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不知道,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地铁基本都不赚钱。前段时间有个奇葩新闻,浙江某小区业主为了把自己的小区几乘地铁房,拿出40万巨资要求地铁。是的,你没听错,这位业主是认真的,可他
你可能不知道,全国几十个城市的地铁基本都不赚钱。前段时间有个奇葩新闻,浙江某小区业主为了把自己的小区几乘地铁房,拿出40万巨资要求地铁。是的,你没听错,这位业主是认真的,可他可能不知道修一条地铁要烧多少钱。地铁或轻轨每公里的造价是以亿为单位的,2017年批复的广州地铁第三期每公里造价达8.5亿元,长沙地铁第三期每公里造价也达到了6.9亿元。造地铁已经很烧钱了,但养地铁?也很烧钱。界面新闻查询了地铁公司的财报,发现大多数城市的地铁全靠政府补贴才能实现利润转正。22个主要城市除了深圳、武汉、南昌、济南、沈阳、厦门、兰州之外,其他城市没有政府补贴都在亏损。还有很多城市即使加上了政府补贴,地铁公司还是亏损的。比如杭州,2020年获得补贴2.92亿元,然后继续亏损11.62亿。毫不意外的是,北京获得了最多的补贴,2020年高达104.63亿。成功填掉了原本73.07亿元的亏损,最让人意外的是深圳虽然补贴只有0.36亿,但111.02亿的全年利润超过了其他21加的总和,怎么做到的?真正的客流量虽然很高,但与北上广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北京的天通苑、北上海人民广场、广州的体育七,乘客要是没有十八般武艺,根本挤不上去。所以在票价差不多的情况下,深圳地铁的营收应该没有北上广告。深圳的秘密武器叫toad,最早来自香港。现在的楼盘热门标签,具体做法是在轨道交通占上方开发房地产,很多站点、地下室、大型购物商场,地上是物业,这都是收入来源。深圳地铁208亿的营收中,将近150亿元来自房地产收入。果然,宇宙的尽头还是房地产,不是每一座城市都是深圳,其他城市最大的问题还是怎么搞钱。一般来说,地铁票价和广告收入只能收回30%的建设和运营成本,70%需要政府补贴。可今年的环境是地主。也没有余粮了。财政不是无底洞,就连经济强势也很难撑起每年几十亿的补贴,更别说三四线城市了。有些地方好不容易建成的轻轨,没几年就弃用了,主要原因就是客流不足,地方财力负担不起。有的地方公交车都停了,未来地铁会不会停呢?地铁作为民生工程,财政补贴是理所当然的,但任何基础设施要考虑公共属性,也要考虑经济属性,毕竟真金白银的天价投资,最终都是全体市民买单。未来的城市地铁格局应该还处于存量时代。我国的人口增长和城镇化的趋势是,2021年净增人口48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72%。接下来的城镇化主要是城市之间的流动,由中小城市向中心城市、大城市圈集聚。所以当前新的地铁线路主要来自一二线大城市,在这些城市,轨道交通其实仍然不够。另外,一些经济数据不达标甚至人口净流出的三四线城市,说实话没太大必要造地铁,你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