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作什么意思「为什么1读成yao」

很多人会发现我们说电话号码时一般都会说“幺36,幺58,幺幺零”,而很少说“一一零,一一九”,怎么会这样呢?
先简单说一下这样读法的历史,其实不止1读成幺,其他数字也有不同的读法,“12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7 23:51:15

很多人会发现我们说电话号码时一般都会说“幺36,幺58,幺幺零”,而很少说“一一零,一一九”,怎么会这样呢?

先简单说一下这样读法的历史,其实不止1读成幺,其他数字也有不同的读法,“1234567890”对应的读法是“幺两三四五六拐怕狗洞”,“洞拐”即是“07”。在一些电视里关于军队/特警演习时,我们会常听到“洞拐洞拐,我是洞幺”其实说的就是数字代号的另类读法。

由上述可知,数字的另类读法其实就是来源于军事活动。在战争年代,由于通讯技术的限制,通话清晰度较差,如果按照正常的数字读法可能会令听者出错,特别是1、2、8、9、0的读法是最容易听错的,为了避免出错,就把1读成“幺”,而且“幺”也有小的意思,二读成“两”,8读成怕,9读成狗,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区辨开了,军队里的传统这样逐渐流传开来并影响到民间。

这里从语音的角度重点说一下为什么1是比较容易听错的。1的韵母是“i”,发这个音时,嘴巴不需要打开,气流震动声带的幅度较小,而且气流需要在口腔形成阻碍和摩擦,不像“a”,把嘴巴张开大大的,气流出来很顺畅,所以最终导致了i的音注定是比较弱势的。为了避免听者出错,我们在说比较容易混淆的数字时,就会把数字用另外一种读音读出来。这种情况在说英文字母也会出现,很多字母都避开i的读音,比如,在做选择题或抢答的时候,我们会把B读成boy,C读成cat,D读成dog,E读成egg。

微信普及之前经常遇到有人坐地铁,要去某个地方或找某个人,到了站就跟人打电话问从哪个出口出,地铁人又多,然后就听到这样的对话:“喂,我到了,从哪个出口出?我现在在B出口,AB的B”。“不是,不是B出口,是E出口,ABCDE的E”“什么?ABCD的D?……”由于这几个字母都是以“i”作为元音,所以在嘈杂的环境里很难区辨清楚,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俩人半天在核对出口的尴尬情景。

综上所述,把1读成yao,是首先因为1的发音较为弱势,在某些情景下很容易听岔,特别是在军事领域,再者由于旧时军事通讯技术限制,通话质量不好,所以就衍生出了中文数字的另类读法了。后面这种习惯扩展到民间,就一直流传开来了。

1为什么念做Yao?

这样的叫法源于部队

第一,由于“1”和“7”的发音和发音部位接近,所以说话者通常担心对方听不清楚自己的发音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会把“1(yī)”发成“yāo”;

第二,汉语韵母中“i"的使用频率最低,清晰度最差,发音部位高,韵母“a”是我们出生后最容易掌握最容易发的音,所以“1(yao)”的发音易于被人们选用。

第三,因为“yao”的读音比“yi”重,发音更响亮,所以在读一些大家都认同的,有着特殊意义的数字时,为了强调或突出它们的重要性,我们就读“yao”。

第四,解放战争后期及建国后,解放军普遍装备了无线电报话机(电台),无线电波大多通过大气层传输,且受电台功率,天气,地形,时间段等恶劣自然条件影响制约,通信信号经常处于微弱失真状况。

我军无线电报话通信兵前辈们在通话实践中发现,阿拉伯数字的汉语读音,有的韵母相同,有的音域相近,经过各种恶劣条件传输后的电波所载的话语,发生很大变音,不利于迅速准确辨别收听,于是,他们创造了“1读妖,2读两,7读拐,9读勾,0读洞,其他3,4,5,6,8读音不变”的“无线电报话通信语言”,总参通信兵部规定在全军统一使用。

而新中国成立以后,这套特殊读音,也就由军事领域传入寻常百姓家。到了今天,人们仍乐于接受“yao”的读音。

扩展资料:

其他数字读音:

“两”和“二”——具有语义等同关系和语用替代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对“两”第一个义项的解释是:一个加一个是两个;对“二”的解释是:一加一后所得的数目。因此,“二”和“两”都是数词(“两”亦是量词),二者在表示数目时是等同关系。

“拐”和“七”——具有字形摹状关系。“拐”的主要义项是“转变方向”。因此,从语义上看,“拐”和“七”并无必然的联系。

用“拐”代替“七”,从修辞上说,是一种字形“摹状”方法,即依照“七”或“7”的字形而称之。《现代汉语词典》对“拐”第五个义项的解释是:说数字时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7”。

“钩”和“九”——具有字形摹状和方音近似关系。“钩”的主要义项是“钩子”“成钩形的汉字笔画”等。从语义上看,“钩”与“九”也没有必然的联系。但从字形上看,汉字小写数字中的“九”主体笔势呈钩形,阿拉伯数字中的“9”则更像一个钩子。

此外,从读音上看,在一些方言中,“九”的发音近似“钩”,这也是形成“钩”和“九”联系的原因之一。《现代汉语词典》对“钩”第八个义项的解释是:说数字时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9”。

“洞”和“〇”——具有字形摹状关系。汉语中“〇”是一个数词,表示“数字中的空位”,同“零”;“洞”的第一义项是“物体中间的穿通的或凹入较深的部分”。显然,从语义上看,“洞”和“〇”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考察二者读音,似乎也找不到相互关联的因素。

但是,从字形上看,无论是汉字小写数字“〇”,还是阿拉伯数字“0”,都像一个洞的平面图形。因此,二者之间自然构成字形摹状关系。《现代汉语词典》对“洞”第三个义项的解释是:说数字时在某些场合用来代替“〇”。

参考资料:中国在线-军事频道

为什么有的地方要把1念成yao?

网友回答:很多人意识到我们念110的时候并不是发“一一零”的音而是“幺幺零”,然而查阅字典,标准的念法确是yi。那么究竟为什么1要念成yao呢?方言原因,yao是贵州云南那边的方言,有宝贝的意思。因为1是一数字的开始,孩子也是一个家庭的开始,所以云南的家庭往往叫小孩为yao,意思很宝贝这个孩子。当然这种说法可能只是个民间故事了。因为1和7的读音很像,容易搞混,为了区分,人们就把1读成yao,慢慢地流传开来。

网友回答:一读称幺是有历史原因,比如幺鸡。但幺同时又是指最小者,比如幺妹。就是说幺可以是最大,也可以是最小。有一句话叫三一如六,尤其湖南、湖北地区存在。湖南就有三一重工这个企业。黄种人最早总共有三个支系,N系极北基因为老大支系,O1二黎为老二支系,通常称九黎,O2O3苗蛮为老三支系。O1属于沿海支,后来N和O2O3脱离了九黎体系变成了内陆支。也就是老大和老三脱离了九黎体系,他们与白种中的以扫群体组成了新的联姻联盟,也就是帝尧集团。而以扫这支白种坚持认七仙女族群嫁给九黎后,剩下的六支母系部落为祖先,也就是六祖的由来。这样组成的帝尧联盟就有了三一如六的说法。

网友回答:不是有的地方,是全中国都这么念。具体还得分,比如:天下第一,一清二白,一心一意。如果要念成幺,天下第幺?幺清二白?幺心幺意?那得多别扭。如果是数字的话就无所谓了,怎么念都通顺。

网友回答:主要是军事方面的。大家在语音沟通的时候呢,由于中国各地的方言。或者普通话不标准。或者外界的环境,声音很嘈杂。127的读音都有可能造成混淆。所以把一读成幺。把二读成两。把七读成拐。

网友回答:“一”读成“腰”,“七”读成“拐”,“零”读成“洞”,“二”读成“两”。这是过去报务人员语音联络时的读法。理由很简单:在电话和报话机里,“一”和“七”在多数口音里读音相当接近,“零”容易和“两”相混。所以约定在口传数码时换成上述读法。这个读法后来在其他场合也沿用了。但只限非正式场合,也只有报数码时才这样念。有意思的是,赌场里一百年前就把“一”称作“幺”,但只限于读骰子的点,其他地方不能这样读。连带着牌九里的一点也读“幺”。舞台上的略带斜的站姿,也照牌九里的四点的样子,叫成“幺三式”。

网友回答:因韵母i出现频率最小,清晰度最差,所以在以前科技不发达,信息靠口口相传战争年代,为了准确就把1念成yao,并渐渐流传开来。

网友回答:yao的说法起源于战争年代。军事上士兵交换信息经常会用到数字,比如敌军距离我军多少距离,敌军何时发动进攻……而那个时候士兵们都来自天南地北,各个地区口音都不相同,在交流的时候经常出问题。为了统一确定,军中就规定了1-9的念法,分别念成:幺、两、叁、肆、伍、六、拐、八、勾、洞、九。其实除了1,2的发音才是最乱的。以前在南方地区,人们习惯把2念成ni,为了统一才改称了er。而0,也是因为南方士兵前后鼻音发音不清楚,才统一为“洞”的音。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