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每个城市都有吗「地铁是否合适所有城市」

地铁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大城市,尤其是千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地铁一通黄金万两的基建模式,是应该好好反思了。
世界两种模式
第一种,美国模式,也就是车轮国家。维持基础的铁路,而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3 13:54:54

地铁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大城市,尤其是千万人口以上的超级城市。地铁一通黄金万两的基建模式,是应该好好反思了。

世界两种模式

第一种,美国模式,也就是车轮国家。维持基础的铁路,而大力开发和维持高速公路。这种模式好处是带动汽车产业、自驾游、公路基建。坏处也很明显,没有那么大国土面积,没有强大的汽车产业,根本无法维持。

第二种,日本模式,也就是地面铁路模式。以地面铁路为主,地铁换乘为辅。从东京通勤到周围县市,1小时能跑到千叶的成田机场(1小时11分、2680日元)、神奈川的镰仓(1小时13分、940日元),距离都是50公里以上的。注意,这不是新干线,都只是市区地铁换乘JR铁路,也就是俗称的通勤铁路。好处是运能大、车次多,适合地少人多的东亚社会。

那么对我们有什么借鉴意义?绝对有!

地面铁路优于地铁

1运能。这完全没法对比,地铁和铁路比运能,好比一个越野车,一个是小轿车,根本没什么好说的了。

2枢纽。地铁车站无法成为交通枢纽,运量决定了格局。只有虹桥枢纽,南站枢纽,没听说过世纪大道枢纽。地铁因为其地下的局限性,以及多条地铁穿插难度,无法承载大运量的枢纽。铁路完全没这个问题,而铁路定位就是作为枢纽工具的,让大量人员通过铁路集散,然后再通过通勤铁路、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地铁等方式进行输送。

3越行。这个上海11号线深有体会,从花桥到徐家汇,估计半条命都没有了。2号线搞也是如此,两个机场非但不能联通,只能是傻坐,亡羊补牢的搞机场联络线。16号线现在搞大站车,虽然有很多限制,但是终于朝着越行车前进一大步了。

4扩建。这个是最关键的,原先那些边远郊区,设计运能不足,只有通过扩建来弥补。这在地面铁路方面,简直是易如反掌!

说了那么多,为什么国内发展地铁,而忽视地铁铁路?其实地面铁路劣势也不是没有,就是征地成本大,城市被铁路分割,汽车通勤会受到很大影响。但事情都有两面性,不付出代价,是无法达到城市高速通勤的目的。解决千万人通勤问题,还是照顾汽车通行,必须有所取舍。

不过,由于一线城市发展过快,过于饱和,城市留白几乎消耗殆尽。

好在现在大城市,例如上海深圳都开始重视地面铁路,开始规划市域铁路,上海未来主要就是建造市域线,连接郊区和市区,以及上海周边城市,这样可以极大拉近郊区与市区距离,为老百姓安居乐意做出积极贡献。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