项疫情防控措施。
此次恢复运营的线路中,3号线连接上海火车站和上海南站枢纽,又贯穿中心城区,并在虹桥路站可换乘10号线;10号线连接虹桥枢纽,贯穿中心城区,在浦东港城路站可换乘6号线;6号线和16号线是服务浦东新区的主要线路。
市交通委介绍,要做好公共交通恢复运营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既需要运营企业严格落实交通工具、营运人员的各项防疫措施,也需要广大市民配合和遵守有关的防疫要求。
对乘客的提示,第一项就是要规范佩戴好口罩,不戴口罩不能上车,同时健康码是绿色,48小时核酸是阴性,体温也是正常的。
上海地铁后续安排
后续,上海地铁将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客流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运力,并及时对外发布。敬请关注上海地铁官方微信、微博(@上海地铁shmetro)、及“Metro大都会”APP等,获取相关疫情防控及运营调整信息。
疫情期间乘坐轨道交通时,请您务必做好疫情防控措施:
乘坐上海地铁,进站前应先扫描“场所码”,安检时主动出示“健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