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贾平时很少看电视,但是看《神探狄仁杰》和《包青天》等破案剧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一直被吸引着,想看到电视的最后。
看其他一些侦探剧也是这样的。
很多侦探剧的套路,一开始
老贾平时很少看电视,但是看《神探狄仁杰》和《包青天》等破案剧的时候。不由自主的会一直被吸引着,想看到电视的最后。
看其他一些侦探剧也是这样的。
很多侦探剧的套路,一开始就会是个悬念或者是个冲突爆发点,最常见的就是发生命案了。或者是一大群人在一起打斗,一大群人在一起发生各种冲突等等。
这个时候就会吸引人往下面看,之前究竟是发生什么事情呢?如果是命案的话,就会猜想究竟谁是凶手。
每当我们往下看,看着好像猜到谁是凶手之后,但是剧情又反转了,剧中一个很不起眼的一个人,或者是我们很少怀疑到的一个人,却是剧中的大boss。后来这个大boss死了之后,我们以为好像就到此结束了,结果又来一个反转,真正的大boss还没有死,却是另有其人。
就拿《神探狄仁杰》第1部的最后一个故事,《滴血雄鹰》来说吧。
故事一开头,某一天月高黑风夜,下着大雨,一个穿着靴子的将军,骑着一匹马,拿着凤翅鎏金镗的兵器,电影给了一个特写镜头,拍到了这位将军的脚步。急匆匆的骑着马在赶路。并没有拍到这位将军的上身,更没有拍到相貌。
没过多久,这位将军就把躲在一个庙里的很多黑衣人杀手全部杀了个精光。被杀掉的人都被砍下头颅,并被斩下左臂。
滴血雄鹰的故事开头就非同寻常,并不是平铺直叙。一开头就有了爆点冲突,就有了悬念,有冲突就容易引起观众的兴趣,有悬念就吸引观众往下看,想知道究竟这位将军是什么人。
狄仁杰和元芳去查这个案子,大家刚开始以为这位将军是由被割了头的隋朝将军宇文化及的鬼魂变来的。是厉鬼复仇。连元芳也相信了。狄仁杰都有点怀疑自己的判断了。大家所有人都快信以为真的时候,最后发现这个无头将军是人假扮的。
只是这个无头将军杀人的幕后凶手是飞龙使何云何大人。最后何云以及同伙国师王知远被暴露,何云被抓捕,王知远自杀。大家以为故事要结束了。结果又反转了,这个无头将军的最终的指使者是武则天的女儿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指使人假扮无头将军杀人,是为了阴谋夺取皇位。
武则天知道自己的女儿是幕后大boss之后,电视剧放到这里就结束了。给观众留下了无限的想象。
一下子反转了好几次,让观众始料未及。
此外电影的代入感特别强,特别是刚开始无头将军杀人的时候,特殊的拍摄手法让观众置身于众。
就好像我们打CS反恐游戏一样。
为什么CS这款游戏能够红遍世界?就是它跟一般的枪战游戏不一样,它是以第一人视角来看待周边的环境和周边的人物来的,代入感特别强,观众能声临其境感受当时的氛围。
好的侦探片一定是这样的。能够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置身其中。而不是只是作为一个看客。恐怖片拍的吓人也是这样的道理。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电视剧电影中的一些台词水平,我们很多时候都被狄仁杰的台词叹为观止。狄仁杰的台词精炼,气势磅礴,丝丝入扣,又有古文韵味。
好的影视作品,台词一定不会差,很多经典影视剧播出之后,都会留下一些脍炙人口的台词,经久不衰。
最后,影视作品都有一个中心内核。就是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价值观,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中心思想。
比如《神探狄仁杰》表达的是惩恶扬善,扶困济贫的正面价值观。
就像我们现在经常拿好莱坞开涮,说好莱坞美国大片的价值观就是美国人拯救世界。
一部好的作品肯定要有自己的价值观或者是要表达自己的一些观点的。作品所要表达的思想就是这部作品的魂。
就以老板的西游记来说吧。
央视老版《西游记》电视连续剧,杨洁导演1982年接到央视任务开始筹备,1983年开拍,1986年试播,所以也被称为82版西游记,83版西游记,86版西游记,都是对的!1998年后边续集拍摄,到今年为止,这部神怪经典电视剧在荧屏上陪伴我们走过整整32年!是中国电视剧史上重播次数最多的一部电视剧!那么多人对《西游记》百看不厌,指的其实就是老版《西游记》,再后面的电视剧版本就没有这么高的重播率了!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
1、致敬经典:那个时候的拍摄技术和特效技术没有现在先进,八十年代拍摄的那些剧集,全程就是靠着一台摄像机拍摄完毕的,神话世界的很多特效都是用的土办法制作,演员不够就一个人饰演多个角色,而且演员拍戏是拿工资而不是今天所谓的片酬。很多演员整个西游记拍完根本没有多少钱可以拿,六小龄童、马德华、闫怀礼等艺术家都多次受伤,闫怀礼还因为拍摄患了严重的后遗症,最终因此而离世。所以,我们看老版西游记,很大程度上是对经典的一种尊敬,对老一辈艺术家的一种敬意。
2、一种情怀:1986-1990年是国内电视机开始慢慢进入百姓家庭的几年,无论是还是儿童时期的80后还是十几岁的70后,甚至是30岁以上的各个年龄层,电视,对整个中国的老百姓来讲还是一个比较新奇、比较时尚的生活消遣方式。作为这个时期出品的电视剧《西游记》,几乎覆盖了所有年龄段的人群,粉丝根本不分年龄。是这部电视剧伴随着我们走过整个童年,走过那段青葱岁月!
3、题材原因:那个年代的电视剧很多,几乎都成为了经典,如《渴望》等当年也是万人空巷的,但都没有火到像西游记这样几十年,我认为题材的原因也很重要!《西游记》的神话题材,对八九十年代的老百姓来讲,特别神奇,特别奇特,是一种超越了现实生活、超越普通认知的充满神奇力量的存在,是人们对未知世界和能量的认知和幻想!每次看到孙悟空的变化无穷,我们从骨子里可能比孙悟空自己还兴奋,感觉神奇的同时也幻想自己能拥有这样的力量就好了!这也是为什么很多穿越、科幻类的网络小说火爆的原因。
4:宗教认知:中国人多数是没有信仰的,本土的宗教就是“道教”,外泊来的宗教就是“佛教”。不得不承认,是电视剧《西游记》让更多的国人对道家和佛家的体系得到了普及性认知,也是国内小说作品里最详细介绍清楚道家和佛家人物、架构及文化的作品,也是打开了我们普通人很多的认知。
5:作品背后: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肯定有很多作品本身背后蕴藏的能量!《西游记》成书400多年经久不衰,除了故事本身之外,背后蕴藏的智慧也是它持久火爆的原因!儿童看到的是故事,青年看到的是浪漫,学者看到的是艺术,智者看到的是智慧!我一直认为《西游记》才是四大名著中水最深的,蕴含的东西是最多的,它看上去最简单所以那么多人能看,它又那么不简单所以那么多人不断看!
中国电视最大的人群是孩子,《西游记》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作品,所以为了满足一代又一代孩子们的需求,每年寒暑假各个电视台都在用这部经典电视剧来吸引孩子眼球,顺便好多大人也在跟着一起重温一遍!
以上我认为是《西游记》电视剧百看不厌的原因,综合起来有了如此重播率,缺一不可。