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相对于原著,虽然删去了原小说《林海雪原》中山里出身的侦察英雄栾家超,也除去了杨子荣身上的“匪气”,但最吸引人的地方仍是杨子荣冒充土匪副官胡彪“舌
在京剧《智取威虎山》中,相对于原著,虽然删去了原小说《林海雪原》中山里出身的侦察英雄栾家超,也除去了杨子荣身上的“匪气”,但最吸引人的地方仍是杨子荣冒充土匪副官胡彪“舌战栾平”的场面。
“样板戏”是“文革”时期极左政治开创“无产阶级文艺新纪元”的集中体现。它在文艺观念上将“文艺为政治服务”图解为对政治斗争的直接参与,而把“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直接简化为工农兵形象“占领”舞台,是“文艺为政治服务,文艺为工农兵服务”思想的极端化表现。
“样板戏”在题材和内容上,力图勾勒中国无产阶级的革命历史。其艺术样式包含了传统的中国戏剧京剧和来自西方的芭蕾舞、交响乐等现代艺术。在表现方式上,则以“三突出”原则塑造“高、大、全”式的英雄人物,再次实施并强行推广“三结合”创作方法。“三突出”原则: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
但也不能讳言,“样板戏”在中国京剧史上也是有一定贡献的,比如:实现了中国传统京剧音乐的突破,把西方交响乐移植到了京剧舞台上,而且做好水乳交融。只要舞台一响起“穿林海”的前奏,台下就会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就是确实的例证。另外,在人物形象的提炼上,也确实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再有,唱词更加凝炼、合理,摒弃了传统中那些没用的虚词垫句,而且唱腔的难度极高,对演员的要求也极其苛刻等等。总之,对待样板戏,应该客观地看待,即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极力拨高。而对于成为“样板”前的原作,也要客观看待,他是在打造成精品前的坯子,没有这种坯子,就不可能出现后来的“样板”。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1964年版本的《智取威虎山》发动群众一场,演员表如下:
李仲林———杨子荣
纪玉良———少剑波
小王桂卿——李永奇
郭玉蓉———李 母
贺永华———座山雕
小三王桂卿—高 波
熊志麟———栾 平
李秋森———孙达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