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人,不是车,要找的不是路,是标志性建筑物”近日,一外地老年乘客向西安轨道集团提出建议,希望地铁站导向标识少设置群众不熟悉的街道、路名,以尽可能照顾市民出行习惯。
相比
近日,一外地老年乘客向西安轨道集团提出建议,希望地铁站导向标识少设置群众不熟悉的街道、路名,以尽可能照顾市民出行习惯。
相比于地铁站周边的建筑物,道路在命名后很少发生变化,因此,地铁站点的导向标识一般偏向于以道路进行指引。但应看到,道路名称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不像标志性建筑物具体、明确。同时,地铁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根本目标是服务市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而不是没出站点就得问路,出了站点还得绕路。
(西安地铁五路口站)
存在问题:1、目前,城区的地铁站导向牌、导向图标识主要以路名为主,部分站点有机关、单位、学校、医院等,很少有小区名称、商业建筑等。在近郊正在建设的开发区,导向标识则几乎“全都是路”,对于外地群众和没有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很不方便。
2、以西安地铁一、四号线“五路口”站为例,该站共有A—F等六个出口,22个导向指引。其中,除了革命公园、西安市体育场、西安火车站、民乐园步行街、西安市实验小学外,17个为道路名称。
3、在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一号线“上林路”站,该站即将作为与十六号线的换乘站点,但A-D等四个出口,除标识“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陕西师大奥林匹克花园附属中学”一般地标外,其他出口标识全都是道路名称。
4、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城市开始解决这一民生“堵点”,地铁站内也可以设置商业性建筑物导向标识。如北京地铁是由其内部的一家资源开发公司负责,每个出口只标识最近的主要道路名称,并以地铁站内500米的范围为半径,标注车站附近的地标建筑和主要街区;长沙是地铁部门对外发布车站导向标识有偿使用公告,明确合作对象和合作期限,对附近商业信息进行导向标注;成都地铁以出站闸机为轴,将车站出入口信息集中起来,增强地铁导向标识与周边商业环境氛围的匹配程度。
(西安地铁上林路站)
因此建议:1、一是进一步优化地铁站点导向标识,每个出站口只标识一条主要道路名称,或两条主要道路交叉口。二是优先标识学校、医院、服务市民的行政单位、体现西安文化的景点等机构名称,三是在站点导向中增加“距离”元素,帮助乘客更加快速找准目的地。
2、借鉴北京、长沙、成都等地的做法,制定地铁站小区、商场等商业建筑设置导向标识的半径范围、基本条件、时间期限及费用收取标准等,有偿允许在地铁站内进行商业信息导向牌的标识发布,以照顾广大乘客的基本出行习惯,积极回应市民需求和诉求。
西安地铁标志被称作“城墙章”,外方内圆的设计,采用了西安的标志性建筑城墙的造型,充分的代表了西安的古文化,而方形的地铁标识在中国还是第一例,我国其他城市的地铁标识多是圆形或者不规则形状。
同时为了突出中国特色,标识也采用了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红,在交通设施中也是引人注目的警示色,能够起到突出的作用;其次,它采用城墙作为基本形状,白色和红色也是色彩上反差对比突出的搭配,同时也象征着地铁是一种公共设施,是纯洁的,没有杂质的。
外面采用了城墙垛口的形状,内侧的椭圆既代表城墙的城门,也是地铁隧道的造型,二者公共构成了一个M型,也是地铁metro在国际上的公认的标识,线条流畅,也象征着地铁运行的通畅。
此外,这个作品也和2008年奥运会的标识“中国印”在某种程度上异曲同工,体现了历史的记忆。 西安地铁标识又被民间亲切地称作“毛毛虫”,就好像一只卡通的毛虫穿行在城市的地底,等待着羽化成蝶的时刻。
扩展资料:
地铁交通对于一座城市来说,不仅在缓解交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改变社会生活方式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更是一座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具体体现和象征。
西安地铁“一站一logo”是西安地铁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每个车站的独立LOGO结合各车站特色采用“城墙章”式的矩形图案设计。
在车站立柱、屏蔽门盖板、导向牌等,车站显著的位置,配合颜楷字体的站名出现。方便乘客识别具体车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地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